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买下泥草房

    魏州县城方圆三四里,是个不大不的城市,其中医馆也有不少。

    城北最着名的医生姓宋,外号宋一针,的是他的银针厉害,来去的病,一针就好。

    除了宋医生之外,还有一个姓郑的和姓拍两位医生,分别居住在城东和城西。

    这三位医生起来各有千秋,所擅长的方向也有所不同,例如宋医生擅长调理脾胃,而郑医生则擅长正骨,潘医生不但每一样都会一些,而且对儿用药颇有心得。

    百姓们日常看病,往往会直奔药堂,一副药方开出来,价钱也不算太贵,二三两银子足够了。

    但是对于百姓们来,只要还没病得要死,都不会按方抓药,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多数舍不得银子,往往是病拖成大病,大病要了人命。

    除非那些影响生活,使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病,才会狠狠花上一笔钱,去医馆开药。

    秦朗在路边买了两包龙须糖,边走边吃,一边打量着街边的建筑。

    他围着魏州城转了两圈,发现这个城只有十来条主要街道,而宋、潘、郑三位医生的医馆,恰好位于三个方向最为繁华的区域里,分别占据了城北、城西和城东。

    唯独留下了城南,没有人在城南开医馆。

    秦朗一方面觉得自己要开的医馆诊病开药的方式跟其他几位大夫都不一样,另一方面觉得跑到这三位医生的医馆旁边开张,未免有点挑衅的嫌疑,所以他就往城南逛逛。

    城南之所以没有医馆,只是因为穷。

    城北是府衙所在,达官贵人常来常往,城西居住的多是富商,而城东则是府衙的文吏和衙役等。

    只有城南,大多数都是平头百姓,几乎没有什么有钱人,连高大一些的建筑都没有,大部分是普通泥草房,少数有些砖瓦房,也都格局不大。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城南的路比城西和城东更宽一些,因为城南原本都是耕田,后来人多了,才渐渐形成聚居处。

    城南有更多的宽敞院落,而其他几个地方则不行,太过于拥挤。

    秦朗看了一圈之后,觉得城南这片地方很满意,不但宽敞,而且买房子应该也花不了多少钱,最重要的是,城南这些穷苦百姓,是医馆的目标人群。

    秦朗的医馆设计就是为普通百姓而设计的。因为要争民心,所以要在医疗和教育这两个方向发力。

    在城南通往南门的路边上,有两三户居民的房子破烂不堪,只是普通的泥草房,房顶苫盖着稻草。

    这两三户居民的院子极为宽敞,秦朗觉得在这里建一座医馆,不但交通方便,而且地盘够大,能够应付将来所需。

    “家里面有人吗?”秦朗站在院外的柴门前,高声喊道。

    良久,泥草房黑洞洞的门开了,走出一个差不多六七岁的孩子。

    这个孩头发随便挽了一下,用树枝别在头顶,身上和脸上都脏兮兮的,看不出男孩还是女孩。

    “你有什么事?”

    孩子并没有像其他的孩一样胆怯,而是流露出警惕的神情。

    秦朗伸手一指泥草房道:“我是来买房子的,想问问你家的房子卖不卖,怎么只有一个孩子,你家大人不在家吗?”

    孩摇了摇头:“你们走吧,我家房子不卖!”

    秦朗觉得颇为可惜,但是人家不卖,他也只能去问问下一家。

    这两家院子挨着,门也挨着,刚才秦朗跟孩对话的时候,旁边的邻居就听到声音走了出来。

    “你们是什么人?要买多大的房子?”

    秦朗打量了对方一眼,只见这个男子约四五十岁,黑瘦黑瘦的,神情也颇为紧张,显然不太习惯与陌生人打交道。

    秦朗指了指泥草房:“我们想买的就是这种房子,但一定要连房带院,你家的房子如果想卖的话,不妨开个价。”

    黑瘦男子原本是农户,但是被李榷连年搜刮,实在是被刮得活不下去了,不得不把地卖掉,然后成为一个佃农。

    来也巧,他的那块地几经转手,最后是被李氏家族买了去,而他去李氏做佃户给人家种地,种的地恰巧还是自己那块地。

    黑瘦男子从农户变成佃农,心情可想而知,虽然佃户终于不用再交粮税,也不用再承受摊派了,但是每年得到的工钱,也就刚好维持生活,手里边一文闲钱都没樱

    这间泥草房虽然不值几个钱,但是卖掉之后,还是能缓解不少困境的。至于住处,李氏家族给佃户提供了住处,大多数都是挨着马棚、牛圈等装有农具的仓房。

    让佃农住在里面既能看管农具,还能照应牛马夜间上料,可谓一举多得。

    而且,虽然是仓房,那好歹也是砖瓦房,比起泥草房是要结实得多,至少夏的时候不担心漏雨。

    现在已经开始着手春耕了,黑瘦男子就打算把自家的房子卖掉,干脆去李氏家族那里去住。

    他打量了秦朗和随从人员一眼,秦朗虽然只穿着一身极为普通的蓝布衣衫,可是在黑瘦男子眼中,这已经是贵人们才能穿的衣服了。

    而且秦朗还带着随从,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公子。

    黑瘦男子在心里面反复斟酌了许久,才咬牙道:“这间房子连带前面的院子,一共要三两银子!”

    秦朗暗叹了一声,看样子喊了个高价,结果才三两银子,也许一副汤药钱,就要三两银子。

    所谓的穷人不能得病,得病就得卖房卖地,还真不是虚言。

    “那旁边的那座房子是谁家的?”秦朗伸手一指前面的另外一家。

    黑瘦男子顺着秦朗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回答道:“这一块一共就我们三家,刚才你问那个孩姓段,我家姓钟,旁边那家是我兄弟的家。”

    “如果你想买那间房子,跟我就行了,我兄弟他不在。”

    秦朗点零头,如果都按照刚才的那个价格的话,十两银子就能买下这三间房子,连带着院子一起,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