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上门踢馆

    魏氏医馆就守在通往南城门口的路边,本来很好找。宋伯方来回走了好几圈却都没有看到,只因为他的注意力全都落在了那些高大建筑上。

    在他的心里,能称得上医馆至少也应该是占地比较大,包括了药房、仓库和坐诊门堂以及住宅等综合的建筑。

    这样的建筑怎么也不可能同样是泥草房吧,可他恰恰猜错了,所以从魏氏医馆的门前走过都没有发现。

    直到他拦住了一个匆忙行走的路人:“伙子,我打听一下,魏氏医馆在什么地方?”

    路人伸手指了指:“那个路边的不就是?”着又匆匆忙忙走掉了。

    宋伯方惊讶的看着宽敞的院子和高大的泥草房,感觉有点不敢相信。

    不过门头上悬挂着的木牌上“魏氏医馆”四个字倒是清楚得很,宋伯房心里对魏氏医馆的评价又低了几分。

    这么一个大筒房能做什么?难道大夫坐堂和药房连同仓库都合并在一起了?宋伯方带着疑问迈进了敞开着的大门。

    还没有走近那间大筒房,宋伯方就被院子中的路吸引住了目光。

    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有人用写字的方式,把文字铺到院子里。一条笔直而宽阔的路通往大筒房。

    而在路的旁边,还有一条棕色石子铺成的路,通往大筒房后面稍的一个房子,这条棕色路旁边用石子摆出了两个大字:急救。

    哦,原来是急救之处,倒也是颇为别致,宋伯方在心里这样嘀咕了一句。

    气炎热,大筒房的门窗都开着,可以透过窗户看到里面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在看病。

    宋伯方摇了摇头走进大筒房,紧接着类似饭馆一样的吊牌让他惊呆了。

    他没想到除了饭馆之外,医馆里也可以像点菜一样悬挂木牌来表明身份,微风吹来,一个个木牌随风晃动,有内科、儿科、外科、皮肤科等等。

    这些木牌之下,则是用低矮木板隔出来的区域,虽然没有几个人在看病,但医馆里却像菜市场一样人声鼎罚

    “胡闹!简直就是胡闹!”宋伯方开始还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可没想到这个魏氏医馆简直是处处另类,让他觉得不可接受。

    一个农夫走了过来:“老哥,你是来看病的吗?”

    老哥?宋伯方气得胡子直抖,当我是跟你一样的农夫吗?老夫一把年纪,穿得虽然朴素一些,至少也要尊称一声老先生吧?

    他心里不痛快,闷哼了一声:“没错,你看看老夫有什么病?”

    农夫摇了摇头:“我又不是大夫,我只是导诊。你哪里不舒服,有专门的医生给你诊治。”

    宋伯方快要气笑了:“这还用引导吗?难道老夫不识字,那里分明挂着一个儿科的牌子,难道老夫会去儿科看病?真是笑话!”

    农夫也不跟他吵,径自走到一旁去。

    宋伯方看了一眼内科的牌子,心想,既然这些牌子里标了内科和外科,想必内科就是内脏的病症,外科则是外表的病症。

    外表的病症容易观察到,内脏的病症不容易观察到。想要考验这家魏氏医馆的水平,还得看内科。

    宋伯方往内科医生的桌前一坐,左手腕朝上放在了桌上,也不吭声,考校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翻出手腕就是请医生诊脉,而不吭声则是看医生凭诊脉能看出什么。

    本身就是内科,脏腑疾病,而且他自己不主动提起相应的症状,就是要考校一下这家魏氏医馆的水平如何。

    内科医生翻了宋伯方一眼,心想这个老头可能是没来过,所以不懂医馆的规矩。

    于是他耐心的问道:“老哥,你是哪里不舒服吗?”

    宋伯方心想,刚才那个农夫叫老哥也就罢了,这医生也叫老哥,难道他们都这么称呼不成?

    其实他是误解了这些人,导诊的农夫也好,医生也罢,都经过了秦朗一番培训,上了年纪的男子统统叫老哥,女子统统称大姐。年轻的男子叫哥,女子称姐。

    本来魏氏医馆就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是以服务百姓为目的,所以秦朗刻意要营造一个亲如一家的感觉。

    医生如此称呼,宋伯方也不能强令别人如何称呼自己,只好咳了咳,当作无事发生。

    他抖了抖手腕,意思是你怎么还不来为我诊脉?

    医生看出了宋伯方的意图,笑着道:“老哥可能是头一次来我魏氏医馆看病,我们不诊脉,你就你哪里不舒服,我们再做判断。”

    宋伯方一听对方不诊脉,干脆站起身就起走,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真不如回去教教徒弟。

    可是他转念想到王屠户的病情,又忍了下来,要判断魏氏医馆是否真的有水平,还真得试一试,按他们的规矩来。

    “哦?你们不诊脉?那要如何判断病情?”宋伯方捋了捋胡子,他一生看过无数病人,对这些病饶症状都十分熟悉。

    现在要考校面前这位医生,他就随便想了一个病症。

    “老夫咯血。”

    宋伯方面无表情地道。

    咯血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最常见的,就是肺结核,而宋伯方也就是想要借着“肺痨”这种病症来考校医生。

    在宋伯方行医的大半辈子时光中,肺痨的患者并不少,而且这种病症极易传染,又称为传尸,极为可怕。

    如果有肺痨的患者上门,宋伯方都要如临大敌一般,做好防护,否则很容易被过病。

    在宋伯方学到的知识里面,肺痨是一种痨虫入体的疾病,痨虫入肺,就是肺痨,入肝,就是肝痨。

    甚至还有心痨脾痨肾痨,都有各自的表征,绝不相同。

    比如肺痨,表征就是“短气,面肿不闻香臭。”

    用药的方略则是“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

    当宋伯方要对痨病的病人进行诊断时,同样做了许多预防之术。

    比如用艾柱每日两腰眼各灸七壮。平时禁酒、慎房事,以保让自己的“真元”充足,不给痨虫趁虚而入的机会。

    可在是魏氏医馆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