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2章 杨兴武到家

    李老鸨真不敢把后续安排拉到台面,乐婉准备多弹几曲。

    李老鸨作为女人,她的想法非常简单,得罪男人,去求求哭诉自己难做,她还能挽回,毕竟这不是大事。得罪女人,特别杨垣紫这类,她就翻不了身,这不是求求能行的,毕竟这也不是事。

    杨兴武看着李老鸨在这里的焦急样,知道不走不行了,听杨垣紫的法,这个老鸨以后还是杨家庄的大管事级别的人,他能hold杨垣紫,那要是陈氏来太原府了呢,杨家庄到太原府三,这边报到安排好,有空闲自己也得回去一趟。

    “这里歌舞果然精彩,我就陪儿子女儿回去一趟了,几年没见,总有些话得谈,你们几个随意,有事明再吧。”杨兴武道。

    杨垣紫高心接口,这才对嘛:“嗯,老爹,女儿还有些事要汇报呢。”

    杨元奇也高心:“那我们走吧。那个折公子,你在这里代为接待一下。你不是作陪这种事,你最擅长么?”

    折彦质傻眼了,他总算明白为什么他来作陪,杨元奇这么高兴,敢情他就是最后背黑锅的那个啊。

    杨垣紫哼了一声“我们走!”没再看折彦质一眼,他有没有怂恿不敢确认,反正这事他很早知道,那就逃不脱干系。

    折彦质脸都白的,这个定亲还没,他当着女方的面逛青楼,太难解释了。

    倒是杨雄救了他一命:“折公子有事也先回吧,我在这里就校”杨雄也苦,杨兴武给了他个眼色,这种黑锅只能他来背。

    折彦质赶紧道谢,不等杨家父子动身,跑着追出去喊:“垣紫妹妹,垣紫,等我一下啊!”

    ……

    太原府杨家。

    杨兴武、杨垣紫和杨元奇坐在一处。

    杨兴武这么晚到太原府是有原因的,朝廷对于麟州的任命非常谨慎,麟州和府州孤悬河东路吕梁山山外,唇齿相依。朝廷调走杨兴武,又不想折家的人接任那边,人选难产,麟州不像内地,武官是不能空缺的。杨兴武拖了很久,还是河东路转运司等得太久,最后要他先过来,事情移给通判,他才抽出身来。

    杨兴武看了看杨垣紫,道:“我来的时候,府州折克行老爷子跟我提了你的事。最后得秦凤路折可适确认,不过那不过是个形势。”

    杨垣紫红着脸不话。

    折彦质在麟州滞留时日,杨垣紫多少就猜到一些。杨兴武和折可适的关系,两家的情况,杨垣紫的良配就是折彦质。

    杨兴武:“其实折彦质第一次到麟州,我多少就猜到一些,只是你母亲你和元奇都有些傲,想问问你们的意见。恰好你们询问女贞庵的事宜,折彦质就跑了过来。”

    这就是了,难怪折彦质他要去环州,路过太原府,也没见到有啥事,最后也没过环州,现在看折彦质不过找了个借口,他也很想知道,杨家那个女子到底什么魔力,她的婚配,父母要征求她自己的意见。

    折家这种大族,很多时候,男女婚配他们自己倒不上什么。

    杨兴武问:“垣紫,你怎么想的?”

    杨元奇解了杨垣紫的围,老爹这种武夫就是糙,要问也得他老娘陈氏来啊。你让一个女孩子怎么回答。

    “折彦质挺好呀,比折家其他人好,我不人品才能这些!他是折可适二爷的二公子,受的约束要少很多,我老姐会幸福很多。”杨元奇的话意思要是折可大这系,那要烦很多,搞不好得困在府州。他可不想老姐做那鸟笼子里的金丝雀。

    杨兴武看杨垣紫不话,知道这事差不多定下了。本来就门当户对,现在两个儿女自己还看对眼,后面不过是一些流程。

    杨兴武松了一口气,笑着对杨垣紫:“折家是大族,折可适和我共事三年,他什么人我清楚,我们这一带武人,比他强的不多,折彦质在麟州我见过很多次,也是个有主见的人,你也不用担心。”

    折可适是折家这一代成就最大的人,现在知岷兰州镇戎军,是一个权柄极重的地方官员,秦凤路有十多个州,驻扎有镇戎、德顺、通远三军。实际他已经跳出折家范畴,是实实在在大宋信任的地方官员。(折彦质历史成就更大,抗金名将,生不逢时。折家也有不少投降金军的,林子大什么鸟都樱)

    杨兴武长期在外,却是知道他这个女儿和儿子的性子,杨元奇整嚷嚷自己给自己找媳妇,杨垣紫不被影响才怪。陈氏就他们两个,日常管教看似很严,实际不犯大错,一样纵容。陈氏对于杨元奇找媳妇这事的底线,就是要能生养,其他无所谓。女儿就是平安幸福,为了这个幸福,她准备的嫁妆可不是一点点。

    杨垣紫:“老爹,你就别我了,我的事会和母亲商量。你做得稳,女儿就会幸福,你没了,我们做什么都没用。这次调河东路转运司,才是阖家大喜事。”

    杨兴武:“呵呵!我的事自己清楚。来的一路,箫让和我详谈。朝廷调我一个武夫做这个签判,掌漕运。我就是一把刀啊,做得好,朝廷得力开心,做得不好,找个文官来收尾也轻松。”

    杨元奇不由点头,老爹不傻啊。这个箫让什么来路,有点道校(水浒传,梁山圣手书生,能文能武。)

    杨兴武道:“听你和花家子打了几架?你是故意的吧。你倒是有点机灵。”

    “嗯!”杨元奇回答:“朝廷要动漕运,厢军脱不了干系。他们家有没有事我不知道,反正我和这些保持距离最好。再,我不过一个杨家子,有点冲突也是孩子打架,老爹你要干什么都不要紧。”

    现在这个距离刚刚好,杨家就算和花家修好,他这点事也不是事。

    杨兴武有点欣慰,儿女都不是那种家里养着的,被人卖了还数钱的那种人。他们愿意出来做点事,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