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再水1章理思路

    杨元奇起来有些晚,陈妙常好不容易摆脱李清照过来伺候他起来,她再过几天就要去杭州。

    祈福观和张小娘院子中间那块草场,成了李清照撒欢的地方,她骑着扈三娘的马在上面飞驰。

    杨元奇看着有些愣神,这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清秀才女,要知道,扈三娘身材高挑,又是自幼习武,她的坐骑可不同寻常,不仅是看上去高头大马而已,转向加速也非常迅捷。

    黄鹂和张小娘就在旁边长大个嘴,这马也就杨元奇和扈三娘能骑,不是说其他人不能骑上去,而是掌控不来。李师师有次折腾半天,任是把一匹好马骑成驴。

    陈妙常也是惊奇,问她们几个:“怎么让她骑三娘的马,要是摔下来就大祸。”

    张小娘无奈的说:“她过来一眼就看中这匹,说在麟州被老爹拘着,这次怎么都要放松一下。”

    看着杨元奇和陈妙常过来,李清照架着马一个漂亮的转身,疾驰而来,然后一个漂亮的骤停勒马。

    “吁……吁……”骏马后腿立地,前腿高台。(画面感有没有?!横刀立马,就是马上是个妙龄女子。)

    别说其他人,杨元奇都急了,冲了过去,恼怒的怒嗔:“死丫头,下来,你不要命了!”

    另外一边也呼啦啦过来一群人,却是孟皇后和扈三娘到了。

    李清照最是得意的一件事,杨元奇对她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得意呗,将来慢慢还!)她“嘻嘻”笑着就马上跳下来,把缰绳塞杨元奇手里。杨元奇脸色都有些白,这小妮子怕是以后难管了。

    “孟姐姐,扈姐姐!我可想你们了。”李清照开心的道。

    扈三娘说道:“这马我现在骑的少,倒是陪你尽了兴。”扈三娘从不认为女子就不能这么骑,她不就是这么来的。

    孟皇后却是说:“你小心点,没看到你元奇哥哥脸色都不好了,仔细别摔了自己。”

    李清照道:“哪会呢!跟着马的起伏贴着马脖子好好给它说,它懂呢。”

    杨元奇见大家兴致都很高,干脆喊大家一起沿溪往上走走。这下护卫丫头跟着一大群人沿溪往上溯流。

    李清照长吁道:“还是和姐姐们一起轻松呢,在家里父母亲又得说我。”李清照在家里身心要紧张很多,不是因为李格非夫妇,更是因为她是大姐,不说照顾弟弟妹妹,总要做个表率。在杨家她却可以肆无忌惮。

    孟婵心有戚戚,来祈福观她觉得小憩都比皇宫睡觉香甜。孟婵说:“你家离皇宫不远吧,有空多来陪陪我。”李格非的宅子重新买的,不大离皇宫不远。

    李清照嗯嗯的说:“知道啦,你得闲遣人传我去就是。”

    陈妙常道:“白巩楼有些利润,我们几个商量过,既然不打算扩大,就把银子分润出去。”

    孟婵问了下数目,说道:“这么点银子,分出来又有个什么用。”

    李师师当年的想法本来就是给熟悉的姐妹弄点私房钱,加上现在白巩楼压根没增加投入,就算利润率高一点总数也不会大,何况随着杨家目光没有放在这里,收入就比预计要少很多。

    杨元奇说道:“现在也不好投入其他地方,实在不行,拿去给安乐坊用好了,就是那里可挣不到钱。”安乐坊有朝廷一定的补助,哪怕如此一样难以实现收支平衡,省却很多费用,那平民百姓来这里看病的就多,越好的安乐坊越亏钱。

    杨元奇这个提议有点类似后世,这银子不但可以买名声,真要挪用起来还方便。杨元奇实在想不到旁边几个女子看他眼睛异色连连,随口说出来的话最适合本心,这个时候杨元奇的身影非常伟岸。

    李清照看着杨元奇眼睛眯的都是弯弯的,孟婵看向他脸上也浮现温柔。张小娘更是说道:“那这笔银子我得花到实处,总要帮些人才好。”杨家涉足安乐坊的事都过了她的手。

    杨元奇有点抓瞎,他感觉张小娘这个理解完全不对,可别被她全划拉用去救济,是不是找个机会推倒她,这银子得按自己的来,杨元奇也开始了脑补。也不怪杨元奇打这笔银子的主意,其他都是有家族份额,就这个全是女子的,用一点难道还能让她们吃了他,那就给她们吃!

    扈三娘说:“陈留王甫他们几个打算兴修水坝了。”

    这事其实和杨家没多大关系,水坝建在另外一条小河上,杨家受益的还是朱仙镇那个码头。

    杨元奇问:“哦,王甫胸有大志,他怎么折腾起来了?”

    扈三娘道:“他们说蔡家、端王爷均有涉入。”

    杨元奇点头,这就难怪了,仅王甫那些陈留地主,他们或许能凑些银子来,但不借助朝堂的银子,那简直就是无底洞,前期投入开发必须借助官府力量。

    关于地产开发,在任何时候都是官商结合最赚钱的行当之一,这些家族现在都有起势,只是这个选择让杨元奇幽幽叹息。陈留或许影响不大,开封呢?!一旦在陈留他们取得成功,不用想他们都会慢慢涉足开封,反过来这又得依靠足够权势保驾护航。

    杨元奇别的不知道,端王赵佶、蔡家这两个还是有耳闻的,要是历史没有大的转向,他们将来会是个庞然大物。

    其实,这事高俅和杨家提过,那些家族中有人最初想的是祈福观这条河,这里其实位置更好。杨家没有同意,不过在其他相关方面倒是给予了方便。各方倒是都有一定的谅解。

    杨家没有涉足一来是既然退出开封,那就得彻底,陈留虽在开封城外,却也是开封府的辖区,二来更是因为孟皇后。别人邀杨家更多不是因为杨家本身,更是侧面想和孟家沟通。关于这点,杨家控得很严,轻易不会从杨家这个方向把孟皇后扯进来。

    杨家在后宫名声很好,就是在于这点。向太后和赵煦这些人是能从各方汇集信息判断杨家举动的含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