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章 杨元奇和梁师成

    杨元奇和梁师成的会面是在“上人间”,这是云良阁转手以后杨元奇第一次回到这里。

    关于运输协议,双方达成非常愉快,端王府在资金支付时限满足了杨家所有要求,杨家给出了市场最低的折扣价格,这个价格和曹家、高家和孟家等一样,唯一多加的条件是端王府要保证每年的运量,且只限于端王府物资。

    梁师成问道:“杨少,为什么一定要限定端王府,而且条款非常严苛。”作为运输,这是完全没必要的,既然已经运了,何不多运一些,杨家要求运量不正就在于此?!比如“上人间”如果有物资运输,哪怕有端王府的股份在,费用同样不给折扣。

    杨元奇也不打算藏着掖着,梁师成当年供职皇城司,他清楚很多事情。杨元奇回答:“梁贵人真的认为杨家撑得起?!杨家只有太原、开封、杭州、凤翔这条线运输,甚至中途路经城市都不过浅尝即止,无外乎有利大家图。”

    梁师成对这个解释不是非常满意,虽然现在新党上台,杨家和新党称不上关系,但新党也不会去为难杨家,何况,杨家身后怎么都有孟皇后,这是一个必须考量的因素。梁师成甚至清楚宫中向太后对杨家感观也很好。这种感观或许不会帮杨家什么,但关键时候却是能救命。

    梁师成道:“杨家要的并不多。”

    杨元奇:“不在于多少,在于这件事的性质。”

    杨元奇想了想继续道:“我父亲当年河东路转运司签判督漕运不过一年,北水帮和杨家那时候紧密,一些交易做到明面四处备案,饶是如此,杨家还是踏上漕运一途,生意扩充很快。梁贵人,我们可以这合乎律法,但究竟合理与否,每个人心中答案不一样。”

    梁师成沉思,只是举杯:“杨少过于谨慎了。”

    杨元奇应道:“杨家是将门,不过是这几地都有产业而已。”

    梁师成释然,这几十年漕运实际发展很快,河流运输船只都翻几倍,但朝廷漕运呢?!几乎成为摆设,甚至很多官员就是损公利私。杨家漕运能发展一样是侵占了朝廷份额,真要细究,外人眼中就是巧取豪夺,起码北水帮就莫名其妙的归入了杨家。如果有一朝廷要整顿漕运呢?!杨家亦然不干净,真到那一步,杨家不过是虾米赚零钱而已。

    梁师成承认,一个能改变高太后看法的家族怎么都有点道行,上位者的心性是很难动摇的。杨家在很多方面看似过线,实际非常谨慎。这点梁师成是高估杨家,其实杨家还有个重要原因,穷!应该很多钱被杨元奇“浪”了出去,能用来再投资的不多。甚至每一次杨家有投资,都是在利用杠杆腾挪资金,另外一种方式的借贷。这在当时大族并不多见,哪里有四处借钱玩的。

    梁师成:“杨少,我和你也有过不少接触。今日交易非常愉快,我多给你个消息,也不知道为什么,辽国耶律南仙在黑市收购你家的信息,总得提醒你句,防着点辽人。”

    杨元奇谢过梁师成,这也的确卖了个好,虽然杨元奇清楚耶律南仙一定收集过杨家的情报,但这话从梁师成嘴里,意味着这个黑市包括皇城司,皇城司有杨家最详实的资料,这点杨元奇还是清楚。

    杨元奇不会去问卖消息的究竟有谁,这种东西谁也不用追究谁,情报行当本就如此,杨家要做的是让核心的信息更隐秘难寻,如此而已。

    杨元奇道:“舍本逐末。”这个评语恰如其分,耶律南仙要对付的不是杨家,而是大宋朝,杨家不过可以给她添堵,而且真真正正做了而已。

    杨元奇问“上人间”的近况,梁师成这下却答不上,他直言这个产业实际是别人在经营,端王府不过是出了些钱。

    杨元奇:“蔡家?”

    梁师成道:“肯定不是!蔡家书香大族更爱惜自家羽毛,和端王府一样,都是找了个由头,买云良阁不过恰逢其会。具体还有谁的资金我没去问,这不是我的事,不过听和宫中有人有关。女人心嘛?!”

    杨元奇点头,端王府和蔡家收购云良阁都遮遮掩掩,杨家是卖家自然清楚,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如此明目张胆,脸面这个词就是用在这种时候。杨元奇也不会无聊到这事都要弄个一清二楚,朝堂变换大王旗,这开封有人来有人走,产业变更非常正常。

    梁师成:“怎么?!杨家才是风月大家,要是有心收回去可以去和我家端王爷谈谈,不过似乎他对你没什么好福”

    杨元奇哈哈笑着不接这话,这种争风吃醋的事,赵佶脸面多少不好看。

    梁师成问道:“这里章台人如何,刚才几曲杨少点评一下?”完他还让人喊来刚才表演的章台人。

    杨元奇不置可否:“歌曲之类到了这个层面各个章台人之间实则难分伯仲,关键在于它后面承载的东西。才子佳人这词就在于如此,这里有佳人,却少了才子。不是才子不来这里,而是他们需要留点什么故事才好。”

    梁师成哈哈道:“你们看看,隔壁顔楼杨少过来听曲,大家该准备的不是歌舞,而是想个法子发生点故事才好。”

    进来的章台人道:“杨少,要不你也留下几句赞语?”

    杨元奇苦笑摇头,想不到混来混去自己也有这个名望了。他或许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沉淀,顔楼少东家杨元奇在风月场所代表的名号,或许风月场所的确在传他的笑话,只是当大家愿意这么传这个少东家的笑话,和青楼有关的笑话,更代表着一种另类的接受。

    杨元奇只能道:“各位章台人有空去顔楼表演一次?!我这个少东家盛情相邀邀,怎么都算诚意!”

    几位章台人拜首,这的确是一个最好的赞誉,顔楼演出现在可是要排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