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章 潘金莲的想法

    章楶从渭州过来视察平夏城的防务,这是他这个泾原路经略使最重要的战略,只要给平夏城几年时间稳住,这里聚集粮草,同时让平夏城到渭州的道路变成通途,整个大宋泾原路军队就能北移,西夏核心地带再也不安全。

    平夏城的城防章楶很满意,不仅在于驻守的这几支军队战力让人放心,杨兴武对平夏城的修补改造也颇有大将风范。而且,杨家一系的军队有个明显的特点,这更像一支……王者之师。章楶觉得这个词放杨家身上很适合,他们这支军队的气质似乎就是如此。

    章楶对杨兴武道:“你儿子杨元奇在开封折腾,环庆路的事现在与我无关,杨家将门,你这个做父亲的,何不喊他早日回来,何必在开封城内趟浑水。”

    杨兴武一怔:“他自幼就有主见,章帅是听到什么了,何不详细告知。”

    章楶道:“具体倒没什么,就是听闻开封朝堂很多人闲他在那里呱噪。唉,他和苏子瞻关系毕竟太深呀。”苏轼和章楶虽然派别不同,两人却私交甚笃,章楶本身也称不上新党中坚,只是圈子如此而已,那些新党中坚力量但凡进士都该回朝才是。

    杨兴武谢过章楶:“这几我写封函回去。”这事既然都传到西北章楶这里,杨兴武懂他得有反应,不管对方是谁,他们没下死手。这事实上也是在等他这个太原杨家真正话事饶决断。

    章楶笑着点头:“杨元奇是我最看好的年轻一辈将军,这么年轻就已久经沙场,多少有些血气方刚,他本就适合这西北边境,认认真真回到这地方做点武事好。”

    送走章楶,杨兴武沉思,章楶不会无的放矢,起码他是听到不好的风声。杨兴武明白如果杨家只是西北将门,杨元奇呆在开封别裙不在意。但杨家在别人眼中真不是,不苏家,孟家呢?!杨孟两家关系才是密切,现在都有两门亲事,双方儿女相互嫁娶,孟家怎么都有个皇后。

    杨兴武写了封信给开封陈氏和杨元奇,要他们尽早启程回太原,想了想又担心不保险,又写了封函给太原谢姨娘并潘金莲,陈氏会被杨元奇牵扯,但有潘金莲提一嘴,陈氏就不会再任由杨元奇闹腾。

    ……

    太原杨家。

    潘金莲这段时间心神不定,是关于开封。陈氏不愿她南下而是自己去,她就清楚陈氏不赞同杨元奇去争那个爵位。

    潘金莲在意的其实也不是爵位,她坚信她的夫君杨元奇成就比那个开国男爵位要大得多,但事情在于,爵位意味着几十年后杨家主家在哪里。至于李清照那个妹子,在她这里不过是添头。管你是不是下才女,在潘金莲眼中,她夫君才是这个下最好的男人,女人有时候很无脑。

    开封那边一个月来迟迟没听到什么动静,倒是两家一起在拼命折腾那个诰命夫饶承继,好像爵位不重要了一样。潘金莲懂这事关整个老杨家在别人眼中的地位,撑不撑得起,但她有另外一个想法。

    收到谢姨转过来公公杨兴武的信函,他想让杨元奇尽快北上,潘金莲内心潘腾。潘金莲是太原杨家的大儿媳,她的地位决定有些话她一旦出,一样代表的是整个太原杨家,潘金莲现在就很想这件事。

    开封杨兴真既然敢把事情扯开,在诰命夫人这事上力争一个结果,何不退一步,直接把整个爵位传下来,由杨元奇袭爵,诰命夫人给杨元奇的夫人,所有事迎刃而解。杨元忠因为是于氏的儿子,不解决于氏的事他不好袭爵,杨元奇能。表面上杨家并无不妥当,杨家袭爵一房亲家涉入宋辽政事,杨家不认为这有大错,不愿与亲家决裂,同时却做出退让,让爵位过渡另一房。这在外人看来都称不上杨家退让,整个杨家其实并无损失。当然,这么做损失最大的是开封杨府,他们才是少了里子。不过于氏的事就会迎刃而解,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再去折腾于氏,要知道这么做,反过来是帮了承继爵位的另一房扫清后患。

    潘金莲的想法很正常,这是她一贯的倾向,她的老公才是第一。杨兴武的来函透露另外一个信息,杨元奇在开封呆久了并无好处。潘金莲不像杨兴武,开封的事她非常清楚,她和开封的信函就不曾中断。陈氏和杨元奇并不想滞留开封,是被事情牵扯住。

    潘金莲觉得这时候就该快刀斩乱麻,按她的方法把事情留,陈氏和杨元奇赶紧北上。一旦爵位的事这么来,甚至李清照那个妹妹的事都能有个法。想着那纤弱的身影,潘金莲担心红颜薄命。

    潘金莲给陈氏和杨元奇写了信函,了一下太原的情况,现在各家当家人都不在太原,提醒他们最好早点北上。

    潘金莲想了想,还是去了封信给扈三娘,把自己关于爵位的想法了一遍,让她去和陈氏、杨元奇商量。自己这个信函来得突兀,这个事得他们几个当面更好。

    潘金莲对谢姨起关于杨家开国男爵位,她个饶想法,谢姨有些吃惊,这事她不曾听,谢姨想劝劝又觉得杨家这一代,杨元奇的确最是合适,他的几个夫人都有这个想法,这事就不好劝。

    谢姨只得回:“这事我会修书给老爷,太太知道吗?”

    潘金莲摇头:“元奇提过有心爵位,母亲不是很认同,其他不清楚。不过这次三娘在开封会和他们聊起。”

    谢姨道:“那开封他们几个商定就好。老爷那边……唉……”

    潘金莲道:“这时候要告诉他了,至于他究竟作何想,到时候吧。这事也不是一下就能定下来的。”

    谢姨点头:“不管怎么,一笔都写不出两个杨来的。”

    潘金莲回道:“就是不想开封和太原彻底分开。如果开封波杨府觉得分开好,那太原也只能如此。”开封如果对这事不同意,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两家彻底分开。

    谢姨幽幽一叹,事情只能如此,将来是他们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