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 银行贷款 火器研发

    支票业务推广的也很顺利,这些香城的官老爷和富裕的工匠们,出门消费但凡金额大一点,就会掏出支票本大笔一挥写上金额签上字,然后撕下来就给了商家。对这些银行贵宾客户来,百分之二的手续费完全是毛毛雨,之前每次为了不掉面多给的碎银子也不止百分之二呢!

    商家最喜欢收支票,只要拿到银行,人家就会一分不差的把支票金额转到自己存折上。完全不用担心折色或者碎银子分量不足这些麻烦。

    刘香还顺手推出了不记名的大额银行本票,跟银票一样可以直接在交易所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大宗交易,试水效果还不错。精美的印刷和独特的防伪技术,开始逐渐用在各个公司之间的大额结算。

    这些算是为未来的纸币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可是唯独这贷款,哪怕刘香前些豁出脸假公济私,也至今没有贷出去多少。那些家伙宁愿放弃刘香的大饼,也不愿意去银行借钱,让刘香气的牙痒痒。

    贷款在大明简直和高利贷是同义词,无数人因为高昂的利息倾家荡产。那些迫不得已借高利贷的自耕农,基本都会因为还不起利息而失去抵押的土地,沦为佃农。这也是明末社会危机的一个主要诱因。

    普通人对贷款避而远之,商人更是没有贷款经营的习惯,他们更喜欢把赚的银子埋在地窖里。这种不良习气,极大的阻碍刘香赚钱的速度,不,是香城工商业发展的速度!

    无奈之下,刘香决定以鼓励工商的名义,再夹带一次私货,下令对于因资金不足使用贷款创办的公司,给予免税一年的优惠。毕竟两成的商税如果能够减免,那可是不的收益,很多人开始涌入银行打听贷款。

    刘香为了区别于后市的网贷公司,亲自以“私人身份”坐镇银行,帮忙宣讲贷款政策。经过这种精心的误导,终于手把手的放出去第一批贷款。

    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都是原本陈丘手下的工业部大匠。他们决定合伙开一家陶瓷公司,按照刘香的建议,他们用自己的股票作为抵押,贷款十万两,一年的利息不过九千两。但随着香城内部城区建设的开始,不论是日用瓷还是瓷砖的需求都将激增,这笔投资绝对会大赚。

    有人带头之后,事情就好办起来。那些各个高官放弃的香城建设相关产业,都被胆大的工匠趁机接了过去。有人贷款开办了家具厂,有人贷款专门做门窗,也有人贷款做木地板。房地产相关产业,犹如雨后春笋。

    当然除了这些打闹,还有人大手笔贷款开办造船厂。现在的造船厂光海军的订单都排到两年后,船厂的管事和工匠们敏锐的发现了民用货船的需求,毅然决定自己创业。

    刘香在随后几内陆续参加了他们工厂的动土奠基典礼,有了这些的示范作用,香城的私人企业开始爆发性的增长,刘香的贷款业务也终于做起来了。

    如果去年香城的工业建设,是以刘香开金手指集中力量大干快上,那今年则是各种私营企业加入,为整个香城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在原本远东公司高层和普通员工之间,扶持了一个中间的新型私企阶层,这样刘香治下的社会结构更加稳定。

    直到这时,刘香才停下这种半休假的状态,开始关注总督府的各项工作进展。

    工商业蓬勃发展,中学教育按部就班,内部建设有条不紊,对外贸易爆发增长,辽东交换移民重新出发,政务院的工作可圈可点。而军务院在蔡华的带领下,一直在进行军队的扩编和新兵训练。此次海陆军各扩军一千,总兵力将达到六千。

    整个香城经过这一轮的调整,开始以更快的速度扩充实力。

    刘香突然觉得自己彷佛成了最清闲的那个人,那么在停滞半年后,再次开始攀科技吧!

    刘香早有计划,目前当务之急是火器的研制升级。比如重量更轻可以用马匹轻松拖拽的野战炮、能够曲射的迫击炮、152滑膛炮的新式榴弹和燃烧弹都在计划清单上,除了这些,还要建立一条火枪生产线。

    刘香索性新注册了一家武器公司,专门用来研制和生产军火。机床厂的库存机床全部被他拉到武器公司,钢铁厂那批有铸造火炮、改装火枪经验的工匠,也都被搜罗到一起。

    野战炮口径定义在105,这样后续如果使用榴弹,能够保证杀伤力。有了量产152滑膛炮的经验,工匠们在生产105滑膛炮上没有任何难度。成品炮身重两千斤,得益于钢制轴承的车轴,以及特殊设计的钢制宽轮,两匹马就可以轻松拖拽。

    炮弹短期仍以实心铁弹、链弹为主,射程两千米,野战中即可用于防守也可用于攻坚,后续配备榴弹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陆军主要装备。

    至于迫击炮,炮管本身并没有什么制造难度,关键在于炮弹,因为这是第一次制造内装火药的炮弹,需要解决引信问题。在没有发射药的情况下,无法制造触发引信,只能使用土法制造延时引信。

    为了保证尾翼不在发射时变形,整个炮弹采用炮身铸造尾部冲压的方式,不过考虑到方便量产时脱模,炮弹头部锥形是分开铸造的,依靠螺纹连接。关键在于尾部预留的孔,这里是用来灌装火药和安装延时引信。其实不过是细钢管内的塞入普通引信,通过较慢的燃烧时间来实现延时。

    引信外面连接缠绕在尾部的发射药,发射药自带另一根引信。实际发射时,先点燃发烧药引信,然后将炮弹放入炮管内,等待五秒后发射药被引爆,炮弹飞出的同时,尾部钢管内的延时引信继续燃烧,在炮弹将要落地时凌空引爆。当然实际不可能有那种精度,落在地上等两秒再起爆,也不是不可能。

    实际试验的效果非常惊人,薄薄的铸铁炮弹内装满颗粒火药,爆炸时弹片纷飞,披着皮甲的草人几乎直接被撕碎。60口径,一千五百米射程,十几米的杀伤半径,可拆装的底座,一匹马就可以驮走的重量,注定会是未来火枪兵最爱的支援火力。

    有了这个经验,制造榴弹和燃烧弹就顺利了很多,同样都是土法延时引信,铸造的弹体内一个装的是纯火药,另一个煤焦油。只不过燃烧弹的引信更复杂一点,末端还带了一块炸药,用于引燃煤焦油。

    玩上瘾之后,刘香还顺手把火箭弹造了出来。反正原理是通的,无非是把迫击炮绑在外面的发射药,改在内部。不过黑火药作为推进剂真的是一言难尽,射程只有可怜的五公里,简直是侮辱火箭这个名字。不过刘香还是做出隶管的火箭发射筒,还有可以安装在船上以及马车上的多管火炮发射架。

    既可单兵使用,又可火力覆盖,刘香算是把黑火药发挥到极致了。

    有了钢铁厂和机床之后,生产这些并不复杂,相比五大三粗的火炮和炮弹,火枪制造难度更高。刘香最倾向于生产无缝钢管,然后快速组装后装步枪,可惜以现在水车的动力,根本不足以提供挤压无缝钢管的动力,这需要大功率的蒸汽机。

    刘香只能退而求其次,先用打孔的方式建立一条前装火枪生产线,等日后蒸汽机研制成功,再重新设计制造后装步枪。如果有了雷汞,甚至可以考虑直接上火帽激发。

    当然现在只能想想,好在虽然是水力,但他并不缺各种机床。中碳钢的钢棒先锻压增加强度,再车成直径20毫米的半成品,接着上钻床打孔。为了保证钻长孔的品质,钻头固定,枪管装夹后旋转进给。钻孔内径12毫米,之后由镗床加工成光滑的12.7毫米枪管。

    膛线的切割比较简单,用一个特殊的长杆侧面安装车刀,慢慢深入枪管内部,一边深入一边缓慢旋转,来回多次就可以加工好一对膛线。旋转90度,共加工四根膛线即可。刘香全程跟踪计时,熟练之后两个时可以加工一根枪管。

    只要机床够多,产量暂时不是问题,至少一个月可以上千只。

    火枪子弹模仿法国的米宁前装式来复枪,采用长形、头部蛋形、底部中空且略口径的弹丸,不但便于枪口填装弹药,还能靠发射时的火药气体使弹底部膨胀,然后嵌入膛线。子弹嵌入膛线既能依靠膛线旋转,又能实现较好的气密性,提高初速。

    试射之后,有效射程可以达到250米,在300米距离对于无甲目标仍有杀伤力。最主要的是,线膛枪的精度很高,已经可以做精确射击。香终于有了可以压制鞑子弓箭的利器了,只是还不能大规模的量产,到年底也就能自己换装个几千只。

    刘香一边将样品送给装备部使用,一边让军工厂全部开始量产新式武器。有他在,军务院还敢不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