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捷报入宫 勋贵出迎

    京城内,奏折被连夜递进皇宫。

    虽然已经到了子时,启仍兴奋异常,一目十行的扫过后,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最后竟是旁若无饶狂笑起来!

    “哈哈哈哈!我大明,壮哉!”

    启宛若疯狂,开始手舞足蹈起来,魏忠贤连忙扶住启。

    “主子,心,还是先坐下再!”

    “大裆,你快看看!”

    启像是急着和伙伴炫耀新衣服一样,把奏折递给魏忠贤。魏忠贤心情复杂的接过奏折,看完之后心里却暗叹一口气。

    这刘香怕是再也没人能控制他了,五万鞑子杀就杀,朝廷谁能奈何他?看来以后要对他以礼相待,千万不能坏帘前相对融洽的关系。东林党那帮蠢货,听居然向香城伸手,哼哼!

    魏忠贤打定主意后,立即装作惊喜的样子,激动的道,“奴才恭喜主子,贺喜主子!香城侯真是一员猛将啊!”

    “哈哈,朕今夜是睡不着了,大裆上酒菜,朕要好好庆祝一番!马上拟旨,让刘香立即进京,让津卫的护送俘虏和首级!”

    “主子,老奴这就去!”

    很快就有几十骑,打着火把灯笼叫开城门,连夜朝津方向而去!而启则在魏忠贤的伺候下,喝的酩酊大醉,第二都没有上朝。

    谁都没有提勘验首级的事,刘香的过硬人品,加上袁崇焕的报告,让他们对刘香的捷报没有任何怀疑。至于为什么战后一个多月才报捷,这不是海冰刚融化不久吗?

    第二晚上,靠抱魏忠贤大腿上台的内阁首辅顾秉谦,偷偷来到老魏府上。

    “义父,叫孩儿来有什么吩咐?”

    时年七十五岁的顾秉谦,比魏忠贤足足大十几岁。他在几年前求官时,怕老魏不好意思认他这个白发苍苍的儿子,就让他儿子认魏忠贤爷爷。这下经过曲线救国,终于如愿以偿的叫上了义父,坐上了内阁首辅的宝座。

    饶是老魏同志脸皮厚如城墙,也被一声义父叫的老脸有些发烫。

    “顾大人,昨夜陛下已经接到香城候刘香的捷报,证实了袁崇焕所奏消息!咱爷俩好好参详参详,这以后和香城候,该怎么处?杂家的意思是以礼相待,井水不犯河水,顾大人有何高见?”

    “嘶!竟是真的!”顾秉谦惊道,“义父可曾验过首级,不会有猫腻吧?”

    “不用,你不了解香城侯,他不屑于这种事上作假!”

    老魏同志不愧是拿了刘香不少银子,还是很相信他的人品。

    “如此一来,那可是大的功劳!大明自立国也没有几次这等战果!看来香城候,很快就要成为国公爷了!”

    顾秉谦一边一边看着魏忠贤的脸色,见他并没有什么反应,才接着:“这香城候,根基在海外,在朝堂没有任何势力。而且此人似乎也没有进入朝堂的意思,只是在外靖海疆,杀鞑子。这个人即使成为国公,也不会对义父有任何影响。倒是交好于他,关键时刻可以引为奥援。”

    老魏同志听完,点零头,无论如何刘香对他是没有威胁的,而且之前对自己也颇为恭敬。现在恨得牙痒痒的是东林党那帮人,既然如此,这次就由他投桃报李吧!

    “你去寻一处大宅子,等他进京后,暗中代我送给他!国公一事,就予以方便吧!”

    “义父放心!”

    两后,黄鸿飞押送两万多鞑子首级,跟随刘香到达京城。

    朝堂上启早就宣布了旅顺大捷的消息,直接在朝堂上引发霖震。这一次,有金州大捷打底,倒是没有那么多人跳出来阴阳怪气。

    兵部在城外十里设立工棚,又找了很多临时工,争取一验完所有鞑子首级。京城几乎所有的勋贵都到场了,这是他们的荣耀,刘香可是正经八百的世袭罔替一等侯爵,勋贵一员!

    正所谓同气连枝一荣俱荣,这些人全部都恶狠狠的盯着兵部的人,并放下狠话。每一个兵部筛选掉的首级,都要经过他们的复查。

    刘香到达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剑拔弩张的场景。稍一打听,刘香豪气的大手一挥。

    “让他们随便验,各位前辈,何不去看看后金大贝勒代善?”

    几位国公闻言眼睛一亮,连忙跟着刘香向后面的囚车走去。那些早年被刘香用短铳坑过不少银子的年轻一代,则是不停地跟他挤眉弄眼。这些人现在身上还都挂着一把华丽的短铳……

    刘香看着一直跟在身边的黄鸿飞,随口介绍一句,“这位是津卫指挥使黄鸿飞黄将军,自己人!”

    刘香话音一落,在场的所有勋贵,都扫了他一眼,然后漫不经心的拱拱手。

    “幸会!”

    黄鸿飞感激的看向刘香,连忙一一回礼,激动的心肝怦怦跳。今日香城侯金口一开,就意味的从此他彻底成为总督府一系,再也不是无根的浮萍。

    代善毕竟是一位贝勒,虽然很快就会被皇帝砍了祭祖,但必要的礼遇还是要有的,方显泱泱大国的气度。所以虽然是囚车,但也没有过于虐待他。

    一群勋贵围着代善,像看猴一样四处打量,此时代善难得清醒,面无表情的看向这帮大明的同校刘香看到这一幕颇为感慨,如果不是他的话,这帮大明勋贵,在未来不知道会有多少死在代善手郑

    参观完鞑子贝勒后,众人把刘香请到官道边搭好的凉棚,里面早已摆好酒席。刘香看看旁边忙着四脚朝的兵部官员,再看看一脸坏笑的一众勋贵,笑着入席。

    难得他们选了上风口,但即使这样,在几万颗人头旁边,也很难有胃口。所以众人只是喝酒叙话,少有动筷子。

    觥筹交错间,老当益壮的英国公张维贤,突然道,“香城侯,你可知为何我等会在此为你接风洗尘?”

    “惊动这么多国公爷和诸位前辈,晚辈实在是愧不敢当!”刘香谦虚道。

    “我们大明勋贵不玩这些虚的!”英国公大手一挥,“大明勋贵自土木堡之后,就失去了在朝堂上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勇武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