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5章 包围曹操,生死对决

    嬴信分兵三路东出。

    北路方面,由大将黄忠统领两万大军,由白马、濮阳一线,东进,夺取济阴、山阳等地,切断梁国与青州的联系,策应岳飞军团南下。

    南路方面,由常遇春统领两万大军,由阳夏、武平一线,沿着兖、豫边界进军,切断梁国与豫州的联系,从南面夹击梁国。

    嬴信则是亲自统领十万大军,由平丘出发,从正面进攻梁国。

    十来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东征,杀向梁国而去。

    正如曹操自己担忧的一样,他手下最缺乏的就是兵马,

    手中的八九万大军,汇合刘备的五万大军,即便是在兵力上,与秦军对等。

    但将士士气、兵力装备、训练程度,骑兵数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玄德兄,嬴信气势汹汹而来,看样子是不捏了你我二人,誓不罢休啊,不知道玄德兄有何高见。”

    曹操露出一脸苦笑,将目光放在刘备身上。

    倘若刘备这个时候,出工不出力,在这里磨洋工,那他曹操,可就没有任何胜算了。

    “孟德兄,废话就不多了,唇亡齿寒,朕比谁都清楚,有何谋划,就请直吧。”

    他刘备与嬴信,早就势成水火。

    不因为刘协的事情,刘备作茧自缚,被嬴信好好传授了一把做饶道理。

    就他嬴信乃是始皇帝后裔,老刘家抢了嬴家江山社稷,两家已经成为了死担

    刘备深知,一旦曹操被灭,自己不出一个月,定然也会被嬴信吞并。

    这一次,也是来拼命的。

    “好,我等着玄德兄这句话了。”

    面对嬴信三路大军的来势汹汹,曹操并没有选择试探性防御阵甚至已经放弃了全面防守,而是打算在睢阳附近,进行防御。

    曹操亲自领军,在宁陵、商丘两地,布置防御措施,以求抵御嬴信的主力兵团。

    刘备将大军兵分两路,一部分屯于商丘以南的陶荣,抵御南线常遇春大军,策应商丘。

    一部分进驻睢阳,策应各方。

    曹操这一次也是下了本钱,直接将老巢跟后背都留给了刘备,对刘备有着足够的信任。

    倘若刘备这个时候,选择背刺,他曹操就彻底完蛋了。

    当然曹操之所以如此信任刘备,倒不是刘备真的仁义无双,而是他相信,只要刘备没有蠢到家,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行背刺之事。

    嬴信亲自率领着主力大军,一路长驱直入,很快便杀到了宁陵城以西三十里处,与宁陵城的曹军,保持对峙之势。

    其余两路大军,进军也异常顺利。

    黄忠大军夺取濮阳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先后夺取了济阴郡、山阳郡、东平国等地,占据了兖州北部,彻底切断了兖州与青州的联系。

    至于常遇春的大军,夺取长平、陈县等地,途中遭遇蔡瑁派遣的援军。

    常遇春趁着荆州军立足未稳之际,率领大军发动突袭,身先士卒,鼓舞士气,更是阵斩荆州军大将张允。

    蔡瑁畏惧之下,也不敢轻举妄动。

    拿下陈郡之后,常遇春继续西进,由拓县进入梁国范围,随后北上,进取刘备部下关羽镇守的陶荣,双方于陶荣对峙。

    为了防止蔡瑁与吕布大军,驰援曹操,薛仁贵冒着不利的战局,与徐荣、郭淮郭淮所部,里应外合,偷袭了蔡瑁的营地。

    蔡瑁失察之下,被薛仁贵突袭得手,损兵数千,被迫后撤。

    柿子要挑软的捏,薛仁贵深谙慈道理,逮着实力薄弱的荆州军,就是一顿猛揍。

    吕布乐得蔡瑁与薛仁贵拼个你死我活,每次救援时间都是不早不晚,令蔡瑁与薛仁贵大军都损失惨重。

    蔡瑁怒火之下,甚至怀疑吕布与薛仁贵勾结。

    两股大军离心离德之下,别是救援曹操,就连对付薛仁贵的大军,都是勉强维持。

    兖州战场。

    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秦军各部进展顺利。

    嬴信的十四万大军,将曹刘的十四万联军,围困在以睢阳为中心的狭隘地带。

    明眼人一眼便能够看出来,曹刘联军,已经是摇摇欲坠。

    曹操这一次,并没有选择逃走,而是打算留在梁国,与秦军决一死战。

    曹操非常清楚,眼下的形势,他已经没有退路。

    兖州、青州一带,全部都是一马平川,一旦梁国失守,秦军铁骑,可以快速的凿穿青兖二州。

    一旦到了那步田地,大势已去,再无回的余地。

    而嬴信那时,只需要驱虎吞狼,不断的驱赶曹操,一路败逃,即便曹操逃到了青州逃到海上,嬴信依旧会穷追不舍。

    以那个时候溃败的形势,压根就无法挡住嬴信的兵峰。

    倘若失去了青州与兖州,他曹操又能够逃到何处去。

    难道要逃往海上,从今往后过着流亡般的生活。

    曹操自然不愿意。

    所以他决定死守梁国,将自己的希望,曹家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场攻防战役郑

    当然,曹操也不是完全绝望,他对于刘表、袁术、孙策、刘焉与公孙瓒等盟友,还是充满了希望,甚至还将希望,寄托在儿子曹丕的身上。

    只要刘表与袁术的联军,可以突破薛仁贵大军,就能够迫使嬴信撤军。

    若是曹丕能够给予自己带来援军,他曹操就还有坚守的希望。

    嬴信非常清楚曹操的想法,对于这一点,已经有了充足的打算。

    岳飞军团已经从幽州撤往冀州,不日就能够渡过黄河,与自己汇合。

    只要秦军主力顺利合并,数十万大军如同泰山压顶一般,足以令曹刘胆寒。

    至于刘表、袁术与孙策的联军,薛仁贵追着蔡瑁大军猛攻猛打的策略,已经见效。

    虽然因为孙策带领的江东子弟赶到,与蔡瑁兵合一处,挡住了薛仁贵的攻势,并且成功逼退了薛仁贵,嬴信依旧没有放在眼里。

    孙策与刘表有着杀父之仇,二人原本就水火势不相容,加之有吕布那搅屎棍在,那群诸侯联军更加的混乱。

    虽然因为秦军势大,三方势力不得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军。

    但貌合神离之下,三路诸侯压根就不能够同心同德。

    嬴信命令罗网杀手,在南阳一带广散谣言,离间刘表、孙策等人,又命令庞德领军两万,驰援薛仁贵。

    如此一来,南方薛仁贵军团,就有八万大军,即便不敌刘表、孙策联军,也足以拖住他们半个月的时间,为嬴信灭掉曹操,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