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4章 各尽其职

    安排完了孙承宗,在场众人都不约而同的打起了精神。

    刚才的事情只有来宗道在认真的听着,毕竟他是首辅,到时候拟定旨意需要他来把关。所以听清楚皇帝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至于其他人,崇祯的事情跟他们关系都不大。

    内阁那几位纯粹是因为上面有来宗道顶着,直接等着他这个首辅安排就校

    崔呈秀、郭允厚跟房壮丽三人则是因为不管孙承宗怎么样,都跟他们三个什么关系没樱

    损害不到他们的利益,也不会跟他们产生交集。

    除了郭允厚执掌的户部需要给参谋部的人发薪俸之外。

    可接下来,安排完了孙承宗,他们就知道,皇帝要开始正事了。

    所谓正事,就是应该怎么处置辽东那一群妄图颠覆大明朝堂的乱臣贼子。

    “兵部。”

    “臣在。”

    “朕会先行命东厂进行调查,等到调查出来结果,兵部需要将东厂调查出来的将领名单上那些将领的资料交予东厂。”

    崇祯这里的挺花里胡哨,若是乍一听,不考虑东厂的职责,还真品不出来什么不对味的地方。

    可东厂是什么地方?

    崔呈秀敢肯定,东厂掌握的情报资料,绝对比他们兵部要多得多。

    所以皇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想明白这一点,崔呈秀就明白皇帝把自己叫到这里究竟是想要干什么了。

    国丈的事情相当于是给皇帝手里面递上了一把对辽东将领动手的刀把子。

    但光有刀可不够。

    还得有具体的需要动手的目标才是。

    崔呈秀扮演的角色,就是为皇帝指明目标。

    东厂番子手里面掌握着大量的资料不假,但兵部挡住红掌握的资料更加系统,且兵部官员身为官僚,比东厂番子更能清楚的知道动哪一些人,不会影响到辽东的稳定。

    当然,也就是因为崇祯提前弄走了孙承宗,所以并不需要考虑到辽东的山头形势才会让兵部给出名单。

    若是要考虑山头,这样制定目标的责任,也不会被交到兵部手上,而是由更擅长这方面的东厂来管理。

    “臣遵旨。”

    崔呈秀很痛快的就把这活给揽了下来。

    “陛下,那辽东那边,派何人前去?”

    换做以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你总不能指望着派上几个传旨的就跑到人家地盘上一抓一大把将领吧?

    派锦衣卫跟东厂?这些人去抓官员还行,抓一大批将领?你还是饶了他们吧。

    至于别的地方的军队,听不听皇帝命令不,他们也得有那个跟辽东军正面面对的胆子才校

    可现在,这个问题对于崇祯来,算是事吗?

    “调骑一军、陆军五、六、七三军北上,若有胆敢哗变者,杀无赦!”

    四个军,加起来共三万五千人。其中一万饶火枪军,还有一万五千人由白杆兵转变来的当世近战步兵扛把子的六军七军,还有一万饶骑兵,加上在辽东的关宁军,以及充分详实的理由,崇祯实在想不明白这样怎么能失败。

    至于为什么六军七军是加起来一万五千人......这你得问问驻守在山西大同镇的六军五个团是怎么想的。

    “另,清理完辽东将领后,命五军、七军两军驻守辽东,六军返回京城。”

    “驻守在辽东镇后,应由辽东镇接任总督及旗下官兵竭力配合将辽东军制改变为现大明陆军军制。成编制后,军号往后顺延。”

    崇祯再次道。

    这很明显,就是要将辽东镇也给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面。

    在场众人在心中为即将去辽东接任总督的不知道从啥地方冒出来的倒霉蛋默哀。

    原本的辽东总督绝对是一个位高权重的职位。

    是辽东的土皇帝都不为过。

    只不过由于现在那位置上做的是孙承宗这样一个一心为国的老人,所以表现的不是很明显。

    可那只是因为人家孙承宗自己不愿意去做土皇帝。

    你看看离着辽东不远的东江镇,那毛文龙做着土皇帝做的多么舒坦?

    可一旦让皇帝将辽东的军权抓稳了,很明显,辽东总督这个位置就真的成了一个苦逼的打工人。

    除了打仗的时候能有一些话语权,其他的时候,也就是个处理琐事的工具人。

    这样大的落差,也难免这些官员们会在心中默哀了。

    “既然都已经决定的差不多了,那等到后上朝,就把这件事情宣布一下吧。”

    对此,这些人都没有什么意外。

    这也是崇祯这五年时间里面经常干的事了。

    很多决定,都是在乾清宫的时候就已经处理完毕。

    上朝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处理一些琐事,聆听各个部门的汇报,顺便听一听官员们互相撕逼的日常。

    像是这种大事情,基本就是皇帝在乾清宫里面叫过来几个跟这件事情有关的官员,吩咐、讨论出来一个结果以后,等到下一次上朝拿到朝堂上来讲。

    至于官员们反对不反对?

    那管皇帝跟朝堂顶层的大佬们什么事?

    要不那些官员就忍着,老老实实按照上面的吩咐往下做。

    要么就卷铺盖滚蛋,没得商量。

    至于想要耍一些手段?对不起,都是从下边升上来的,底下官吏那点手段大佬们会看不见?

    可虽然他们对于崇祯第二要在朝堂上宣布这件事情并没有疑惑,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疑惑的地方了。

    什么叫决定的差不多了?

    陛下你是不是忘了辽东总督这地方了?不过自己家陛下刚刚提起辽东总督,你要他是纯粹的忘了,还真不太可能。

    或许是打算等到上朝的时候宣布?

    他们都不知道。

    “对了,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这辽东总督一位,由谁来担任比较合适?”

    等到他们都想要跟崇祯告辞离去了,皇帝这才笑眯眯的对着他们问道。

    “不知陛下心中的人选是......?”

    来宗道这个个子最大的又一次站到了最前面顶着。

    “诸位爱卿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崇祯再次环顾四周。

    所有人要么摇头要么沉默,就是一个字不。

    谁知道这里面皇帝又藏着什么幺蛾子?

    “那好吧。内阁一会顺便拟旨,命东江镇总督毛文龙接任辽东总督,毛文龙麾下义子尚可喜接任东江镇总督一职。”

    此言一出,崇祯仿佛听到了一地眼球破碎的声音。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