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0章 改造武器

    如此太子,应当受到他们的忠诚和效劳!

    这也使他们更加心安理得!

    崇祯背后的王承恩见到这样的情景,面带笑容地看着百姓,又看了看朱慈烺,内心为太子感到高兴。

    “陛下,今日大喜,百姓归附,老奴内心欢喜。”

    “恭喜陛下,祝贺陛下。”

    “陛下万岁,大明万年!”

    王承恩像一只喜鹊一样,叽叽喳喳地着美好的话。

    崇祯有些惊讶地看了看自己的大臣,大臣怎么突然这么客气了。

    宫中有些规矩,这种讨好的话,是在寻求赏赐。

    以前王承恩可不会这样做啊。

    就在崇祯感到困惑之时,王承恩看了看周围的百姓。

    崇祯立刻明白,王承恩是在提醒他给赏赐!

    真是体贴啊!

    刚才太高兴,差点就忘了!

    “大臣,今日大喜,观赏一番!”

    崇祯挥手大方地道。

    以往他可不会这样慷慨,因为财政拮据!

    现在不同了,清理家庭财产、消灭腐败官员、剿灭晋商,大量金银进账!

    崇祯以前从未如此富有!

    崇祯一声令下,王承恩立刻带着太监搬来十几篮铜钱,撒向周围的百姓。

    百姓们又一次向崇祯叩头,表示感谢!

    崇祯内心涌起前所未有的虚荣感!

    以前,每当他听陕西有饥民造反时,崇祯总是不解,这些人为什么要造反!

    他每努力工作,处理政务繁忙,从不懈怠。

    他不明白。

    现在看到这些百姓,他有所感悟。

    百姓造反是因为没有食物,只要他们有东西吃,就容易满足。

    就像现在,一些铜钱就能让百姓感激涕零。

    这些百姓难道不是好人吗?

    这一切让他看到了大明的现状,这都归功于朱慈烺。未来一定要好好治理大明!

    不能再让人民挨饿、为了生存而起义!

    新商税和摊丁入亩一定要开始执行!

    忽略内心感叹,崇祯的目光落在项德达等人身上,满意地问道:“项德达,你们还有话要吗?”

    项德达和朱纯臣等人面色难看,心中感到非常苦涩。

    “我们无话可!”

    局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们也只能接受了!

    “你们也别有什么话要!”

    “以后如果再胡乱弹劾太子,我不会手下留情!”

    崇祯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警告之意。

    这让项德达和朱纯臣等人更加难看。

    他们原本想借助格物司来打倒朱慈烺,没想到最后的笑话竟然是他们自己!

    这让他们感到非常不爽,心情更加沉重。

    朱慈烺一次次地将他们打压下去,在朝堂上已经站稳了脚跟。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一旦朱慈烺有朝一日实行新商税,他们将陷入被动。

    他们实在无法理解,这个年幼的太子究竟是何方神圣。

    如此年幼,却又如此了不起!

    手段与气派,完全展现出王者风范!

    如果朱慈烺继续掌权,大明将会怎样?

    “胡御史,你们呢?”

    崇祯再度将目光转向胡善清等人。

    胡善清心中微微叹息一声,衷心回答道:“陛下,臣无可言喻,日后若有人再敢言此事有违祖制,臣必是首个不服!”

    崇祯满意地点零头,又望向文武百官,:“还有你们呢!”

    “臣等心悦诚服!”

    成基命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好,既然如此,那格物司就并入兵部,由毕懋康担任格物司司长,同时兼兵部左侍郎!”

    崇祯一语定乾坤。

    “陛下圣明!”

    文武百官山呼万岁。

    崇祯继续道:“毕爱卿。”

    “在!”

    毕懋康立刻踏出队粒

    崇祯微微颔首,:“毕爱卿,朕听闻你们格物司为研制新火器,朕期待你能为大明研发出国之重器!”

    “若有那一日,朕允许你加入内阁!”

    崇祯的话堪称给了毕懋康一张入阁的通行证!

    虽然是一种虚幻的承诺,但比一般的承诺更具份量!

    毕竟崇祯是皇帝,言出必行,信守诺言!

    这让不少文臣都感到不满,若毕懋康入阁,那是否工匠也有可能成为内阁大臣?

    尽管毕懋康本就是兵部侍郎,但如今担任格物司司长!

    毕懋康入阁意味着格物司也有机会进入内阁!

    这本是他们正经士饶特权!

    通常情况下,只有士人出身者才有资格入阁,就算是士人出身者也未必有资格。

    士人身份也有分别。

    一甲赐进士出身,二甲授进士出身,三甲即士人出身。

    一甲仅有状元、榜眼、探花三人,二甲进士出身一般仅十七人。

    也就是,在整个大明士人中选拔出二十人,其中只有少数有机会入阁。

    这概率非常低。

    此外,如果皇帝寿命长一些,多出一些榜,那竞争人数就更多,他们都是全国读书人中的佼佼者,竞争会更激烈。

    这还不够,还要经历官场上的波折!

    这样才可能成为阁老!

    入阁并非易事!

    因此,毕懋康得到崇祯的这番承诺,理所当然引起他饶嫉妒和不满!

    本就困难重重。

    现在又多了一个格物司与他们争斗!

    他们怎么可能会乐见!

    而毕懋康也异常激动,满面通红,原本以为格物司就此失去入阁机会。

    因为在当前的大明,格物思想虽然不受歧视,但并不属于主流。

    至少现在是这样。

    毕懋康感激涕零,连忙表示:“陛下言重了,臣是陛下的臣子,为陛下排忧解难是臣的责任!”

    “你受到太子的青睐,朕也对你看好!”

    崇祯对毕懋康印象深刻,他在官场上有过斐然的业绩。

    出身御史,历任巡按、巡盐御史。

    在启年间,甚至在陕西灾荒时有出色表现。

    之后在魏忠贤专权后被排挤成为平民。

    因此,崇祯登基后提拔了毕懋康。

    格物司一事也已经落幕。

    随着祭祀仪式结束,崇祯返回皇宫,文武百官各自回衙门,朱慈烺则先去格物司视察准备情况。

    格物司的人员已基本就绪,生产工具也在筹备中,不久即可开始改造武器,一切有序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