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8章 邺城保卫战前夕

    “那就看看,是我们联盟军的箭矢充足,还是你们秦国的大炮厉害。”

    罢,崔琰拂袖转身准备离去。

    看着崔琰离去,张宁深呼吸一口气才平静下来,看向左手边的沮授喊道:“沮授!”

    “臣在!”

    沮授赶紧起身站了起来。

    只见张宁拿出秦末留下的剑玺——湛卢剑。

    众文武见状赶紧站起身来,目光纷纷注视着张宁手中的湛卢剑,对其拱手行礼。这可不是单单是秦末的佩剑,而是见此剑如见秦王。

    “赐你大王剑玺,并加任你为兵马大元帅!统一指挥邺城保卫战,凡有军令所到之处,包括本宫在内,军民一体遵行!”

    兵马大元帅为非常设官职,乃临时委任。

    只有当国家出现战乱、面临危机之时,方才临时设置兵马大元帅,掌管征伐,为战时最高军事长官,战事结束,即解其职。

    这次战役关乎邺城安危,张宁只知道沮授的军事能力很强,所以也只能让他指挥。

    “遵大王法令!”

    沮授双手接过剑玺,恭敬地回道:“臣定当竭尽全力守护邺城,不负王后所托!”

    随即,沮授将剑高高举起,并看向左右两侧的文武道:“传我军令,除宫卫军以外,城中驻守的所有大军,全部准备列阵鸣鼓,开出九城门外。九门为京师门户,现分派诸将守护,如有丢失者!立斩!”

    “广德门,赵弘!”

    “末将在!”

    武将行列的赵弘赶紧起身回应。

    这些武将大多都出身于原黄巾将领比较傲,面对这个汉室降臣,心里多有不服。

    不过有着秦末的剑玺在,就如同秦末在发号施令般,没有人敢违抗或一个“不”字。

    “建春门,王度!”

    “末将在!”

    王度也赶紧起身回应。

    “金明门,杜长!”

    “末将在!”

    “西华门,眭固!”

    “末将在!”

    “上秋门,陶升!”

    “末将在!”

    …………

    一口气念完八个,沮授停顿了一下。

    因为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城门没有。

    这个城门在邺城的南面,是为京师邺城的正门,且直面敌军主力部队。

    一旦开战,这里将是最为激烈的战场。

    并没有多久,众人便听到了这个饶名字。

    不是赵云,也不是黄忠。

    “太平门,沮授!”

    文武大臣们听到顿时有些吃惊,可让他们更为吃惊的是接下来沮授要的话:“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战端一开,则为死战!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立斩!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只有甄尧和田丰及其个别者觉得沮授的话没有任何问题,因为留守邺城三分之二都是新兵,然而新兵有个弊病,就是只能打顺风仗。

    看起来会议要结束的时候,沮授再次道:

    “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

    听到这句话,武将行列的将领纷纷彻底坐不住了,因为但凡出城作战者,只能死战托,才有生路,要么击溃联盟军,要么战死在城外。

    沮授刚刚颁布的这些法令比起秦末来,简直就是严巫见大巫。

    但谁又知道,只有这样的军法才真正能够维持这场战争的胜利。

    背城一战,不胜则死!

    所有人都看向沮授,因为他们都意识到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若是丢失邺城,则意味着秦国就会像汉室一样,丢失洛阳城。

    丢失洛阳城的汉室,如今是何模样?

    众人一清二楚,若是邺城丢失,秦国将就此一夜回到解放前。

    张宁见众将有些不满,于是接过话,再次道:“传本宫诏令,锦衣卫巡查城内!凡有查到盔甲士兵不出城作战者,格杀勿论!”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众文武万万没想到,平时看上去温和如玉的张宁竟然如此强势。

    “本宫乃大秦王后,誓要与京师共存亡,届时本宫将亲自出城督战,望诸位将军奋勇杀担”

    听闻此话,一些文臣将领顿时老脸一红。

    人家一介女子都敢出城督战,他们身为七尺男儿却有些唯唯诺诺,实在难堪。

    “末将必当死战!”

    众将抱拳拱手,齐声回答道。

    张宁看了一眼文武,最后朗声道:“今日朝会至此结束!明日本宫会派人前去下战书,大战就定于后日,诸卿都下去准备吧!”

    完之后,张宁转身离去。

    “恭送王后!”

    所有文臣武将全都起身拱手相送。

    玉见状,赶紧跟了上去…………

    ……

    王宫后殿,椒房殿内。

    “王后,赵王妃求见。”

    “赵霜?”

    张宁眉头微皱,这个女人怎么来了?

    “传!”

    片刻后,一名身材曼妙的美妇人牵着一个孩童走进大殿,随即对着张宁盈盈施礼:

    “妾身见过王后。”

    “赵王妃免礼。”

    张宁坐于上首,抬手虚扶道:“坐吧。”

    待到赵霜落座后,张宁才开口问道:“赵王妃此来找本宫,可有什么事情吗?”

    “嗯。”

    赵霜点头回道:“王后,世子失踪非妾身之所愿,皆乃身边婢女通敌所为,此事妾身有识人不明之错,若王后觉得不解气,可……”

    “不必!”

    闻言,张宁眼神中满是不信,不过嘴上还是淡淡道:“此事本宫已经知晓,赵王妃则无需再次多言,谁让赵王妃有个好弟弟不是?”

    “呵呵~”

    赵霜轻笑一声,没有反驳。

    赵云拼死将张宁的儿子救回来,而且赵霜拿自己身边的一个奴婢出来顶包,让张宁也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这就是她所为。

    张宁也不好在这件事情做得太绝。

    不过赵霜心里也知道,张宁迟早会报复她。

    “不瞒王后,妾身此来,除了请罪之外,还有一件事,希望王后可以允许妾身的提议。”

    “哦?”

    张宁闻言露出诧异之色,“且来听听。”

    闻言,赵霜赶紧起身道:“妾身闻言,今日朝会王后提起后日将要出城督战,妾身本为习武之人,想随王后一同前往。”

    赵氏是个聪慧女子,她知道秦末回来后,肯定会兴师问罪,不会轻易放过她。而这一手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她目前唯一的选择。

    张宁听后沉吟半响。

    她自然明白赵霜的打算,不过她可不会轻易答应,于是婉拒道:“妹妹有此心本宫甚慰,不过我等却是女流之辈,又如何能带兵征伐。妹妹还是留在王宫吧,不用操这份心思!”

    “姐姐且听妹妹一言,秦国乃大王一手建立起来的,能走到今日这般强盛实属不易。

    妹妹乃大王的侍妾,自知如何也比不上姐姐在大王心中的地位,妾身亦知城破之日,我等后宫家眷定会遭受侮辱。

    与其如此,妾身倒不如提三尺青锋,战死沙场之上,也不算辱没大王的威名。

    姐姐出城督战,妹妹当策马冲锋,定能激起将士们的勇气,也好让敌军知晓,秦王后宫女眷也是不容轻视的。”

    着,赵霜便双膝跪伏在地,道:

    “恳请姐姐成全妹妹!”

    看着跪在地上的赵霜,张宁终究还是叹息一声:“既然妹妹执意如此,本宫便只好依你。”

    “来人,替赵王妃也准备一套戎装。”

    “诺。”

    一名宫娥福了福身,然后快步出去准备了。

    张宁则看着面前的赵霜,感慨万千。

    要是她不背地里使坏,自己也不会跟她一般见识。因为张宁明白,秦末不愿纳妃的原因之一就是讨厌后宫嫔妃的各种阴谋诡计,而她身为王后自然要表现得大度,而大度则会受委屈。

    “谢王后!”

    赵霜赶紧拜道。

    此行,她的目的也算是完成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