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就在李世民到达渭水河畔的同时,突厥颉利可汗也收到了消息,他也来到渭水河边。

    看着对面皇帝的仪仗,似乎是对自己的手下,又好像自言自语地:“这便是子吗,真是气势凌人呢!”

    随即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他预计唐朝的掌权者们,就要派人过来和谈了,毕竟连他都知道现在的大唐不能出现战争。

    就更别那些掌权者了,不由得在心中思索着,这次在大唐的手里面,能拿得到什么呢?

    其实自己最需要的并不是灵州,自己突厥的地盘够大了,虽然灵州是大唐很重要的一个驻军点,看似是一柄钢刀架在自己突厥的脖子上。

    但是自己突厥,本就是逐草场而居的民族,除了几个城镇之外,没有固定的聚集地,所以灵州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自己真正想要的,就是让突厥和大唐能够正常通商贸易,从而改变自己部族的生活,从而获得更多饶支持。

    毕竟一个东突厥可汗,并不是自己的目标,自己想要统一整个突厥。只有将整个突厥的战争潜力开发了,才能窥视中原。

    否则的话,即使占住了中原的地盘,那中原的汉民也会将自己给驱逐出去,自己东突厥的人口太少了!

    正在颉利可汗思索,准备在大唐帝国的身上割哪块肉的时候,手下来报:有大唐皇帝的书信到来。

    可汗笑着对自己身旁的人:“看来大唐子的使节来了,去看一下吧!”

    着便往待客的营帐走去,刚进入营帐,便看到一位身披赤红铠甲,将打扮的人站在自己的营帐中央。

    大概是那人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转过身来看见自己,并敷衍地拱手道:“颉利可汗,受陛下之令给你送来书信。”

    颉利可汗见到这位将的态度也毫不恼怒,毕竟只有弱者才会无能狂怒,而强者从不会在意弱者的态度,接过书信看了一下。

    顿时心中大定,大笑道:“可以,你家 陛下约我在渭水河的桥上见面,商谈和平当然可以。”

    这名将听到颉利可汗的话语,不由得握紧了拳头,随即向颉利可汗拜别,随即往自己的阵营赶去…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看到了河对岸的突厥的王旗,明白了颉利可汗也在河边看自己的阵营。

    于是带着自己的大臣们回到了营帐,开口询问道:“大家觉得突厥怎么样?”

    程知节不假思索的道:“启禀陛下,突厥此次进入我大唐的军队,军备整齐,气势甚旺。”

    李靖等人闻言不断点头,原来程知节也长脑子了,不错不错,他们在心里面想道。

    长孙无忌答道:“陛下,此次突厥入侵我大唐,兵锋直指长安,过程之迅速,较之往次用兵,未曾有之。

    故第一:其粮草定然不能够长时间支撑使用,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第二:东突厥虽然看似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但是它其实是许多部落组合而成的一个虚假的国家,所以人多眼杂,意见定然不会统一;

    第三:据我们所知颉利可汗只不过是这些部落中最为强大的一个部落,倘若在与我大唐的争斗中损失太多力量的话,那么他就无法统帅东突厥;

    第四:我想东突厥颉利可汗他也清楚,东突厥的实力与我大唐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只不过他这次趁国家内乱而发动偷袭,时间拖得越久,对于我大唐来就越有利 ;

    这时李靖杀气腾腾地开口道:“启禀陛下,只要能够将突厥拖在长安城外三个月,只需要三个月!

    我们的指挥体系就定然可以恢复,而士兵也训练好了,到时候,是他想走也走不掉了!”

    李世民不由得低头沉思,是给突厥一点东西把他打发走,而是不顾百姓的死活硬拖他三个月?

    至于突厥会不会攻陷长安,李世民从未想过,因为实话,长安还有好几万的军队,只是指挥体系紊乱了而已。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对于假意在营帐中低头沉思的李未央来,每一秒都是煎熬!

    因为实话,李未央只是模糊地记得,李世民与东突厥的首领颉利在渭水上签订了一个渭水之盟。

    至于签订渭水之媚过程,对不起,他一无所知。他现在唯一在后世的历史书上确定的是。

    皇帝刚登基不久,突厥来犯,他与突厥签订了渭水之盟。

    可李世民觉得这个盟约很耻辱,在两年还是三年后,就把突厥给灭了。

    所以就造成了现在重臣和皇帝都在紧张的商议,而李未央却在这儿摸鱼的场面。

    “明日我带着长孙无忌与骠骑将军前去与突厥谈判,你们一定要做好防备。”

    顿了顿,又到:“万一谈不拢的话, 那就死战!”

    着,他的眼眸中迸发出无尽的杀意,毕竟自己以前可是策上将!

    本来就不是什么贤男善女,自己也不是没有动手杀过敌人。

    更何况,即使突厥动手,也绝对打不下长安。

    之所以自己还在这里和突厥谈判,那还不是因为实际担心这十万突厥大军,直接分散开来,对于自己统治的大唐造成更恶劣的影响。

    营帐中的众位大臣一齐答道:“是,谨尊陛下令。”

    李世民挥了挥手,众位大臣便出了营帐,往自己的工作岗位赶去,毕竟谁都搞不清楚明的结果会如何,只能按最糟糕的情况准备!

    而在营帐中,就只剩下长孙无忌,李未央和皇帝陛下了。

    长孙无忌留下的话,可能是与陛下商议明和谈的细节。

    但是李未央为什么留下呢?

    他也想走,不过更想知道,为什么陛下要将自己带去与突厥和谈?

    看着自家外甥那疑问的目光,李世民轻声道:“未央,你代表的是你娘亲,所以我觉得你有必要参与明的和谈。”

    某位殿下恍然大悟,是的,自己代表的是娘亲,而娘亲所代表的则是娘子军!

    万一真谈不拢的话,娘子关距离突厥境内挺近的,而颉利可汗是东突厥的可汗,娘子关所防御的则是西突厥,而有趣的是西突厥也有一位可汗。

    颉利可汗应该做梦都想统一突厥,但是目前更希望西突厥拖住娘子军!

    看来自己这个舅舅带上自己的原因是,明着告诉东突厥,万一谈不拢的话,那就打吧,反正最后被灭的一定是东突厥。

    想到这里,李未央明白自己不过是个工具人而已,于是上前一步行礼道:\\\"是,陛下。”

    李世民见到自家外甥那恍然大悟的模样,便知道李未央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笑着挥手,将他赶了出去。

    皇帝自己还是要与长孙无忌商议,还是要准备一下,尽量的避免战争,至少避免短期内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