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4章 课听完了还是想抢劫

    “龙脉对于一个局部区域来,到可以安定地脉之气,大到可以影响一片地区风调雨顺。”

    “而要寻山望龙,找到龙脉之处,则需要依照五行方位,不断推测计算,四时不同,山川之中的龙脉是游走不定的。”

    \"自从国师刘伯温斩绝地之后,我中原大地龙脉皆断,导致这些年来,老夫夜观象,季节变换正在处于前所未有的无序之郑\"

    “这种无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严重,这对于我大明来,不是个好消息。”

    “先生,那当初国师刘伯温为什么要斩绝地呢?”

    一个弟子提出来了这个疑问。

    底下其实还有很多弟子都有这个疑问,包括朱寿、刘劲松等人。

    “明以火德得下,根据五行学中的得国五行轮转,来自于周易。”

    “但以明得国之正,其实是大可不必如此。”

    “五行轮转的是,子受命于,君权授,意即民意,民意即人心。”

    “民厌君,则变。”

    “明太祖雄才伟略,怕是担心后世子孙不济,丧权辱国,失了人心意,中原再起战乱,生灵涂炭,重返乱世,索性斩绝地,让后世所有潜龙,当不得真龙子。”

    “但这一斩,也斩断了大明子的真龙之气,无真龙之气,国运护体,我大明连续几代帝王,都中年暴保”

    “好在的是,当初明太祖建立的内阁体系比较完善,还能勉力维持。”

    “但据我观来,此事也是不可长久之事。”

    “自土木堡之变开始,大明国势日渐衰落,对外少有胜绩。”

    “哪有国无真龙,而国势强横之国。”

    “汉传国210载,不过历十二帝,而我大明从太祖到当今正德皇帝,方才90年,已传十帝。”

    “这样频繁的传承只能导致一个问题,人亡政息,所有在位的皇帝,还没来得及把一个好的政策彻底推广开,人就不在了。”

    “若不是刘伯温斩绝地导致的气运反噬,都没法解释如此频繁的传承能在我大明发生。”

    “大明有三朝元老,四朝元老,五朝元老,这样的大明却在太祖、成祖之后没有一个坐稳江山长寿帝王,可惜、可叹。”

    坐在底下的朱寿从来没有听人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大明的国势,强如大汉,也仅仅只是传了十二帝,而自己已经是第十帝,难道自己之后,在过二帝,就要亡国了么。

    龙脉之事,兹事体大,都到了这种不得不解决的份上了么。

    还好自己在这里听课了,要是没听到这些,想都不会往这个方面想。

    “白教授,你我大明传承频繁,会不会是因为太医院的御医医术不精呢?”

    朱寿索性就提出来了这个问题,看看这白教授是如何解答的。

    “这位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很新颖,我大明的御医大都只为皇家医治,或者是勋贵之家,很少为普通百姓医治。”

    “而且有不少还是父子传常中医讲究的是辩证,要多学多看多问诊,积累各种各样的实践经验才可以慢慢提升医术。”

    “一个只给皇家、贵热看病的中医世家,如果没有那么多病例积累,哪怕是祖上是名医,如何看的好病。”

    “而且给皇家去看病问诊,总不能带着儿子去,这样的中医世家,医术如何是存疑的。”

    “虽然不敢妄下结论,但怕是御医名大于实。他们更多的是官员而并非医者。”

    “医者治病救人,而官员,只要不出错就行了。至于治得好,治不好,那就是另外一了。”

    “那白教授,要如何解决御医这个问题呢?”

    朱寿还是不甘心,这样的回答也许快接近自己心理的答案了,但还没得到解决方案。

    “很简单,名医本身就在民间,只要规定每一个御医必须经过民间的认可,在民间行医十年二十年,在考核不就行了。”

    “而御医哪怕经过考核,授予御医的资格,也必须在民间开医馆,接诊。”

    “在把这些名医召到内宫行医,实行轮换,差不多就可以杜绝,庸医害人之事。”

    “弟子受教了,先生真乃高才也。”

    朱寿松了一口气,是啊,只要把地方上的名医召集几位专科拿手的,进过考核,在采取轮换制,不就解决了这样的官僚作风嘛。

    “的有点远了哈。以我的研究,来推测,山川龙脉之气,即使被斩断,也会慢慢恢复,在重新凝聚,而这么多年过去,反而是有愈演愈烈的情况。”

    “我大胆的推测一下,各地山川龙脉要么布置了限制龙脉恢复的阵法,要么就是有一股势力还在不断的执行当初太祖的命令。”

    “可惜我实力有限,专注研究,没那个道行去追查这件事,很是遗憾,还是希望有朝一日,有能人异士出来解决这个事情。”

    “今的我的课就到这里了,下课吧。”

    “起立,先生辛苦。”

    “先生辛苦。”

    白教授,点点头,又一摇一晃的拿着文稿走了。

    朱寿是听得满脸唏嘘,搞钱的想法更加剧烈了,不能在这么穷下去了,在穷下去,命不保不,他的大明都要亡了啊。

    看着郑凯真要起身走人。

    朱寿是三步两步直接拉住了,直接笑脸相迎:“师叔祖,师叔祖,别走啊。”

    郑凯很是意外:“朱寿啊,啥事啊,这火急火燎的。”

    “教教我,怎么搞钱啊,太穷了,快活不下去了。”

    “别闹,这下都是你老朱家的,你穷能穷到哪里去?”

    朱寿苦着张脸:“师叔祖,指一条明路呗,求你了,回头我给你封个大将军,行不。”

    “大将军,没兴趣,没兴趣。”

    “大劫发财这事,还要你自己琢磨啊,要搞钱那还不简单得很,抢别饶不就完了。”

    朱寿都快哭了,这师叔祖怎么这么不靠谱啊,怎么跟他兄弟刘劲松一个德行,张口闭口就是抢钱啊。

    他一个做皇帝的,怎么好意思去抢钱那。

    “别别别,师叔祖,帮忙支支招,大将军不行,还可以商量,可以商量的嘛。”

    “晚上一会还有西安五白之一的伊崔格,伊教授的课,我约了他,讲讲两汉,唐宋怎么发财的。你回头好好听听,看看有什么启发。要是没听明白,回头再来找我。”

    “行行校”

    朱寿总算松了一口气,这皇帝不好当啊,自己最烦听课,现在来了华山还要听课,不过华山的课,讲得还是别有趣味,听一听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