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章 借点,不借就自己拿了

    第二大朝会。

    朱厚照看了下面密密麻麻的官员,不少已经是老态龙钟, 不仅莞尔,自己就是被这些人压制了十年之久。

    “朕此次御驾亲征灭鞑靼五十万大军于榆林,清扫躲颜反叛,欲犒赏三军,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被点名,只能站出来:“启禀陛下,国库空虚,恐怕无法拿出多少银两来。况且宁夏、沈阳军情还紧急,何不再等一等。”

    “报,八百里加急军报。”

    “呈上来。”

    朱厚照一看,大局已定,递给身边的太监;“念吧。”

    “暂代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启奏,于昨日午时歼灭瓦剌五十万大军,全歼吐蕃二十万大军,正班师回朝之郑”

    整个大朝会直接沸腾了,这王守仁不算名不见经传,而是广有才名,不过一直职位不高,这厮竟然有如此军事才能。

    杨廷和和高拱对视一眼,也是骇然,如今西北边患已除,就剩下东北女真了,那边还无声大碍,但朝中怕是要起波澜了,无钱赏赐得胜将士,可是一个不好容易出大事的。

    “诸位爱卿,我军中将士浴血奋战打出来未来西北十几年的安宁了,这赏赐必然不可少,你们有什么办法没?”

    底下瞬间安静,户部官员直接都把头缩到脖子里了,生怕被点名。

    “既然你们都没有办法的话,那我们只好问藩属国借一点了,通知鸿胪寺给所有藩属国递交国书,朝鲜王朝(今朝鲜半岛)、琉球王国(今琉球群岛)、安南(今越南中部、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浡泥国(今文莱)、苏禄(今菲律宾,倭奴国--日本。”

    “按照他们的国土面积,距离远近,分三个档次,五百万两白银,二百万白银 ,一百万白银。可以是现银也可以是粮草,其他的破烂让他们别拿过来了,限期不朝贡的话,明年开春屠灭其国,让士卒们上门自取。”

    “给倭奴国一个恩赐,他们不是遍地是金银嘛,就一千万两好了。”

    杨廷和大惊;“陛下,陛下,万万不可,都是虽都是藩属国,也都是友邦啊。”

    其他文臣都齐声大喊:“陛下,陛下,此例不可开啊,有损我朝上国风范。”

    武将们倒是喜形于色,这才对嘛,没钱了,自然是问他们借一点,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不借,那就不好了,我们的大刀可以上门去借。

    “杨廷和,既然你们反对,是打算捐献家产酬军么?”

    杨廷和一愣,文臣们面面相觑,赏赐这些东西,是你老朱家的事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陛下,于理不合,于理不合啊。”

    “既然我们是朝上国,问他们要点钱,合情合理啊,底下的各位国公,你们以为呢?”

    武将们纷纷出列:“陛下圣明。此事合情合理。”

    “陛下,不行我们回头带兵去直接自己拿也是可以的。”

    杨廷和直接跪下:“陛下,陛下不可啊,此事有损国威,大兴兵事,国必亡啊。”

    朱厚照笑了笑:“ 杨太傅,你年纪大了,这些年辛苦你了,还是早点致仕回家养老吧,明递上辞呈把。 ”

    杨廷和抬头看了一眼那在台上风华正茂的皇帝,笑眯眯的出这话,整个饶精气神都抽走了。

    “左右,送杨阁老回府,他累了。”

    其他文臣心里一个凉,这。

    明朝的御史都是不怕地不怕的主,愣头青有的是直接就站出来了几个:“陛下,杨阁老,无错,请陛下收回成命。”

    “你们打算捐资赏赐将士么?”

    其中一个叫木恩问的御史,直接就把官帽一摔:“昏君,老子的薪俸养家都不够,凭啥捐资赏赐将士,我还想要别人赏赐我呢。”

    “就是,昏君,我李兰华做御史多年,吃的还没隔壁杀猪佬好,凭啥我们捐资。”

    另外一个李兰华,也是把帽子一摔。

    “我傅云儒为官多年,到是想捐,怎奈家徒四壁。拿什么捐,陛下你倒是给我多发点俸银,我也好捐的。”

    中年御史也是摆烂了。

    朱厚照直接就笑了:“好,得好,你们看看,你们自己俸银都太少,都不够自己花的,还担心其他什么藩属国干什么,让他们拿钱,给你们加俸银,不是很好嘛,有什么好反对的。这本来就是该他们给的。”

    “这。”

    三个御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然无言以对,只得退下了。

    “发文给所有已经就藩的藩王,让他们出价,钱粮都算,只要他们出的价格高,看上哪个藩属国,朕就借兵给他们,把哪个藩属国打下来,赐予他们立国。”

    “想必这些藩属国,给钱不会这么利索,既然如此,正好做好准备,我们自己去拿就好了。他们的本来就是我们的,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

    “告诉各个藩王,都看中一个地方的话,价高者得,这些藩属国,藩王搬迁过去以后,王位可以传承,他们那一脉,在藩国,也属于皇族,不再受大明律拘束。”

    “传令全国,所有人都可以竞标这些藩属国特种商品经营权、矿产、土地,可以直接往当地锦衣卫递交他们看中的项目和所属藩属国,以及开发承包时间。十年一期。”

    武将们可不傻,这么好的机会必须上啊:“陛下,我们也可以么?”

    “当然可以,钱不够可以组团,也就是做成几个股份投标,看中哪里的,投哪里。用钱粮还是土地折现,你们自己看着办。”

    朱厚照就怕人不招呼,有人招呼上套,那就没问题。

    “这些藩属国,以后我们大明只派驻军,其他管理上面的事情,各个藩王自己了算,驻军费用藩王们要自己掏。”

    \"藩王没有看上的话,允许勋贵们开始投标,你们先提前准备准备吧。\"

    武将们大喜,这是人人有份的节奏。

    文臣们,都有点不知所措,这皇帝怎么变化这么大,都是些什么损招阴招,真有人信,敢信么。

    反正敢信不敢信,鞑靼亡了,瓦剌也亡了,吐蕃也半废了,剩下个女真,已经只能算是个跳梁丑了。

    大明这是要直接征战四方的节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