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章 突厥南下,定破长安!

    一连好几,灵州方向都是风平浪静,好像就在那一日之间,整个活跃在灵州周围的突厥人尽皆都消失了。

    即便是之后李靖安排各路斥候搜索灵州城方圆五十里地的范围,也没有任何的斩获。

    不过,这些并没有让灵州城陷入平静,反而各种各样的补给尽皆都翻倍供应给灵州大军。

    军营里的篝火一刻都没有停息,大块大块的马肉更是不断的被投入到了大锅之中烹煮,然后就尽皆分发给了诸多军士。

    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字——吃!

    尽可能的吃,让所有的士卒都抓紧一切时间增肥养膘,军营中宛如过节一样的热闹。

    但是,所有的人,包括王成在内都十分清楚,这必定是灵州大军或者李靖准备有大动作,因此抓紧一切时间在给士卒补充营养。

    甚至是连往日五日一练的大操都停息了下来,让士卒们吃饱喝足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休息,蓄养体力。

    城内也十分的忙碌。

    为数不多的铁匠带领着数量繁多的学徒,更是日以继夜的修复破损的兵器,官吏们更是在忙着点验兵甲器械。

    众多的妇人更是将缴获的那些不能作战的战马从马厩之中赶出来,宰杀之后做成了腌肉,作为大军的粮储。

    王成没有丝毫受到影响,这几日也没有任何的任务,跟随诸多的士卒们一样都在军营之中休养。

    只不过,短短的几日时间,再加上诸多营养的摄入,他的九牛二虎之力彻底的稳定了下来。

    “嘿!”

    此刻,校场之中,王成单手就将那高大至极的,往日需要数十人才能合力稳住的大纛旗杆给抬了起来,稳稳的掌在手中,围绕着校场走了十圈之后,方才吐气将其放下。

    吣一声。

    旗杆直接没入校场的硬土之中三尺有余,地面都在震动。

    这般神力,直接看的周围校场上围观的士卒们狂热不已,喝彩之声宛如浪涌。

    “好。”

    “彩!”

    “威!”

    大唐男儿崇尚勇武之人,此刻放眼整个灵州城中,就属于王成最为勇猛,无数人望着王成的目光尽皆崇拜。

    即便是军营之中再自诩为大力之人,但是面对王成这般的神力也是相顾骇然,自认为做不到这样举重若轻的地步。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于王成的崇拜,跟随这样的人,战场上才能更容易的活下来。

    王成笑着朝四周拱了拱手,接过了亲兵送来的红糖水喝了一口,接着穿上了自己的甲胄,结束了大清早的热身,转身问道:“大总管可有军令下达?突厥人真的没有动静了吗?关中方向可有信使急报送来?”

    身后一直负责打探消息的亲兵立刻回答道:“没樱大总管这几日并没有军令下达。便是其余几营,也是一直都在蓄养体力。”

    “城外确实没有了突厥饶踪迹,跑的最远的斥候,更是顺着大河方向,前出灵州城百里方向,仍旧没有任何的突厥饶踪迹。”

    “至于信使的影子,更是没有任何人看见。距离上一个信使出现都已经是上个月之前了。”

    听到这话,王成吐出一口浊气,压下了心中的失望,老是在灵州军营内待着,他的身体都感觉要生锈了一样。

    不过,他毕竟不同于此时的唐人,他从后世而来,可是清楚的知道。

    突厥人颉利可汗连同侄子突利可汗两个人共同统帅二十多万突厥大军南下包围了长安,逼着大唐订下了屈辱的城下之盟。

    此刻没有消息,不代表会一直没有消息,甚至不定李世民聚集大军的圣旨就已经在路上了。

    这一仗还没有完结,还有的打。

    “只是,灵州这里没有了突厥人南下,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

    他虽然算是熟读百书,但终究不是正规的科班出身,对于战场和战争的理解,仅仅只能算是个皮毛。

    不过,他转念一想,多少还是有点影响的,毕竟灵州这里前后一共斩获了三万多的突厥人。

    这点人不上多,但是也算是突厥颉利麾下八分之一的力量了,也不算少了。

    不过,习惯了后世消息的迅捷流通,此刻这十半个月没有消息的日子实在让他有些不习惯。

    若是有个手机在手,哪怕他在灵州,也可以打电话问问长安的网友,颉利究竟到了没樱

    二十几万大军,还都是骑着战马的骑兵,动静绝对隐藏不了,只要出现在关中,必定震惊大唐。

    只是,突厥颉利究竟到了哪里了?

    ……

    与此同时。

    八百里关中之地,渭水以北五十里之地。

    轰隆隆!!!

    轰隆隆!!!

    纵然所有的突厥人都只是骑在马上,缓慢的宛如步行,但是数十万饶动静,黑压压的突厥人宛如席卷的洪流一样,从边,从视野的尽头蔓延了过来,仍旧让大地都在颤抖,远山为之寂静。

    刀举如霜,枪出为林,乱糟糟的旗帜宛如卷动的流云,携裹着如龙一样升腾的烟尘,气势汹汹的碾压了过来。

    漫过了森林,踩过了田野,城外无数的村庄更是瞬间就被淹没在了黑潮之间。

    “吼吼吼!!!”

    “唏律律!!!”

    战马嘶鸣,人声鼎沸,大军行进间闪烁的寒光宛如上的银河一样的璀璨,但却是让任何的大唐城池为之颤抖,让唐人为之战栗、惊惧。

    渭水的一处支流处,二十多万大军分批停驻饮马,原本汹涌的河水都肉眼可见的下降了几分,变得断断续续起来。

    人马呼出的灼热气息,更是将周围空气里的水汽蒸发,让空气都变得干燥了起来。

    前一批刚走,后一批就来,部分的战马上更是挂着掠夺而来的各种战利品,例如铁制的捕,劈柴的斧头等等。

    而那马背上若是挂上一柄唐刀,更是让周围的突厥人眼红不已。

    纵然只有先头一部分的突厥士卒满载,但是所有的突厥士卒尽皆士气高涨,脸上洋溢着不虚此行的愉悦笑容,更是对接下来的长安之行充满了期待。

    当他们路过一处高岗之时,所有的突厥士卒尽皆高举起了手中的刀枪斧钺,向着高岗之上的投去了崇敬、狂热的目光,口中更是纵声狂呼不止。

    “长生!”

    “大可汗!”

    “大可汗!”

    声音宛如浪潮一样,从前传递到了后面,又从后面传回了前面,似乎地都在呼和一样。

    高岗之上,庞大的大纛旗帜上,一面黑底白纹的巨大狼首,狰狞招展。

    旌旗之下,一名身材高大,头戴金冠的男子,一脸享受的望着这一切,闪亮的双眼之中更是宛如有火焰在燃烧一样。

    这一次,定破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