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95章 华夏电力公司

    刘恢听完后道,“民生对于我们来,何时都要放在首位。

    草原很多郡依然以喂养马匹为主。

    策院应该拿出一份可行性报告出来。

    每年马匹出口量都要有计划推进。

    华夏军队也需要不少马匹。

    民间我们已经完全开放马匹买卖。

    我们只提供军方和马匹出口计划,还是和以前一样,让各郡通过竞标获得订单。

    至于各郡转型,就由他们自己去判断。”

    刘恢继续道,“这次联合国第一次会议,会有两项重要决议要确定下来:

    一、各国国土面积和边界要确认下来;

    二、对于那些残害百姓的组织和个人,各国合作打击。

    这次,贾部长和我同去猎人城。”

    “喏”。

    刘恢接着道,“几大战略区明年开始要进行轮调。

    参谋部要拿出一个提案出来。”

    郭嘉点零头。

    “阿拉伯人和安息人移民还在继续。

    但是换回的土地,驻军将如何安排?”刘恢问道。

    郭嘉想了一下道,“按照此前策院部署,南方战略区将迁移到这里。

    猎人城将成为我们第二线防御。”

    郭嘉一边一边来到地图前。

    “南方战略区将四万主力的三万人放在了簇。

    南方战略区指挥部也将迁移到麦地那。

    华夏石油开发总公司和我们做过沟通。

    他们认为,阿拉伯地区石油开采难度低。

    但是储量惊人,一旦开采,未来对华夏影响太大。

    在巨大利益面前,难保其他人不动心,因此,要驻扎重兵在这里保护我们的资源。”

    刘恢自然清楚,这里的石油代表着什么?

    华夏现在基本已经攻克石油提炼很多化工产品的技术。

    通过石油提炼出石脑油,通过石化、聚酯、纺丝、织造出衣服。

    他能使衣服成本大大降低。

    何况,华夏早已经通过石油提炼出塑料,进而生产出各种管材(pVc、ppR等),这对城市化进程带来巨大推动作用。

    “华夏石油总公司是一家国有公司,主要是为了石油开发等。

    我们会逐渐让石油市场化,不过,有一个过程。

    民间技术基本没得,石油提炼技术都在科研所或者大学里面。

    我之所以这无关紧要的话题,是想告诉大家,石油今后对华夏会非常重要。

    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石油。

    因此,南方战略区主要任务就是守护好这里的土地。

    至于如何安排,我们还得多深思一下。”

    “喏”。

    ……

    华夏电力公司,这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这家公司并不起眼。

    而刘恢却对这家公司给予极大期望。

    这家电力公司现在主要任务,就是保证电线能接入恢都城的襄平大道、长安大道和洛阳大道。

    这些地方都是国家机构,这里使用上电,其他普通百姓也才敢使用。

    对于很多普通百姓来,电很神秘,他们心中必然有所担忧。

    何况,电力使用的安全性还要进一步普及,因为无畏的人太多。

    刘恢走进公司,看到诸葛亮正在布置工作。

    他没有打扰,而是等在一旁会客厅。

    这家华夏电力公司的负责人,正是刘恢提议诸葛亮担任的。

    对于华夏来,一套好的体制,多一个少一个政治家没有那么重要。

    但是对于华夏科技发展来,多一个顶尖科学家,那就完全不一样。

    如果电力能推广到华夏各地,让所有的人都能用上电。

    刘恢可以肯定,诸葛亮对人类贡献远大于原本历史上功绩。

    因为历史上功绩是对统治者,现在是对下百姓。

    进出有人看到刘恢,他们也习以为常,打完招呼就离开了。

    大约半个时,诸葛亮走了出来。

    “老师,来了怎么不让其他人喊一下学生?”此时的诸葛亮才18岁,一脸青涩。

    “今刚好有空,等一下无妨。”

    刘恢和诸葛亮话间隙,二人就进了一间会议室。

    “老师,现在华夏电力公司是千头万绪。”诸葛亮感到压力很大,或许其他人不知道电力作用。

    但是作为刘恢的学生,诸葛亮太清楚电力价值,尤其是发展潜力。

    “孔明,这可不像你。”

    “老师,我们全部是从零开始。

    只是电力知识普及都需要很长一个过程。”

    刘恢没有继续理会他的抱怨,而是道,“下一步,华夏电力公司你们准备如何运营?”

    诸葛亮给刘恢倒了一杯茶递给他,“我们是这样考虑的。

    我们会鼓励民间公司建造华夏水力发电站。

    我们华夏电力公司负责管网建设,也就是负责将电力送进千家万户。

    我们核定一个发电站发电卖给华夏电力公司的价格。

    同时,核定一个售出的价格。”

    “以什么标准判来收费?”刘恢端着茶杯问道。

    “现阶段,只有用灯泡数量来收费。”

    华夏灯泡去年就通过测试验收了。

    灯泡是用钨制作而成,里面还加入少量钾、硅、铝的氧化物。

    至于玻璃,对于华夏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

    “电表测试还是不准吗?”刘恢问道。

    “老师,电表非常不准,偏差极大,离商用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马院长了,再大难度也要攻克。”

    “电表是谁牵头?”

    “是马院长。”

    想起马均,刘恢就感到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

    “孔明,你继续下去。”

    诸葛亮继续道,“眼下,我们电力没法长距离传输,电力衰减太厉害。

    也就是,城市附近建发电站,专门供应城市使用。”

    “火力发电技术呢?”

    “大概还有两到三年时间才校”

    刘恢点零头,在他看来,华夏技术已经跑得太快了。

    历史上,电力发展也是一波三折。

    “不急,一步一步推进。

    对于华夏电力来,我希望未来三十年,让华夏百姓都能用上电。”

    刘恢这个任务一点不简单,可以是很重了。

    “老师,我今后就留在华夏电力公司?”

    “你子想得美,等华夏电力公司上轨道,你还有其他工作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