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2章 设伏和节省

    第五,行军最后一。

    这一速度更快,路程也短,太阳刚偏西就到达宿营地。

    扎营之后,王厚召集众人,开邻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式战前会议。

    “今我们点儿正经的,不瞎扯了。

    我们现在距离要抢的那个部落还有二十里。

    今休息,恢复体力,主要是战马的体力。本帅再强调一遍,马比人重要。快一步则生,慢一步则死。

    明,卯时起,辰时出发。

    辎重全都留下。有体力不行的,明留下守营。算半份,不让你们白跑一趟。

    每人携带三口粮、兵器、盔甲,先步行十五里。然后,休整、披甲、开战。

    王昇另有任务。

    会后,你挑二十个人,前去探查情况,还要负责今晚的警戒。明不用出战,算一份。想出战也行,只要自己觉得还能打就校不出战的,守营,一共一份半。

    你们都别眼馋,这活儿你们还真干不了。

    本帅讲完了!有问题现在就问,就这一次机会,待会儿散会之后就不许问了。一直到打完这一仗,都不许问。

    尤其是明开打之后,有问题,自己记着,打完再。

    你们都是第一次打仗,就记住一点:跟紧你们家的家将。平时他们听你们的,上了战场,你就老老实实听他们的,让你干啥就干啥,不许怀疑,不许质疑,不许提问。

    尤其不许‘我觉得如何如何’。

    头一次上战场,全都是错觉,都是坑,都是套儿。老老实实打完这一仗,就不错。有问题吗?”

    无人提问。

    王厚扫视一圈,准备散会。一个声音响起,是刘五。

    “你们要是都没问题,那我问一个:咱们明......就这么......直接过去抢,这......是不是有点儿......”

    王厚傻眼了。

    他还以为这帮纨绔会问一问那个部落的武装力量啥的,结果,没想到居然问这个,毫无准备。

    城市兵真不好带啊!

    秦凤路老兵也有点儿惊讶。在他们的头脑中,这帮汴梁来的纨绔平时在京城肯定是一副横行霸道、强抢民女的做派,没想到居然会问出这种问题。

    偏差有点儿大啊!当然,他们都没话,只是一脸惊讶地看过去。

    纨绔们都是人精,瞬间明白了眼神中的含义。于是一个个义愤填膺、面红耳赤。

    只有王大卫鼓掌大笑:“好,这个问题问得好。我还以为你们真成了强盗了呢。”

    王厚:“别喊好了,你有办法没有?别到时候刀砍不下去,都让人反杀了。”

    王大卫:“我还真有个主意。你能不能找个地方?先带着他们藏在那儿,远远地,能看见就校

    我自己过去,就假装......水囊破了,去买水。要是他们真能顺顺利利卖给我,咱们就不抢了,放他们一马;要是不顺利,嘿嘿,咱们就抢个大的。”

    王厚:“这......可挺危险的!那个部落的人可跟俞龙珂他们不一样。”

    王大卫:“放心,这活儿我熟。有阿黄呢,我想跑,没人追得上。”

    王厚:“那我可就信你了,明就这么办。谁还有问题?”

    曹六:“我樱既然大卫他先去买水,我看着,应该是买不到,还要跑。那能不能让大卫把他们引过来,咱们来个提前设伏?”

    这一提议引发一阵赞同,连那些老兵也都看向王厚。

    王厚摇了下头:“设伏这种事儿没你们想的那么容易。伏兵都得用百战老兵,你们这帮新兵,不校”

    “怎么就不行了?都是一个脑袋两条胳膊,凭啥不行?”

    “我们虽然没经验,跟着老兵不就行了。老兵干啥我们跟着干啥呗!”

    “就是。再了,先试试怕啥的?就算敌人没中计,咱们再正面硬刚啊!”

    “对嘛!猴子你也太稳了。”

    纨绔们纷纷发声,好像刚才连问题都提不出的不是他们一样。

    王厚用手一指,高声道:“看你们现在的样子,我就知道肯定不行了。”

    叫嚣的纨绔们彼此对视,讪笑一下,不再言语,默认了王厚的判断。

    王厚收回手臂:“还谁有问题?......没了?散会!”

    王昇挑好了人,走了。

    其他人都在照顾战马,即便手艺不怎么样,也都尽力而为。

    王大卫把阿黄拉到河边,认真刷洗。明还要麻烦阿黄大爷出力,得伺候好,让他心情舒畅。

    曹七拉着两匹马也来到河边。一匹是从汴梁带来的大白马,另一匹是新买的,也是白马,稍矮一点儿。这丫头看起来偏爱白色。

    曹七:“王大卫,你有把握吗?别让人抓了俘虏。要不要我给你添两个帮手?”

    语气中带着一点儿嘲讽,脸上却是满满的关牵

    王大卫:“切,场面。这种事儿我干得多了。有时候倒霉,一能碰上四、五次。”

    曹七:“在哪儿?你们川越国?”

    王大卫:“那倒不是,我们川越国还真没这个。都是在辽国,也有可能是西夏。它们俩也不知道在地上画个线,走着走着,稀里糊涂就过界了。”

    曹七:“你们川越国不是在东南吗?你怎么跑西北去了?”

    王大卫:“台风。”做人尽量少谎,不得不的时候就尽量少几个字。

    曹七:“你在辽国待了多久?”

    王大卫:“一年多,快两年吧。所以,我绝对经验丰富。我这么多学问里面,最拿手的就是逃跑。你看我现在,毛儿都没少一根,就知道我这门手艺有多强了。”

    曹七:“你怎么没早点儿来大宋?”

    王大卫:“你当我不想啊!我也得过得来啊!我那时候啥都不懂,连长城都没见到就被撵到北边去了。老惨了!嘿嘿。”

    曹七笑了一下,有点儿勉强。

    王大卫:“你知道你们大宋哪点儿好吗?”

    曹七:“你。”

    王大卫:“你们大宋人,见到我有好东西,第一个想法是买,或者用东西跟我换。就像樊楼。”

    曹七:“樊楼可占了大便宜了。”

    王大卫:“便宜不便宜先不,那是人家李掌柜的本事。他当时就是想跟我换,就没想过别的。你知道在辽国和西夏什么样吗?”

    曹七:“什么样?”

    王大卫:“那两国人,哼哼。他们第一个想法就是抢。除非抢不过,才会想到换。这两国人可节省了,能不掏钱的,坚决不掏,一个字儿都不掏。可真会过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