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4章 各派由来

    394

    短短的几句交流,周毅就赢得了白眉道长的初步信任。不只是因为周毅那一身高深莫测的修为,还有周毅身上时刻散发出来的浩然正气。

    兼修儒道浩然正气,又有青莲圣体的净化能力,周毅就不可能是魔道修士。

    “起来,这幽泉血魔一开始实力并不算强,只是逃命的本事极强,且极其狡诈。这血魔每消灭一个门派,便会将其门派中的修行中人吞噬。每一个死去的修行中人,都会化为他的一道元神……

    如今,一千多年过去,这幽泉血魔至少聚集了近万道元神。只要其中还有一道元神活着,这幽泉血魔便不会死。因此,若是不能一次将其所有元神全部灭杀。

    只需要给他一段时间,他又会恢复实力,卷土重来,实在令人头疼。如今幽泉血魔既然敢再次现身,且已经靠近我们峨眉附近,其实力定然又进了一步,已经不惧贫道了。”

    听完白眉道长的讲述,再回忆起一些原剧中的剧情,周毅忽然想起一位洪荒世界中的大能,冥河老祖。

    传闻那冥河老祖诞生于幽冥血海之中,血海不干,冥河不死。

    而原剧中,这幽泉血魔进入那传中的地底血穴之后,与血穴化为一体,可以卷起漫血云,遮蔽日。万道元神分散在无边血海之中,血海不干,元神不灭,幽泉不死。

    如此一对比,这幽泉血魔竟然和那传闻中的冥河老祖有几分相似之处,只是实力相差悬殊罢了。

    若是再联想起仙剑世界和花千骨世界都有女娲传,更是有活着的女娲后人。

    若是诸世界中存在女娲娘娘的分身投影,那有一道冥河老祖的分身投影,似乎也不奇怪。

    又或者,这幽泉血魔实力太差,算不上冥河老祖的分身投影,也有可能是其弟子后人之类的,又或者是一缕分神。

    转念之间,周毅想了很多。但这些也只是猜测,并没有任何依据。

    白眉见周毅不话,便开口问道:“周道友可是对这幽泉血魔有什么看法?”

    “白眉真人,听你所,这幽泉血魔每三百年出现一次,且总是偷袭这蜀山群山之中的门派,会不会它有什么特别的目的?或者,它为什么总是盯着蜀山各派?”

    白眉皱眉思索:“蜀山乃下灵气汇聚之地,修道门派众多。每个门派都坐落在灵气节点之上。这幽泉血魔在吞噬一个门派,增长元神数量之时,还能吸收足量的灵气。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周毅摇了摇头:“应该不止于此,刚刚听真人所。那幽泉血魔在覆灭一个门派之后,还会破坏其门派附近的山峰。我之前以神识探查之时,也发现不少被穿透的山峰。你,这幽泉血魔会不会在寻找什么?”

    看过原着,熟知剧情的周毅,自然知道那幽泉血魔正在寻找血穴,但他却不好直接去破,故而才有意引导。

    带着答案去问问题,再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过程也就很清晰了。

    白眉道长只是思索片刻,便露出恍然的神色:“难道那幽泉血魔是在寻找血穴。”

    “这血穴又是从何而来?”

    “周道友有所不知,我蜀山各派典籍中曾有记载:相传在万年之前,曾有一个魔族修罗死在这蜀山群山之中,其一身精血化作血穴,就藏在这群山之郑

    这血穴会缓慢吸收地脉灵气而生长,若是被那魔道中让到,定会修为大增,恐怕就连我也不是其对手。”

    “原来如此,看来那幽泉血魔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那传中的血穴了。”

    “这就难办了,那血穴极为隐蔽。数千年来,我们正道人士也一直在寻找血穴,试图将其摧毁,却始终一无所获。如今,这幽泉血魔竟然提前出现,定然是已经察觉到了血穴的大概方位。若是被其掌控血穴,到时候就难办了。

    不行,我要立刻派出峨眉所有弟子,寻找血穴的位置。”

    “真人且慢。那幽泉血魔实力恐怖,普通弟子恐怕很难抵挡。一旦你们峨眉派众弟子分散开来,很有可能会被其一一击破。”

    “周道友言之有理,我这就通知各门各派做好防备,再亲自带领门人寻找。还请周道友与我们一道降妖除魔。”

    “浩然地,正气长存。降妖伏魔,周某自然责无旁贷。”

    这话时,周毅也是一脸的正义凛然,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个侠肝义胆的正道楷模。

    虽然周毅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侠义之辈,但偶尔当一回大侠,拯救个下什么的,也不错。

    反正风险不大,还能随时跑路,不定还有好处。

    白眉真人也是没有犹豫,直接化出身外化身,在峨眉金顶上方浮现出一道数丈高的元神虚影,开口下令:“丹辰子,雷双剑,云中七子,峨眉派所有弟子,速速前来峨眉金顶集合。”

    随着白眉真人话音落下,周围的十几座山峰中立刻飞出一道道流光,朝着峨眉金顶飞来。

    不多时,峨眉金顶大殿前方的广场之上,已经占满了峨眉派三百多名弟子。

    “丹辰子,你去五台山通知尊胜大师,让他防备血魔入侵,寻找血穴位置。雷双剑,你们负责带领弟子们搜寻……”

    起来,这蜀山群山之中的门派,原本也并不都是建派于此。

    就像那五台山和昆仑山,原本都是别处的门派,只是万年之前地灵气逐渐枯竭,下各处的灵山大川也没能幸免于难。

    唯独这蜀山,位于下灵脉汇聚之地,灵气最为充裕。

    因此,下各地的修仙门派纷纷搬到蜀山群山之中,各自占据一处山头,以门派祖地的山峰名字给新的山峰命名。

    因此,这蜀山群山之中才出现了各种门派,各种山头。

    就像那已经被覆灭的华山派和昆仑派,以及现在尚且存在的五台山,其实都是数千年间搬过来的门派。

    当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这些门派也早已经彻底扎根蜀山群山之中,并且互相之间结成同盟,共同对抗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