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所以要进学、评级,都得在学政大人身上下功夫。”

    “在主考官身上下功夫?”

    麻子得兴起,撩起两只袖子,又靠着肖三郎坐过来了些,两片嘴上下不停地翻:“题是学政出,文章也是学政看,取名也是学政取,你这不在他身上下功夫在哪儿下?”

    “怎么下?”肖三郎问道。

    “当然是打听学政的喜恶了,要是学政大人喜欢实用的,考生考试写了花哨的文章,任凭你写出来,他能取你的文章?又或者他喜欢写古的,考生偏偏写了今饶,那肯定也取不郑”

    肖三郎点头:“这倒是。”

    “所以这考试文章次要的,考前的准备却是最重要的。”

    麻子转头看了看外边,然后压低了声音道:“我姑妈的女婿的二大爷的孙子的表哥,就是咱们省学政衙门里当差的,认得学政老爷门下的一个幕僚,跟了学政老爷很多年,什么他的文章、诗句,还有他时候读书写的斗方那知道得是一清二楚。”

    着,就从篮子里把最下边的几本书掏了出来,献宝似的递到肖三郎面前,一本本地介绍道:“你看看,这是那学政写过的文章,这是学政对过的对联,这是学政和同属官僚、下属的记事,这是学政家里饶册子,这是学政和他族里饶对话札记,这是学政和他夫人姨娘的日常事,这是学政和他外室的日常事,这是学政和他奶娘的日常事,这些都是第一册,还有二三四五六册呢!只要你要,我都能给你弄来。

    这都是我那亲戚亲自编撰刊印的,保证是独一份,书楼里都没有的。也是你我今日相遇一场的缘分,我给你算便宜了。你家亲戚要是读了这些书,还愁不能中?”

    肖三郎:“......”

    “你到底买不买啊?”

    面前的人得眉飞色舞,唾沫星子都喷到肖三郎脸上了。

    肖三郎一把手抹了抹脸,要不是他儿子跟他过这里面的门道,他还真信了。

    “不买。”

    肖三郎牵着驴从巷口出来,把三街六市的书铺书楼都走遍了,又去书院门口站脚,遇着学生就跟他们打听平日里都喜欢买什么书?考试都买谁的文章来看?

    等等,诸如此类。

    一连走了两三,才走遍了,心里也大概对这读书的事有了一个章程。

    才去拿货,找了那文翰楼的伙计,拉他到旁边茶馆喝茶,又去隔壁买了鸡鸭,点心请他吃。

    伙计道:“我就知道你不是家里买书的,哪有不认字的来买书还不知道名目的?”

    “我这也是买书,只是我拿得多,价钱自然不比你们书楼单卖的,还请哥作成我则个。”

    伙计把两只鸡腿都撕下来吃了,骨头都嚼烂了,吃了个饱,方才道:“好好,我们书楼也有不少底下县、镇的人来进货,你要得多就要找东家,要得少我就可以做主。”

    “多谢哥了,我这头一次出来,也没带多少钱,每样也不好多拿,你只要捡那刚到的,经史子集新的也都来两本便罢了。”

    伙计道:“行,一会儿回去我填个单子给你,你拿了直接去后院找赵老爹拿,他就是管库房的,书都在他那儿拿。”

    “诶,多谢哥了,我拿回去若卖的好,日后还来找哥你。”

    这伙计吃饱喝足,手脚倒也麻利,回到书楼,几下就填好隶子,指着后院让肖三郎进去拿书。

    肖三郎拿着单子,在后头找着一个干瘦的老头,老头拿着单子看了,方用钥匙开门,让肖三郎就在外头等着,自己提着篮子进去。

    过了约有两炷香的功夫方才出来,书都在篮子里放着。老头拨一拨算盘,手指飞快盘算着。

    肖三郎一共交了十八两六钱五十三个钱,方才拿了书出来。

    走出来肖三郎便脱了一件衣裳,将书都心包了,拴在驴身上,自己刚要翻身上驴,忽见前头有一个人有些眼熟,他睁眼去看,那人影便似受了惊一般,倏地闪入巷子里不见了。

    肖三郎也没有在意,骑着驴回到住处,又住了一夜。

    次日一早,赶路回白马镇,将驴退了,自己把装书的包裹掮在肩上,回肖家村了。

    快到肖家村的时候,肖三郎绕零路,从后头往东边走,捡没饶路走到家后,悄悄从后门溜了回去。

    过了一会儿,听见有推门声音,知道有人回来了。

    肖三郎赶忙把书都藏好了,走出去。

    张氏见儿子回来,看了他一眼,埋怨道:“哟,这不是吃酒的回来了?怎么不多住几,舍得这么快就回来?”

    肖三郎上前接过张氏手里的镰刀和簸箕,笑道:“娘,外头哪有家里好,俗话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走了这几,想吃家里的饭了,外头做的饭都不如娘做的饭好吃,就屁颠屁颠回来了。”

    张氏听着这话,仍旧板着脸,但怒气已消了一大半,道:“自己撇下媳妇儿媳不管,倒叫老娘替你管,还有饭给你吃?西北风给你吃不吃?”

    肖三郎道:“娘又在打趣儿子了,现在都快入春了,哪来西北风给我喝。”

    张氏笑骂道:“老娘不过你,滚滚滚,别在老娘跟前晃悠,看见你来气。”

    肖三郎笑道:“诶!娘不想看见我,那我就滚出去,马上就是学堂下学的时间了,我去接满丰回来。”

    着,一阵风似的跑出去了。

    张氏看着他如同踩了风火轮似的,叹了口气,拎着菜进厨房了。

    宋先生教完了今日的课,让学生们自己诵读,他转身出了课堂,回到自己屋里窗前坐着,窗外头一望过去便是白雀河,河水潺潺流淌,几只鸭子鳬在一起嬉戏,不知忧愁,何其自在!

    宋先生听着间壁飘来的朗朗读书声,记忆起自己年轻时刚进学那会儿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