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章 前往汉寿

    由于死了孩子,两人都伤心,没有心思想别的,都是各有心事吧!

    第二,陆凡便让刘辩母子搬到了蒯家在西街的一处独立宅子,宅子虽然比不上蒯府,但也有个院子,二十几间房。而且装修精致。这宅子本是蒯良准备给儿子的,如今刚好便宜了刘辩。

    “姐,我没让蒯家再派仆人来,跟着姐来荆州的宫女也不少了,还有几名太监,就让她们伺候吧。”

    “子衿,辩儿喜欢安静,这样也挺好的,有宁姨在身边你就放心吧。只是我担心,董贼会不会派刺客来对辩儿不利?”

    “姐,你放心,董卓虽然残暴,但他并非人,不会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再,我会派人暗中保护的。”

    “嗯!”

    下午黄忠带人回到襄阳,陆凡亲自去迎接。

    “见过主公!”

    陆凡道:“汉升辛苦了,我走后董卓有没有再派人来追?”

    “没有,自吕布走后,老夫在大谷关等了两,董卓并未再派人来,老夫这才收兵回襄阳。”

    陆凡笑道:“没有便好,看来董卓是忍下这口气了。哦,汉升,你先休息两,陪陪夫人,两日后陪我去趟汉寿,我得去跟王睿交接。”

    “诺!”

    “哦,主公,我回来时听董卓又任命袁术为南阳太守。董卓此举怕是有意如此,他明知道南阳乃是荆州刺史部管辖范围,却偏要让袁术去任太守,袁家势大,恐怕会打荆州的主意。”

    陆凡摇头:“该来的都会来,不必理会,荆州这么大,南阳我一时也没精力去管,让袁术先占领几吧,早晚得让他滚蛋。”

    “行了,你安置一下兄弟们,给他们沐休两。”

    “诺!”

    两日后,气突然转冷,陆凡带着许攸,黄忠加上一百亲卫骑兵,向南进发前往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常德)。从襄阳去汉寿,最近的路线是直下江陵(今荆州市),再从孱陵(公安县)渡过长江。

    许攸道:“荆州这鬼气,前几还可以穿秋衣,如今却一下这么冷。这跟北方也没什么两样。”

    陆凡笑道:“子远,荆州虽然算是南方,但荆北还是很冷的,这个季节不冷只有交州了,子远要是怕冷不如去交州,尤其岭南,听崖州岛那鬼地方一年四季如夏,要不你去那过冬。”

    “啊……公子,你还是饶了我吧,交州那鬼地方,毒虫瘴气满地,攸可不想去。”

    “肤浅了吧,岭南南越一带其实很富足的,盛产各种水果,甘蔗,稻米一年两熟,甚至是三熟。交州其实是块宝地,只是人口少了些,只要开发得好,大有前途的。”

    “将来等腾出手来我一定要好好开发交州,甚至到了冬带着一群美人去岭南过冬。”

    “哦,子远,给蒯良他们的美人送去了吗?”

    许攸道:“公子放心,按照你的办,给他们都送去了,全是处子呢。大伙虽然嘴上拒绝,心里却乐开了花。只有高顺似乎没什么兴趣,这家伙简直是个苦行僧,不近女色还不好酒。”

    “另外当初从西园跟着公子来荆州的十几个亲兵,每人也分了一个。王喜这子硬是要了俩。还是公子答应的。”

    陆凡笑道:“男人嘛,不就是这点追求吗?谁也别取笑谁。”

    “公子,你把宫中这些女子赏给众兄弟们,而且全部是处子,留下的恐怕就只有灵帝时期的妃嫔了,这些女子平日养尊处优,而且大多被灵帝临幸过,你不嫌弃啊?”

    陆凡笑道:“肤浅,这些女子都不容易,我为什么要嫌弃。给她们一口吃的罢了。她们愿意留下就留下,我养着她们。不愿意留下也可以回家,但必须她们娘家人来接,否则一个弱女子怎么回去?”

    陆凡一行走了两,过荆门,顺利到达江陵城外。

    黄忠道:“主公,前面往左就是江陵县城,您要不要去江陵休息两?”

    陆凡道:“蒯良刚去上任,比咱们也就提前几,咱们就别去打扰了,现在色还早,咱们继续赶路,直接去孱陵。在孱陵过夜,争取明上午渡过长江。

    “汉升,孱陵长江码头你可熟?”

    “去了几次,谈不上多熟,但也不陌生,冬是枯水季节,渡江比较容易,只是咱们马匹较多,可能需要多点时间。”

    陆凡道:“无妨,倒也不急,先到孱陵县城,让县令屈邵给咱们安排船只。再,我也想去见见屈邵,听蒯良屈邵是个清官,还是屈原的后人。这到让我有些好奇了,我对屈子那是很崇拜的。”

    “子远,你也是读书人,屈子的书可读过?”

    许攸道:“当然,攸读过《离骚》,《问》,对屈子充满尊敬,屈子爱国之心令人钦佩,只可惜楚顷襄王并不重用于他,把他贬出郢都,以至郢都被秦将白起攻破。”

    突然许攸念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陆凡道:“子远大才,好记性,虽然我也读过屈子的《离骚》,但大多不记得了。只记得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而今我等离开洛阳,来荆州创业,何尝不是路漫漫兮?我等也需同心协力,上下求索,才不会步入屈子的后尘,自戕殉国。”

    许攸道:“公子,你假如当年楚顷襄王听从屈子所言,不与秦国重新交好,楚国会不会灭?”

    陆凡摇头:“依我之见,谁来都没用,当时的秦国已经如日中,而楚国就像一个蹒跚慢步的老者,早就已经不是秦国的对手了。除非楚国也像秦国一样进行全面变法改革,但变法是要付出代价的。变法就会触动那些贵族的利益,没有强力的君王支持是干不聊。不是人人都是秦孝公,底下也没有第2个商鞅。所以即便是屈子当政,也改变不了楚国的命运。”

    “好了,咱们别扯远了,快些赶路吧!”

    “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