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2章 逢战必败司马钧

    等高顺离开后,吕方把霍飞得事情艺术加工了一下,告诉了陈宫,最后补充道:

    “公台,这次我可是又救了你一命!”

    “现在,你欠我两条命!”

    …………

    第二,吕方留下一百陷阵营和周仓看守中牟县,然后他亲自带着典韦,高顺和四百陷阵营赶往五六十里外的猛虎山。

    这猛虎山因为时常有老虎出没而闻名,因为老虎吃人,所以猛虎山附近并没有百姓居住,这些年灾人祸不断,百姓生存困难,再加上官府横征暴敛,一些活不下去的人就上山为寇,这猛虎山就是其中一个。

    其实不但是猛虎山,这些年但凡是个山头,几乎都有贼人居住,这也是吕方来到中牟县没有拿那些贼人开刀,而是直接对中牟县出手的原因。

    猛虎山的贼人有近千人,大部分都是青壮,在中牟县附近也是一伙比较强的贼人。

    可是他们再强,面对那些武装到牙齿,可以是三国最精锐的陷阵营,根本没有丝毫的抵抗力。

    仅仅是一个冲锋,吕方他们就冲入了对方的山寨之中,那些贼人见事不妙,便纷纷投降。

    吕方把这些贼人中的头目全部揪出来砍杀了,然后剩下的几百青壮,吕方让裴元绍押着他们送到开封李典那边。

    李典那边现在正需要不少的人手,这些人过去也能帮助他一些。

    解决完猛虎山的事情之后,吕方没有停息,直接带着四百陷阵营,朝河内郡的方向赶去,是要会会司马家族了。

    司马家族在这个时代也是属于一流的家族,最重要的是,司马家族最后不声不响的摘了三国的桃子,统一了下。

    三国时期,有两个最出名的家族,那就是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都是复姓啊!)

    世家一直信奉的一个理念,那即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里面的代表就是诸葛家族,魏蜀吴三国,都有诸葛家族的人在,这样无论最后谁得了下,诸葛家族都是胜利者,都能得到延续。

    但是司马家族却不同于其他家族,他们孤注一掷,全部出仕于曹魏,并成为三国最终的胜利者。

    司马在上古其实是官名,在原始社会,这个职位负责掌管火,但不是厨子啊,在原始社会,火的重要性就不必多了,放在现在社会绝对是中央大员之一。

    不过到了夏朝时,司马就不是掌管火焰了,而是负责军事,大司马就是就是太尉,只是不同时期叫法不一样,在军队中也有军司马这个官职。

    在周宣王时,担任司马这一职位的人名程伯,字休父,由于程伯在征伐徐国时立下大功,就将其官职赐给他作为姓,这就是司马家族的祖先。

    司马家族第二个有名的祖先是战国时期的高手司马卬(音通昂),他凭借武勇当上了赵国的将军,却恰逢秦始皇灭六国……

    所以司马卬就悲剧了,最后只能隐姓埋名,四处躲藏。

    但是司马卬仗着年龄的优势,熬死了秦始皇,当秦始皇一死,下大乱,他凭借自身的武艺,投奔了项羽,因为平定了河内郡,受封为殷王,与汉王刘邦一样成为了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之一。

    但是快乐的日子没有过多久,刘邦与项羽为了争夺这下的主宰,而爆发了战争,而司马卬的封地河内郡就是战场之一。

    当时刘邦有五十六万大军,而项羽只有三万兵马,该怎么选择,司马卬并没有犹豫,直接投靠刘邦,把矛头对准了和他有恩的项羽。

    但是司马卬是万万没有想到,项羽太猛了,刘邦太菜了,五十六万大军竟然没有打过三万敌军,就连司马卬也死在了战场上,他也成为了唯一一位在此战中战死的诸侯王,着实是憋屈。

    就因为司马卬的战死,等大汉建立的时候,他的后人并没有分到什么功劳,只能在在河内郡默默无闻地蛰伏了近三百年的时光。

    不过上还是眷顾司马家族的,在东汉汉安帝的时候(公元一百年前后),司马家族终于又出了一位大人物——征西将军司马钧。

    其实自从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后,匈奴就已经落败了,投降的投降,西迁的西迁,草原也有了新的主人,那就是羌胡,又因为大汉军事力量的衰弱,导致羌胡人不断的入侵大汉,前前后后打了百来年,也极大的消耗的大汉的底蕴。

    要这百年战争中最出名的一个人,莫过于征西将军的司马钧,因为他戎马半生,从无一次胜迹,对,你没有听错,他是一次胜仗都没有打过。

    无论敌我力量如何,无论和谁打,司马钧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败,再败,还败!

    这就导致作为司马钧的手下,那是士气全无,作为司马钧的敌人,那是一个个的嗷嗷叫的往前冲。

    其实按这样,司马钧早就应该被拿下治罪了,但是事实上,他确实官运亨通,步步高升,最后却坐上了征西将军的高位。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司马钧会做人,满朝都是他的好友,每次战败,都有人为他情,为此他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司马家的女子。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报上帘时太后,邓太后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鸷的大腿,有野史两个人同吃同住,如胶似漆……咳咳咳………这中间有什么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司马家族在司马钧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开始了崛起!

    但是有句话的好,可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在公元115年的汉羌战争中,司马钧因为个人恩怨,导致三千多汉军被杀,他自己仓皇逃回洛阳,而被下狱,最后为了避免牵连家族,而选择了自杀。

    人死债消,最后司马家族并没有因此而收到惩罚,反而这司马钧的帮助下,慢慢的发展了起来,成为河内郡第一家族。

    司马钧是有儿子,名为司马量(废话,没有儿子司马家不就没了吗?)。

    或许是由于他老爹他不干人事了,司马量没有勇气当武将,最后苦读圣贤书,最后终于当上了文官。

    这也让司马这个本身以武传家的家族,从此迈上了文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