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陆杨是听明白了。

    这猛药和温补,都算不得好。

    但猛药有猛药的好,温补也有温补的好。

    陆杨一时间,也是有些难以抉择。

    他看向赵烨,“皇上,您怎么说?”

    赵烨眉心在方瞿说出那句话时,便已经在皱着,这会听到陆杨的话,更是松不开。

    “朕......”

    他犹豫片刻,看向方瞿,“方神医,可还有第三条路?”

    陆杨心里也是这样想的,闻言,他也看向方瞿。

    方瞿被两人这般紧紧看着,倒也没慌。

    “第三条路,那自然是有的。”

    “......”陆杨心里复杂极了。

    这感觉,就跟蹦极一样,一瞬是天一瞬是地。

    中间的过程极为刺激。

    刺激得他都想着要交代后事了。

    赵烨也是被方瞿这话给弄得愣了下,“方神医这话是何意思?”

    方瞿摇头,“没有其他意思,就是草民说的意思”

    赵烨面色有些不善,“那你先前说的那些,都是假的?”

    “不是假的。”

    方瞿倒也不怕皇上发怒要他命。

    他看过太多生老病死,已经对自己的性命看得很是平淡。

    不过是死而已,到头来,总也是要死的。

    赵烨听着,面色好看了些。

    “这第三条路,是什么?”

    陆杨也是好奇,不过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方神医您尽管说,就算比前面两条路还坏,我也想听听。”

    赵烨瞥了眼陆杨,抿紧嘴角没说话。

    方瞿打量着陆杨的神色,见也差不多了,便道:“以后陆尚书只要不隐瞒病情,有事及时与老夫讲明,老夫对症下药,猛药用些,温和为补,两相调理,此消彼长,中和调适。”

    他摸着胡子,面色严肃,“虽说没有专用猛药药效好,但也比温补要强些,寿命方面,折也折不了多少。”

    陆杨一听,觉得这方子好。

    只是,“方神医怎地现在才说呢?”

    赵烨自然也能听得出好坏,同时,心里的疑惑也升了起来。

    闻言,他视线紧紧盯着方瞿,若是理由说得不好,他想,此事不会就这般轻飘飘过去。

    方瞿说出那些话时,便已经想到有人要问他这个问题了。

    他倒是淡定,“我先前给你开的药方,也是在给你打底,有了这底子,也能抵挡一些猛药的攻击,不然......”

    陆杨恍然大悟,趁机提出建议,“方神医,那黄连要不还是不要了吧,我肯定听话。”

    方瞿瞥了眼陆杨,随即看向赵烨,“皇上,您觉得陆尚书说的,草民该不该听?”

    听到方瞿的那些话,赵烨一直提着的那颗心,这会也能放下来了。

    闻言,他看向给自己眨眼使眼神的陆杨,重重地“嗯”了声,“朕觉得,黄连是个好东西。”

    方瞿瞬间明白,“草民懂了,皇上放心,草民会一直留着的。”

    “...我觉得倒也不用一直留着。”

    陆杨清咳了下,试图讲道理。

    “都说是药三分毒,这黄连吃多了,肯定是不行的,我都吃了这么多了,再吃,怕是要中毒了。”

    “中毒?”

    赵烨轻笑,“种黄连毒吗?”

    “可不是。”

    陆杨眉心鼓起,“到时臣浑身都是苦的了。”

    赵烨顿时哈哈笑了起来。

    于喜听着,也是松了口气。

    陆尚书能好,那自然是好。

    皇上心情好,他们这些近身伺候的人,日子也能好过些。

    一旁的吴御医默默擦了把汗,想来方神医这套路,他是永远也学不会了。

    殿内的气氛随着方瞿的话,也是变得轻快起来。

    方瞿说有第三条路,而这第三条路虽对陆杨的寿命也有些损伤。

    但这是比起温补这条路而言的。

    若是陆杨走了第三条路,身体恢复方面肯定要比温补快。

    相比于温补的缓慢,和要长期喝药,这第三条路造成的那点寿命损伤,好似也能接受了。

    陆杨毫不犹豫的,选了第三条路。

    并且,他再也没对方神医隐瞒过自己的身体情况。

    为的,不只是自己的身体,还有那些黄连。

    这玩意,不是说喝久了就能喝习惯的。

    陆杨是心里苦,有了皇上的掩护,方神医是一点儿也不装了。

    这黄连,是一日苦过一日。

    不过陆杨也能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喝了一剂新药方后,胸口处的沉闷好了很多。

    并且这效果,并不是喝下时才有,而是能持续几日的。

    如此明显的差异,陆杨也是放下心。

    而在陆杨调养身子的时候,各处的研究点也把要研究的种子播种了下去。

    二月播了的种子,三月也会播,还有四月,五月,六月,七月等。

    直到天寒地冻,实在是种不了,才会停止播种。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对比产量,二则是为了挑出最佳的育苗播种和收获的时间。

    到时有了数据,直接按照产量最高的月份育苗和播种就行。

    但有些种子,二月便是它的种植期。

    经过三个多月的生长开花,也是到了结果收获的时候。

    何照玉一直在等着,从进入五月开始,便让人时刻注意着土豆那边的情况。

    甚至这几日,都有农户拿着刚挖的土豆来给他记录。

    一棵苗里长出来的土豆数量,大小等,都得好好记录在册。

    这日,他在翻阅这些记录土豆数据的册子后,也是明白,再种下去,这些土豆的大小也是变化不大了。

    该是要挖出来的时候了。

    随着一声令下,庄子上的农户开始忙碌起来。

    这个庄子的田地,足有百亩,一大半用来研究此次出海带回来的种子。

    由于带回来的种子有限,再加上后面还得研究,分到何照玉庄子上的土豆种其实并不多。

    因为前面要时刻注意结果的情况,时不时还得挖出来记录,种下去两亩,实际上收获并没有两亩。

    但那一点损失,其实也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一日,庄子上的土豆便都被挖了出来。

    在记录亩产的数据时,何照玉的手都是颤的。

    他们料理得精细,这亩产竟是比他看到过的其它种子亩产还要高。

    何照玉激动地把数据记录在册,又让人分些土豆出来,今晚,所有人都尝尝这土豆的味道!

    随着他的吩咐,大家都高兴地大叫出声。

    丰收的喜悦,在大家的脸上尽情展现。

    这土豆,他们日日照理着,虽然摸过,但若说是什么味道,何照玉也是说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