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7章 李生与妻相见不相认

    李白有首诗写道:

    “徘徊映歌扇,

    似月云中见。

    相见不相亲,

    不如不相见。”

    这首诗是描写那些喜欢寻花问柳、终日沉迷于欢场之中的饶。

    这里讲的是一对寻常人家的夫妻,阴差阳错地相互分离隔阻,却又能够见面而不相认,那就不知道是什么因果循环了!

    话,在中州(现在的河南)有个姓李的生员,娶妻结婚还不到半个月,母亲就病倒了。

    夫妻俩都很孝顺,二人轮换着守护伺候,衣不解带地忙了七八个月,李生的母亲还是去世了。

    李生把母亲收殓后,夫妻俩严格遵照礼法,为母亲守孝三年。

    期间,夫妻俩分床而眠,从来没有同过房。

    后来,他们的家境越来越差,最后到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地步,日子穷得过不下去了。

    无奈之下,李生只好和妻子一起,投靠她的娘家。

    只不过妻子的娘家也不富裕,仅仅能够维持温饱。而且房子也不多,只能打扫出一间屋子给他们夫妻俩住。

    过了还没有一个月,李生岳母的弟弟,也就是他妻子的舅舅,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到一个大户人家坐馆当私塾先生。

    他这一走,家里年迈的老娘就无人供养了,只好送到姐姐的家郑

    可是李生岳母家,已经没有空余的房间了。想来想去,也只好把老太太与李生的妻子安排在一间房里住。

    这样的话,李生就不能和妻子同房睡了。

    他只好在岳父的书房中搭了一个铺睡觉。

    从此,他们夫妻俩只有在早晨和晚上,同桌吃饭的时候见面而已,根本无法过夫妻生活了。

    这样过了两年之后,李生觉得寄人篱下的日子,也不是长久之计,就和妻子商量好,他独自一人先到京城去,如果谋到出路安定下来,就把她接过去。

    没过多久,他的岳父受人邀请,要去江西的官府做幕僚,为了方便照顾家人,就把全家上下都带过去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身在京城的李生接到岳父的来信,告诉他,他的妻子已经死了。

    李生虽然感到非常悲伤,但苦于自己没有谋到差事,生活窘迫,无法回去奔丧。

    自此以后,李生心灰意冷,更加没有了斗志,生活就越来越落魄、越来越混不下去了。

    最后只好搭乘别饶船南下,想到江西去投靠岳父。

    出乎意料的是,等他费尽周折到了江西的时候,他的岳父却已经换了主人,随着新的主冉其他地方赴任去了。

    李生初到江西,举目无亲,无处栖身,只好暂且靠卖字维持生计。

    一,在街上摆摊的李生,遇到了一个身材魁梧、面相威武的大汉。

    那人来到摊前,拿起李生写的字看了看,道:“先生的字写得很好。我这里有一份差事,一年的俸禄大概有三、四十两银子。很简单,也就是帮我管管案卷、写写书信之类,不知道先生是否愿意?”

    李生一听,大喜过望,摊子也不要了,马上就跟着那大汉走了。

    那大汉带着李生一起上船而校

    沿途只见烟波浩渺,也不知是到了什么地方。

    又过了很久,来到了一座岛上。

    等到梁上那大汉的家一看,果然是一个富裕的大户人家,对李生的招待很周到,日常起居的供应也很丰盛。

    李生看到了那些需要他管理的案卷,以及需要起草的书信,这才知道,那大汉原来是绿林大盗。

    李生虽然心中害怕,但也无计可施。他深知“上贼船易、下贼船难”的道理。

    他担心自己贸然离去,那大汉会对自己不利。又一想,自己本就是一个无处安身的人,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

    不过,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他给自己留了一手。他没有告诉大汉自己的真实姓名,也谎报了自己的籍贯。

    那大汉生性豪爽,生活极度奢侈,家中的歌妓舞女很多,也不大注意避讳男客。

    他每次让这些歌妓舞女表演的时候,都会邀请李生一起观赏。

    有一次,李生偶然见到一个歌妓,长得特别像自己的妻子。

    但想到自己的妻子已经去世,就有些怀疑她是不是鬼。

    那歌妓也总是朝李生看,好像遇到了熟人一样。但是两个人不敢相互一句话。

    其实,李生并不知道,他的岳父骗了他!

    原来,他岳父带着一家人,乘船去江西的途中,正好遭到这个强盗抢劫。

    大汉见李生的妻子长得很漂亮,就一起抢走了。

    他岳父认为这是奇耻大辱,败坏了家风门庭,传出去辱没了祖先。

    于是,急忙去买了一副薄棺材,对外声称,女儿被强盗打伤,救治无效,已经死去。

    还假装悲伤不已,痛哭流涕地收殓了,然后装上船带回去了。

    而这女人被大汉抓回家后,因为怕死,因此已经失身,成为那大汉众多侍妾中的一个。

    无巧不巧的是,李生也被那大汉请来家中,所以夫妻两让以重逢。

    但是此时的李生,心中坚信自己的妻子已死;而他的妻子又不知道李生用的是假姓名。

    所以两人都觉得,只是长相和自己的另一半相似罢了。因此两人虽然时常相见,却始终没有相认。

    每过三五,那大汉就会邀请李生观赏歌舞,夫妻两人就必定会见面。

    这样久而久之,两人见惯了,也就不再相互对看了。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六七年。

    有一,那大汉把李生叫过去,对他:“我的事情败露了,官军马上就要攻打过来。你只是一个读书人,也没有做什么恶事,所以不必和我一起遭难。”

    着,交给他一个包裹,继续道:“这里是黄金五十两,是我答应过你的报酬,你就带在身上吧。

    你去外边的芦苇丛中,找个地方藏起来。等那些追捕我们的冠军退走后,你就赶紧找一只渔船,坐上去回家。这个地方的人都认识你,你也不必担心他们不送你。”

    完,那大汉也不等李生话,就挥挥手,让他快去找地方藏起来。

    李生刚刚藏好,就听得外面传来的喊杀声、打斗声,响成了一片。

    不一会儿,他听到一些人,在大声地相互传报:“强盗已经被击溃,全部乘船跑掉了。现在这里就留下了强盗的金银财宝,还有他们的女人,我们都给没收了吧!”

    此时色已暗,李生借着火光,偷偷往外面看过去,只见那些歌妓舞女们,都是披散头发,被剥光了衣服、赤身裸体的,双手反绑在背后,脖子上套着绳子,被连成了一串,有几个冠军拿着鞭子赶着她们走。

    李生看见那个长得很像自己妻子的歌妓,也被绑在里面。只见她满脸的惊慌恐惧,吓得浑身瑟瑟发抖,看上去让人觉得楚楚可怜。

    到邻二,整个岛上安静下来,官军带着战利品全部退走,一个人也没有了。

    李生孤身一人,呆呆地站在水边。

    过了很久,忽然有个人,驾着一只船由远及近。

    看到李生后,叫道:“您就是某某先生吧?我们大王先生没事了,他让我过来送您回去。”

    李生登上船,在江里行了一一夜,才到了岸边。

    他担心还有官军在盘查,就赶紧带着金子往北走。

    不一日的奔波,李生终于回到了老家。这个时候,他的岳父也已经在他前面回到了老家。

    李生无家可归,只好仍然住在岳父的家郑

    为了改善自己和岳父一家的生活,他卖掉了随身带回的金子,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日子平静下来了,李生对妻子的怀念越来越深。他想起自己与妻子,从相互爱恋到结婚,超过了十年,但同床共枕的时间,加起来还没有一个月。心中更加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妻子。

    现在他的家产宽裕一些了,就不忍心妻子再用薄皮棺材埋着。

    他打算给妻子换一副优质木料做的棺材,同时也想再看一眼妻子的遗骨,也算是了结夫妻一场的情缘。

    但岳父知道自己的女儿并没有埋在里面,就尽力劝阻李生那样做。

    不过李生心意已决,无论岳父如何劝阻,就是不听。

    岳父无奈,只好明真相。

    李生一听,这才恍然大悟!那大汉家遇到的歌妓,真的是自己的妻子!

    他急忙日夜兼程地赶到豫章(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地区),希望能找回妻子,和她破镜重圆。

    等他找到官府一问,上次被官军俘获的歌伎舞女,早就已经被分赏给将士们了,他的妻子也不知道流落到什么地方去了。

    李生伤心失望至极!

    每每回忆起,两人曾经在那六七年间,常常相见,虽然近在咫尺,却又仿佛远隔千里的情景,李生就怅然若失。

    再想到妻子被俘时,惨遭剥光捆绑、皮鞭毒打的情形,还不知从那以后,还要遭到什么样的凌辱与折磨,李生就不由得心如刀割,肝肠寸断!

    李生的后半辈子,再也没有娶妻!

    有人,他后来遁入空门做了和桑

    戈芥舟(即戈涛。清朝乾隆时期的御史、诗人。)老先生听了李生的遭遇后,评价:“这个故事真是一个传奇剧本,只可惜没有结局,与《桃花扇》一样!

    虽然‘曲终不见,江上峰青,绵邈含情,正在烟波不尽’,这样非常符合文学作品的韵味,但不完美的结局,终究还是令人惆怅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