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四章 董卓的退去(下)

    李儒得知董卓让罗昂统率大军,匆匆走进了董卓的营帐,急声问道:“太师为何任命罗昂为三军统帅?”

    董卓笑道:“就像子成的,为了保证胜利,必须让他来统率三军!子成谋世名将,由他统率全军,定可战胜那些叛逆,我可高枕无忧了!”

    李儒急忙对董卓道:“太师啊,您这个决定做得实在是太过仓促鲁莽了!”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大为不悦,没好气地问道:“李儒,你是在指责我吗?”

    李儒心头一惊,连忙拜道:“在下岂敢!在下对于太师的忠心,日可鉴!在下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太师啊!”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神情缓和了一些。

    李儒将董卓的神情看在眼里,继续对董卓道:“太师,在下只是觉得燕侯担任三军统帅并不合适。”

    董卓大感奇怪,道:“子成自黄巾之乱开始,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将王匡、张扬两个逆贼给击破,并且将他们给杀死!他谋世名将,我看没有人比他更合适的了!”

    李儒连忙道:“燕侯精通攻杀战守之道,确实是难得将才,但太师不知道,燕侯在进入洛阳的时候,丁原就前往幽州,去见燕侯,将并州交给燕侯,让并州变得和幽州一样强,治安要和幽州一样,经济、粮草更是如此。万一和诸侯们里应外合,杀死太师,那么洛阳就会不保。太师不可不防啊!”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顿时就愣住了,便皱起了眉头。

    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走了进来,禀报道:“启禀太师,燕侯求见!”

    董卓闻言,觉得罗昂回来得正好,道:“快请!”

    “是。”那名亲兵应诺一声,然后奔了下去。

    不一会儿,罗昂走了进来,瞥见李儒在场,心里不禁佩服程昱的神机妙算。

    董卓道:“贤婿来得正好,我正有事情询问。李儒告诉我,丁原曾经与你商议,让并州交由你来管理,不能让你做这三军统帅,你怎么?”

    李儒见董卓竟然将他在背后的话了出来,尴尬不已。

    罗昂看了李儒一眼,对董卓道:“李大人有此想法也是正常的,毕竟丁原曾经确实将并州交付于我!其实,我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怕我管辖的州郡,再加上并州的骑兵要比幽州的骑兵强悍,我不得不答应下来。”

    董卓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就贤婿与我有旧,却为何要与我为敌啊!”

    李儒笑了笑,道:“话虽然这么,但空口无凭啊!”

    罗昂道:“看来先生还是不相信我。先生可知,如果我得到并州,而且要帮助袁绍那些饶话,此刻就已经夺取洛阳,而岳父和大军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

    董卓和李儒听了罗昂的话,顿时被吓了一跳。

    罗昂接着道:“先不论袁绍因为顾忌我而派人围攻晋阳,我要若对岳父大人不利的话,大可趁岳父大人几乎所有军队都在汜水关和虎牢关的时机,起我并州和幽州精锐,从洛阳背后渡河,突袭洛阳。请问先生,你们和岳父,以及岳父麾下的大军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董卓和李儒顿时面色苍白了,因为罗昂真那么干的话,他们会立刻陷入绝境。

    李儒瞬间就不出话来了。

    董卓一脸庆幸地道:“还好贤婿是帮着我的,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啊!你休要再胡乱怀疑人,我的爱婿主持这次大战的事情就这么定了。谁再敢胡言,我定严惩不贷!”

    李儒唯唯诺诺,哪还敢再什么。

    联军休整了一,然后继续猛攻虎牢关。

    罗昂站在城关一侧的高山之巅,眺望战场。他看见上千架比张扬的烈焰石炮车更加巨大的石炮车排列关外,正在轰击城关。

    只见巨大的石块漫飞舞,那景象就好像世界末日一般,撞击城墙发出的巨大声响,震耳欲聋。

    顿时,整个城关山摇地动。

    罗昂不禁叹为观止,喃喃道:“好家伙!难怪历史上的董卓会守不住虎牢关、汜水关,放弃洛阳了!”

    一旁的程昱听到这话,微感讶异,但并没有什么。

    就在这时,有两块飞来的巨石正中城关上的门楼,使原本巍峨的门楼瞬间塌了半边,而那巨大的威力,让人不禁在心底发怵。

    罗昂看向程昱,问道:“仲德,你估计这样打下去,这座城关能支持多久?”

    程昱皱眉道:“俗话得好,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若是任由对手进攻,失守便是迟早的事了。现在我军已经被对手压制住,根本无法出击。如此困守,少则三,多则五、六,城关必失!主公,现在必须开始执行计划了!”

    罗昂点零头,心里有些担心曹操会不会识破了自己的机关,但他很快就摇了摇头,将这个想法抛到了脑后。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这整整一时间里,联军就以石炮车连续不断轰击,并未直接冲击城墙。

    傍晚时分,城门楼完全被摧毁,而原本仿佛坚不可摧的城墙则多处出现了细细的裂纹,那石炮车的威力可见一斑。

    这时,联军中响起了不疾不徐的金钟声。联军各队停止进攻,有条不紊地退回了营寨。

    正当袁绍等人在大帐中议事的时候,一名军官急匆匆地奔了进来,朝袁绍禀报道:“主公,派去眺望城关内的探子回来了!”

    袁绍立刻道:“让他进来!”

    “是。”那名军官应诺一声,奔了下去。

    很快,一个背上插着斥候特有旗的斥候兵快步跑了进来,朝袁绍拜道:“主公!”

    袁绍急忙问道:“城关内情况如何?”

    那名斥候回答道:“启禀主公,人在山岗上眺望城关内,看见城关内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离开了关内军营,往洛阳方向去了,其中有大纛华盖,似乎是董卓的座驾!”

    众诸侯闻言,立刻议论纷纷起来。

    袁术大喜道:“董卓定然是见难以守住城关,所以要逃了!”

    众人纷纷附和起来。

    公孙瓒朝袁绍抱拳道:“盟主,董卓既然走了,敌军士气必然低落,我军正该加强进攻以期尽快突破虎牢关,截住董卓!”

    袁绍深以为然地点零头,大声道:“时不我待。传令下去,各军连夜攻城!”

    “是。”众人一起应诺。

    联军的攻势只暂停了不到两个时辰,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

    在月光的映照下,联军各队如同潮水般扑向城关,将几十里范围内的宿鸟都给惊得飞上了空。

    罗昂指挥军队,继续在虎牢关抵抗。战至后半夜,他就看见敌军攻势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便令张济率领五千名西凉骑兵出击。

    张济率军出击,却被早有防备的联军战骑围攻。

    一场大战下来,张济所部损失不,只得退回了城关。

    凌晨,战争终于停止了。

    罗昂站在满是尸体血水的关墙上,眺望着城外暂作休整,并没有要停止进攻意图的联军军阵,眉头紧紧地皱着。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一阵阵长长的号角声,然后巨大的轰鸣声传来了。

    数百上千架重型石炮车正从远方缓缓穿过军阵,逼近城墙。联军又要使用石炮车了。

    罗昂不禁问候了袁绍他妈,然后立刻下令除观察哨外的所有官兵立刻退下城墙。

    官兵们立刻遵令行动。

    各队官兵在各自将官的率领下,迅速下了城墙。

    守军还没能完全退下城墙之际,空中便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就如同无数轰炸机在俯冲呼啸一般,然后巨大可怕的撞击巨响响成一片,而刚刚下到城墙下的罗昂不禁晃了晃身子,毕竟这石炮车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就在这时,许多巨石越过了城头,直接飞入关内,落入房舍中间,顿时烟尘滚滚,许多房舍被石头砸了个七零八落。

    联军的石炮车连续不断猛轰,那震耳欲聋的撞击声响个不停,让人不禁提心吊胆,担心身后作为依靠的这堵城墙会随时崩塌。

    好在虎牢关是下雄关,城墙的坚固经受住了考验,直到色大亮,联军的石炮轰击也只是在城墙上砸出了数道较大的裂纹而已。

    联军终于不再耗下去了,就停止了轰击,但随着巨大的战鼓声响起,联军攻击部队再次潮涌而来。

    城头血战再次上演!

    双方的箭雨漫飞舞,如林的箭楼逼近城墙,无数官兵如蚁攀登,冲城车冲击着城门。

    不知不觉间,两的时间过去了。

    虎牢关城墙已经出现了好几道触目惊心的裂纹,而原本灰白色的城墙此刻也已经被人类的鲜血给染成了酱色。

    城头上横尸枕积,但城关外尸积如山,各种攻城器械的残骸还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气味。

    连续两的猛攻,令联军也感到了疲惫,就暂时停止了进攻,使守军方面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不久,联军在曹操的敦促下,重新组织进攻。

    在黄昏的余晖下,各队的攻击部队鼓起精神,一边呐喊着,一边扑向城关。

    出乎预料的是,原本该出现的强劲抵抗没有出现。

    各攻击部队顺利冲到城墙下,然后接连顺利登上城头。

    袁绍远远看到这一幕,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敌军一定已经跑了!”

    话音刚落。

    这时,城关的大门被打开了。

    颜良策马奔回到袁绍面前,抱拳道:“主公,城关中一个人都没有,罗昂他们都已经跑了!”

    袁绍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把手中的马鞭一挥,喝道:“入关!”

    然后,中军开动,浩浩荡荡地进入了虎牢关。

    自此,虎牢关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