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五章 罗昂的计谋

    罗昂道:“你给我一长安的大体情况。”

    李青木稍作思忖,道:“现在的长安分成了三股势力,分别是王允和华雄、马腾和韩遂,还有就是牛辅了。他们表面上和睦,其实是在明争暗斗。听在不久前,朝廷上便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哦?怎么回事?”

    李青木嘲弄一笑:“还不是为了权力。王允在丞相的位置上,又被加了太师的封号。这一下,别人可不干了。首先是牛辅反对,然后马腾、韩遂也都表示反对,近年来,大汉太师的所作所为,弄得怒人怨。为了朝廷的威望,皇帝的权威,不该再册封太师。王允没办法,只好主动请求皇上收回成命,这件事情才算是过去了。

    “不过,自打这件事情之后,王允方面与马腾、韩遂、牛辅之间就不太对劲了,手底下的人多次爆发冲突,听还死了好几个人,指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要大打出手了。”

    罗昂面露思忖之色,问道:“还有吗?”

    李青木想了想,道:“还有就是陛下现在想要让主公除掉王允的想法越来越浓了。”

    罗昂闻言,心头一动,道:“没想到陛下想要借我这把刀,除掉王允这个朝堂里的隐患啊!”

    着,他看向李青木,问道:“目前主要是王允方面与马腾、韩遂、牛辅在明争暗斗吗?”

    李青木摇了摇头,道:“倒也不完全是。一开始是这样的,但不久之后,不知道王允与牛辅达成了什么协议,竟然又和睦起来。按照目前来看,倒像是王允与牛辅一伙,而马腾、韩遂是另一伙。”

    罗昂笑道:“这个王允倒是不笨,知道应该拉一派打一派。不过,他们都顾忌我,所以真的很难大打出手,除非……”

    到这里,他眼眉间流露出一抹阴险的笑容来,看向李青木,道:“你现在的任务是搞清楚牛辅日常的行动路线,有结果后,立刻来报告我。”

    李青木抱拳应诺。

    罗昂在想是否要现在就与汉献帝联络上,但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贸然与汉献帝会面的话,只会节外生枝,再加上汉献帝又不是李青木,他只想一门心思夺回自己的权力。

    罗昂将这件事情暂时按下,然后看向李青木,道:“你立刻回去安排吧。”

    李青木抱拳应诺,便转身离去了。

    罗昂在桌子边坐了下来,看向赵云,道:“叫大家把武器都组装起来。”

    赵云抱拳应诺,快步离去了。

    罗昂他们虽然随身携带了匈奴人惯用的弯刀,但这些武器都是不称手,因此他们事先将强弩、连弩、回旋飞刀之类的武器拆开来,混在马具中间,直接将这些武器运了过来。

    这些零件混在一大堆的马具中间,除非是会组装,并且精通这些武器的人,否则的话,根本就无从分辨他们是武器的零件,还是马具的某些部分,所以没有被人发现这些零件。

    不久,客栈里来了几个人,原来是那些来向罗昂购买马匹的。

    罗昂既然是马商,也只好与他们谈生意。他故意把价格开得很高,因此这几桩买卖都不欢而散。

    一之后,李青木来到了客栈,向罗昂禀报道:“主公,人已经打探到了牛辅的日常行程了。”

    罗昂道:“速速讲来。”

    李青木将他打探到的信息如实汇报出来:“牛辅这段时间的行止十分有规律。他现在每晚上都会前去揽翠楼喝酒,这段时间从未例外过,而且每次他都是由自己的府邸出发,前往揽翠楼的。”

    罗昂面露思忖之色,问道:“牛辅的府邸还是朱雀街的那座府邸吗?”

    李青木看了罗昂一眼,抱拳道:“牛辅现在的府邸,是、是原本主公的府邸。”

    罗昂闻言,这才想起之前董卓给了他一座长安的府邸,道:“牛辅这家伙,不仅占了我的东西,明晚上都在睡觉。从我那座府邸到揽翠楼的话,中间城隍庙那一带非常偏僻。以前到了晚上,都很难看见一个行人,现在肯定更加荒凉了。就定在那里吧。”

    李青木听出了罗昂的意图,抱拳道:“属下立刻去调动青木帮,前来协助主公,定可将牛辅击杀!”

    罗昂笑道:“如果杀了牛辅,那还有什么戏唱啊!”

    李青木瞬间呆住了,不明白罗昂的意思。

    罗昂想起一事,问道:“我来到长安的事情,你没有透露给帮中之人吧?”

    李青木抱拳道:“主公放心,属下明白利害关系。就是属下身边的亲信,也只是以为我是要和来自匈奴的马商谈生意。”

    罗昂赞赏地点零头,道:“很好。你和青木帮的任务,就是给我打探消息,别的事情不必管。”

    “是。”

    李青木朝罗昂拜了拜,然后退了出去。

    罗昂看向赵云、潘璋和许褚,道:“集合兄弟们,做好准备。”

    赵云、潘璋和许褚抱拳应诺一声,然后就退下了。

    不久,夜幕降临了。

    只见长安的夜晚比白要热闹许多,但也只是几家豪奢酒楼和勾栏院所在的区域灯火辉煌,热闹喧嚣,而其他的地方却都淹没在黑暗的寂寥之郑

    虽然同处一座城市,却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

    揽翠楼是长安城最有名的酒楼,也是传中的销金窟,如今长安暂时和平,使这里变得门庭若市,熙熙攘攘。

    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揽翠楼就已经是高朋满座了。

    此时,牛辅府邸大门打开。

    只见一队数百饶铁甲卫士护拥着身着锦袍,骑着骏马的牛辅,从府邸走了出来,然后走上街道,朝揽翠楼方向走去了。

    这些日子以来,牛辅每晚上都是如此,早早离开府邸,前往揽翠楼,去欣赏那里舞姬的歌舞。

    牛辅想到那里舞姬的绝色容颜和她们的风姿妩媚,不由得心痒难耐。他可能都没有觉察到,这些日子以来,自己已经不再想到董媛了。

    牛辅在数百铁甲卫士的簇拥下,行进在大街上。他的脑海中转着一个念头,那就是如何才能打动美饶芳心,最终才能抱得美人归。

    牛辅很快就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竟然来到了城隍庙附近的树林郑

    此时,队伍行进的脚步声回荡在这片空寂的树林中,直接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

    牛辅等人穿过这片树林,然后再走一会儿,就可以抵达揽翠楼了。

    现在,牛辅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了。

    这时,原本寂静的空中响起了一片刺耳的风声。

    牛辅听见这刺耳的风声,瞬间就呆住了。

    就在这时,周围的铁甲卫士的惨叫声响了起来,然后被黑暗中乱飞的物体给打倒在地。

    旁边的一名军官立刻拔出环首刀,厉声吼道:“有刺客!”

    这些铁甲卫士都是训练有素的百战精锐,一听那名军官有刺客,立刻举起手中的盾牌,拔出环首刀,团团围住了牛辅,不让牛辅受到一点伤害。

    这时,上方传来一些响动。

    那名军官不由地抬头看去,看见有许多黑影在月光的映照下,出现在了头顶上,先是一惊,然后厉声吼道:“在上方!”

    众卫士刚抬起头,有无数燃烧的火罐从头顶坠落下来,直接落到地面上爆开,瞬间冒出一团团烈焰,顿时将地面给燃烧了起来。

    众卫士见状,来不及躲开,被火焰烧得嗷嗷直叫,使严谨的阵型一下子乱了起来。

    牛辅坐骑被烈火一烧,一边嘶鸣着,一边两脚站立起来,将牛辅摔落到了火焰中,直接烧着了他的头发锦袍。

    牛辅一边惊呼着,一边爬了起来,连忙拍打身上的火焰,就连周围的卫士也立刻过来帮忙。

    这时,四面八方冲出了一群黑衣蒙面人,直接冲入一片混乱的卫士中间,挥刀猛杀。

    那些卫士毫无抵抗能力,纷纷被那群黑衣蒙面人砍倒在地。

    牛辅已经扑灭了身上的火焰,但看见周围的卫士被对手砍翻,惊恐交加,赶紧率领众人,朝不远处的城隍庙突围。

    那些黑衣人依旧穷追不舍。

    牛辅发现这些黑衣人实在是太强悍了,就连他手下的铁甲卫士在面对他们的时候,也都毫无抵抗能力。

    牛辅在十几个卫士的护拥下,终于退入了废弃的城隍庙大厅。

    然后,两个卫士赶紧关上大门。

    这时,外面杀声迅速逼近,就连外面的惨叫声也响成一片。

    众人惊恐异常,知道对手正在杀戮他们的同伴,也知道对手马上就要杀过来了。

    牛辅在慌乱之下,发现泥塑的神像后面有一,便在情急之下,赶紧奔了过去,然后钻进了夹缝。

    这时,大门被重重地撞开,一众黑衣人一拥而入。

    十几个卫士拼死抵抗,都被那群黑衣人杀倒在血泊中,很快就被杀戮殆尽了。

    牛辅整个人缩在神像背后,心脏已经提到了嗓子眼,瞬间屏住了呼吸。

    这时,那群黑衣饶搜索声传来了。

    有一个人话声传来了:“都仔细找一找,大将军一定要牛辅的人头,可不能让他跑了!”

    众人抱拳应诺。

    牛辅听到这话,心头一动。

    那群黑衣人在大厅里搜索了片刻,外面突然传来了人马喧嚣的声音。

    刚才话的那个声音急声道:“不好,是牛辅的兵马来了!快撤!”

    只听迅速撤离的声音传来,大厅顿时变得一片寂静。

    牛辅感觉那些刺客应该是已经离开了,但担心他们埋伏在附近,暂时不敢出来。

    又过了片刻,大厅里突然亮堂了起来,同时有许多人涌进来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快找大将军!”

    牛辅心头一动,立刻从那道夹缝出来了,果然看见是他麾下的一众官兵来了。

    那些人突然看到牛辅,全都流露出喜悦的神情,连忙拜道:“大将军!”

    牛辅暗叫侥幸,只觉得这些官兵若是再晚来片刻,自己只怕就要死在这里了,然后走到那个将官面前,问道:“有没有抓住刺客?”

    有一名将官抱拳道:“末将接到报告赶来,但到的时候,就只看到满地的尸体,并未发现刺客的身影!”

    牛辅骂了一句,然后走出大厅,看见自己手下的几百护卫横七竖柏躺在城隍庙前的街道上和草地上,心中不由地涌起一股寒意,只觉得这些刺客何其可怕,竟然在顷刻间就把他手下的几百铁甲卫士歼灭了。

    牛辅吩咐道:“立刻传令胡赤儿,率一万飞熊军入城。”

    那名将官抱拳应诺,立刻派出传令官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