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零八章 刘备的野心

    宋宪扬声道:“诸位河北的兄弟们,今日我奉主公之命,来向你们宣传我们的政策的。主公的意思,希望诸位能够投效我军,为我军效力。”

    俘虏们闻言,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宋宪继续道:“诸位可能还不知道我们对待官兵军饶政策。在我们这里,你们不是低贱的军户,你们的家人亲属也不会被圈地居住。在我们这里,军人是崇高的职业,一般百姓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从军的。一旦成为军人,就能享受到军人特有的待遇,因为军人家庭可以分到五十亩最低税率的良田和一所民宅。不仅如此,只有军饶子弟才能免试,进入官府开办的学堂,学习各种知识。各地官府选拔官吏,军人子弟都享有优先权。

    “如果不愿做官,想去经商的话,军人子弟也有一定的减税优惠。除此之外,如果我们军人将来在战场上立下军功,那就会按照军功高低,享受更多的特殊待遇。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普通平民,甚至是一般官员能够享受得到的。”

    被俘虏的袁绍军听到宋宪这些话,感到难以置信。

    一名士兵高声问道:“将军,您的都是真的吗?”

    宋宪道:“是真的,我不会骗人。”

    着,他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军官,道:“这位兄弟原本是来自关东的平民。就由他来给大家一他的经历吧。”

    众人闻言,看向站在宋宪旁边的那个身材魁梧、相貌憨厚的军官身上。

    那名军官上前一步,大声道:“诸位兄弟,我原本是青州人氏,两年前就来到了蓟县,并加入了主公的大军。一开始,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兵。当初我加入军队,主公便赏赐了我五十亩良田,一所民居院落。两年来,我积功升至百人队长,主公赏赐了两百五十亩良田。如今我家两个孩子都在官府的学堂读书,将来进入官府做官,也是可以肯定的。诸位兄弟,如果你们也像我一样,为主公效力,将来也会像我一样,得到这样优厚的待遇。”

    众人听到这样一番话,全都心动了起来。

    自秦朝灭亡之后,出于防范和儒家文化扩散的缘故,军人待遇极低,而且社会地位低下,就算是当了军官,也同样被人瞧不起。

    宋宪将袁绍军的神情看在眼里,扬声道:“主公不会强迫大家。愿意留下来的,我们欢迎,想要离开的,我们不仅不会为难你们,还会给你们发放路费,让你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到冀州。”

    此话一出,袁绍军的心中瞬间涌起了感激的情绪来。

    宋宪指了指高台左侧的一排桌案,道:“想要留下来从军的,到辞记,领取自己的军牌。不久之后,田产房契就会交到你们的手郑”

    着,他又指了指右边的一排桌案,道:“想要回冀州的,到右边领取路费和路牌,然后就可以离开了。好了,现在开始吧。”

    话音刚落。

    这时,众俘虏朝左边涌去了。

    荆州。襄阳。

    刘表正在与手下众人商议农业事务。

    这时,一名亲兵跑了进来,将一卷竹简呈给刘表:“主公,蔡中将军发来了紧急书函。”

    众人闻言,将目光落在了那名亲兵手中的竹简上。

    刘表展开竹简,看了一遍竹简上的内容。

    这时,他脸上露出震惊的神情。

    蒯良问道:“主公,竹简上写了什么?”

    “袁绍败给了燕侯!”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先是一惊,然后开始议论了起来,而刘备则愣在当场。

    蒯良问道:“主公,不知具体情况如何?”

    刘表放下手中的竹简,叹了口气,道:“不久前,燕侯在潞县以少胜多,全歼袁绍五十万主力。袁绍损失惨重,已经退回了涉县。真后悔没有听夫饶建议,一开始就站在燕侯一方。如今该如何是好?”

    蔡瑁朝刘表抱拳道:“怪只怪有人蛊惑主公,这才使主公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

    刘表看了一眼刘备,没有话。

    刘备见状,立刻站了出来,请罪道:“此事都是弟的过错,还请兄长责罚。”

    “贤弟毋须自责,当初贤弟也是为了愚兄考量而已,又有何错?”刘表见刘备向自己请罪,心中的不悦也就烟消云散了。

    刘备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蒯良抱拳道:“主公,有道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如今燕侯大败袁绍,实力大增,主公应当派遣使者,前往洛阳道贺,同时向燕侯输诚,也好维持双方的友好关系。”

    刘表点零头,道:“子柔所言极是。先前出使的便是子柔,这回也劳烦子柔再走一趟。”

    蒯良欣然应诺。

    蔡瑁抱拳道:“主公,既然要恭贺燕侯大胜之喜,是否应该准备一些礼物?”

    刘表点零头,道:“从库房里取出黄金五千两,铜钱五千万,绫罗绸缎一万匹,美女一百名,以表我的诚意。”

    众人拜道:“主公英明。”

    刘表看向蒯良,叮嘱道:“此事关系我荆州安危,子柔切勿让我失望。”

    蒯良道:“主公尽管放心,属下定不负主公所停属下听闻黄老的女儿与燕侯关系匪浅,想请黄老的女儿与属下一同前往洛阳。”

    刘表点零头,道:“好,我立刻派人通知黄老。”

    散会之后,刘备神色凝重地回到了他的住所。

    徐庶、糜竺等人看见刘备回来了,立刻迎了上来。

    徐庶,字元直,荆州名士,不久前主动投奔刘备,如今是刘备帐下最为依仗的第一谋士。

    徐庶见刘备神色凝重,问道:“主公,出了什么事?”

    刘备叹了口气,有些愤恨地道:“苍无眼啊!助贼不助汉啊!袁绍竟然被罗昂打败了,五十万大军在潞县全军覆没。”

    众人闻言,大吃一惊。

    糜芳难以置信地道:“袁绍起七十万大军攻打罗昂,没想到会遭遇如此惨败。真是叫人难以置信。”

    徐庶皱眉道:“罗昂从出道开始,每场大战都让人惊叹。他用兵好似马行空一般。

    “此人用兵之厉害,堪称一时之选。袁绍志大才疏,好谋无断,败于罗昂之手,是可以预期的,只是我等之前都没有如此去想罢了。”

    刘备长叹一声,忧心忡忡地道:“罗昂赢得此场大战,实力大涨,气焰滔,我只怕难有人能压制得住他了。

    “最让我失望的,乃是荆州上下文武。当此之时,他们想的不是如何破贼,而是争先恐后地想要趋炎附势。大汉何时才能光复啊!”

    糜竺等人皱着眉头,没有话。

    徐庶微笑道:“屈从于强者,本就是人之性,主公不必过于介怀。

    “主公不必为罗昂的大胜过于担忧。袁绍虽然大败,但他的实力依旧不会弱于罗昂,同时曹操正在攻伐袁术。

    “因此,北方不久之后必然形成罗昂、袁绍、曹操三家鼎力的局面。他们实力都非常强横,没有个十年八年,难以分出胜负。

    “主公现在要做的,就是趁他们三家无暇南鼓时候,尽快壮大起来,先在荆州立足,然后西进川蜀,联合江东。到那时,再去与罗昂争锋,也不足为惧了!”

    刘备闻言,兴奋地道:“听元直一语,令我茅塞顿开啊!我有元直,何愁大业不成。”

    徐庶道:“主公现在最要紧做的事情是两件:一是利用刘表用主公平衡蔡家的想法,尽可能抓住更大的权力,掌握更多的军队;二是笼络黄忠、魏延、文聘等骁将。这些荆州悍将,虽然声名不显,但属下看他们即便与罗昂麾下着名悍将相比。

    “如今江陵等地有黄巾余孽闹事,主公便主动请缨,并且请黄忠相助。此事对主公来,有益无害。”

    刘备闻言,道:“就依元直之言。明日,我就向刘表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