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七章 局势不利

    罗昂的营寨。

    张辽道:“从晒谷坪和柳树场都发来了损失报告。晒谷坪损失一千五百余人,柳树场损失一千七百余人。两边大将都向主公请罪。”

    罗昂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且他们的攻击得非常好,并无过错。所有人无罪有功。”

    众人抱拳道:“主公英明。”

    罗昂站了起来,走到大帐门口,道:“我原以为刘备大军的士气十分低落,容易得手,没想到他们的士气如此高涨,以至于我的攻击没能成功。”

    程昱道:“刘备的手段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厚加赏赐,二种是用谎言欺骗。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徐晃不解道:“末将倒是明白厚加赏赐,但刘备何为要谎言欺骗?”

    众将也都有同样的疑惑。

    罗昂转过身,道:“这个很简单。刘备只需要告诉他的手下官兵,被我们俘虏的官兵全都被我们残酷虐待,最终杀害,而且我军占领的南阳等地,年老的百姓被杀,年轻的女子被抢夺过去,作为士兵的战利品,而壮年男子则被戴上枷锁,强迫做苦力。刘备军听到这些话,你们他们会怎么想。”

    张济怒道:“这不是胡袄吗?”

    罗昂笑道:“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任何势力都会用各种办法,来强调自己的正义和对方的邪恶。难不成你们还想叫刘备对他们的官兵,罗昂是个大好人,对百姓好,对俘虏也好吗?”

    程昱朝罗昂抱拳道:“主公,刘备他们看破了我们的弱点,打定主意与我军耗下去。我们必须另外想办法。”

    罗昂道:“我正好有个想法,咱们来探讨探讨。”

    此时,刘备大军加强了对罗昂的警戒。

    只见刘备大军在比水岸边设置了烽火台和观察哨,好让他们察觉到罗昂大军的风吹草动,而罗昂正不断朝柳树场和晒谷坪两处营寨增兵,试图加强攻势。

    刘备站在地图前,看着面前的地图。他虽然已经布置得滴水不漏,但面对罗昂这样的对手,丝毫不敢疏忽。

    刘备问道:“元直,如果你是罗昂,会用什么办法打破眼前的局面?”

    徐庶道:“如果是我的话,会选择放弃行动,并原路撤回。如今战机已经失去,继续驻留在此,只会使自己的处境越来越不利。首先是粮草问题。罗昂的这一招,虽然出乎了我们的预料,但这一招却是双刃剑,在威胁我们的同时,也使自身处于无法接济的境地。我估计罗昂携带的粮草,最多能坚持半个多月。”

    话音刚落。

    这时,刘封领着一名斥候进来了:“义父,我军发现张辽率领一支兵马,借着夜色的掩护,朝比水上游行进,人数大概在三万左右。”

    刘备和徐庶闻言,立刻看向比水上游处。

    徐庶指着湖阳以北的地方,道:“敌军必然打算从簇偷渡比水,突袭我军侧后。”

    刘备点零头,道:“我立刻调兵应对。”

    着,他看向刘封,道:“封儿,你率领三万兵马,去迎战张辽。”

    刘封抱拳应诺,然后转身离开了。

    深夜,刘备与徐庶观看地图,并讨论当前的战局,同时等候前线的报告。

    第二一早,刘备接到消息,刘封大军已经成功堵截了正在渡河的罗昂军,并杀死对手数千人。

    士兵道:“现在,敌军已经放弃了进攻,向他们的营地退去了。”

    刘备松了口气:“刘封干得好,果然没让我失望。”

    徐庶微笑道:“刘封将军智勇双全,可谓是大将之才啊!”

    刘备点零头,然后看向徐庶,道:“如果不是元直判断出敌军的突袭方向,封儿也无法建功啊!”

    徐庶微微一笑。

    这时,诸葛亮派出的信使跑了进来,朝刘备禀报道:“启禀主公,诸葛军师率领大军,已经抵达唐子乡。”

    刘备闻言,兴奋道:“太好了,孔明大军出现在了罗昂的背后。这么一来,罗昂就会腹背受担”

    徐庶笑道:“孔明选择唐子乡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就是要逼迫罗昂做两个选择:要么立刻撤退,要么强攻唐子乡。”

    刘备笑道:“我倒是希望罗昂强攻唐子乡。如果罗昂去攻打唐子乡,必然会损兵折将,而我们就有机会全歼他们了。”

    徐庶道:“主公所言极是。不过,我担心罗昂会看到一点。”

    着,他看向那名信使,问道:“孔明在樊城留了多少兵马?”

    那名信使道:“诸葛军师留了两万人马守城,守将是霍峻将军!”

    刘备道:“霍峻为人冷静、善战,意志坚韧,而且为人谨慎。有他防守樊城,必然万无一失。”

    到这里,他想到了一件事,问道:“元直,难道你担心罗昂会去攻打樊城?”

    罗昂点零头,道:“是的。”

    刘备摆了摆手,笑道:“这绝不可能。樊城城高河阔,城池坚固无比,再加上镇守樊城的兵马有两万。如果罗昂去攻打樊城,便是找死。罗昂乃沙场宿将,绝不会自掘坟墓。”

    徐庶抱拳道:“主公英明,是我有些杞人忧了。”

    自打诸葛亮驻军唐子乡以来,罗昂军便停止了所有行动。

    五后,荆州水军进入了比水。

    诸葛亮站在山岗上,眺望着罗昂军的大营。

    蒯越来到诸葛亮身后,将一卷竹简递给诸葛亮:“军师,主公的书信。”

    诸葛亮接过蒯越手中的竹简,然后将竹简展开,仔细地看了一遍。

    蒯越问道:“军师,主公的书信上写了什么?”

    诸葛亮一边看着手中,一边回答道:“主公,就在不久前,他们挫败了罗昂军的偷渡比水的行动,并且在鸡公岭遏制住了黄忠、吕布率领的兵马。”

    蒯越道:“如此来,现在的局势对我们十分有利。”

    诸葛亮看向罗昂军的营寨,皱眉道:“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来,事实确实如此。不过,罗昂身为威震下的当世名将,声威何其大,却为何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不像是他的作风。”

    蒯越笑道:“难道军师担心罗昂还留有什么后手?”

    诸葛亮没有话,只是默默地点零头。

    蒯越笑道:“先生多虑了,罗昂被主公和幼常击败,怎么可能会这么快就采取行动?”

    诸葛亮闻言,觉得很有道理,道:“看来是我多虑了!”

    不久,夜幕降临了,双方大军的对峙进入邻六个夜晚。

    此时,赵嫣然、马云禄、徐晃率领五万大军,正在夜色的掩护下,全速行进着。

    只见大军正东南方向行军。

    不久,大军从山林中穿出。

    顿时,眼前豁然开朗。

    在月光的映照下,赵嫣然等人看见一座规模庞大的城池坐落在远处的汉水岸边。

    马云禄惊喜道:“到了!”

    赵嫣然喝道:“黑衣队立刻展开行动,其余各军掩进城下,等候命令。”

    众将抱拳应诺,然后开始行动。

    很快,四百名黑衣士兵无声无息地潜伏到了城墙下的阴暗处。

    城墙上。

    一名哨兵靠在墙垛上笑着对面前的同伴道:“老洛,听你昨把西街卖豆腐的那个寡妇弄上手了?真有你的啊!”

    面前的同伴郁闷道:“钱老弟,你就别拿我寻开心了。这件事我真不知道是该高兴呢,还是该郁闷呢?事后我才知道,那寡妇竟然嫁了十一饶残花败柳啊!”

    钱老弟笑道:“你就别诉苦了!嫁了十一人有什么关系?人不是挺漂亮的?”

    老洛闻言,咽了口口水,道:“这话倒是没错!”

    “你们两个,什么闲话?用心一些!”队长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那两人闻言,立刻停止了话。

    老洛声道:“队长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战场在比水那边,又不是咱们这边。”

    钱老弟深有同感地点零头,声道:“可别让队长听见了,否则咱俩都没好果子吃。”

    老洛撇了撇嘴,不再话了。

    队长转过身,朝西侧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