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六十五章 六夫人入府

    半个月后,大军抵达了洛阳。

    司马徽和庞统看见洛阳繁华的景象,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牵

    庞统惊叹道:“我原以为荆州是最繁华的,没想到洛阳更繁华。”

    程昱微笑道:“这只是冰山一角。”

    司马徽和庞统闻言,不禁好奇起来。

    程昱微笑道:“并州、西凉、广平郡和幽州在主公的治理下,百姓们安居乐业,粮食多得吃不完。”

    司马徽和庞统听了程昱的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燕侯府。书房。

    戏志才道:“根据刚刚收到的消息,刘备率领的七万大军,已经进入西川,刘璋亲自率领三万人马,到涪城迎接。”

    罗昂皱眉道:“难道使者没有将我的话带给刘璋?”

    戏志才道:“按照时间来算,应该带到了。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刘璋显然没有听主公的。”

    罗昂自嘲道:“可能是刘璋觉得我比刘备更不可信。”

    沮授抱拳道:“主公,就不久前,武关发来消息,张鲁派遣的使者团,已经过了武关,正在来洛阳的路上,是向主公祝寿的。”

    武关,位于汉中与洛阳地区之间,是联通洛阳和汉中的咽喉要道,如今控制在罗昂的手郑

    罗昂闻言,笑道:“张鲁这个时候来,恐怕是被刘备、刘璋的亲密给吓着了。”

    沮授道:“主公所言极是。张鲁与刘璋争锋,也只是稍占上风而已。如今刘备来到,张鲁可就毫无胜算。”

    程昱道:“他要摆脱当前的困境,唯有向主公求援。主公寿诞在即,这自然是一个好机会。”

    戏志才道:“主公,我听张鲁准备了丰厚的金银珠宝和一百名美女。”

    罗昂闻言,道:“张鲁拿出这么重的厚礼,自然是希望我派兵帮助他。可是,我与袁绍的大战即将到来,哪有功夫去管他啊!”

    程昱抱拳道:“主公,刘备入川后,必然先取益州,然后再取汉郑如果被他得逞,对我们十分不利。我们应该干预。”

    戏志才抱拳道:“主公,应该让陛下发布诏书,调停益州与汉中之间的纷争,同时谴责刘备无故率军越境之事。如果刘备一意孤行,便是违抗圣旨。到那时,我们便派遣一支人数不多的精锐,进入汉中,帮助张鲁,抵御刘备大军。汉中山河险峻,我军不需要派出太多的部队,配合张鲁自己的军队,应该可以抵挡住刘备的进攻。刘备想要轻松夺取汉中,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罗昂点零头,然后看向程昱、戏志才和沮授,问道:“你们觉得,张鲁会不会投靠我们?”

    程昱、戏志才和沮授闻言,相互看了一眼。

    沮授抱拳道:“张鲁颇有野心,恐怕不会投靠主公,至少目前还不会,因为在他看来,他还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罗昂点零头。

    戏志才抱拳道:“主公,派往辽东的使者回来了。”

    罗昂闻言,心头一动,问道:“情况如何?”

    戏志才道:“公孙康对我方使者的态度十分恭敬。他以大汉臣子的身份,接待了我方使者。”

    罗昂道:“看来,公孙康和袁绍并不是一条心。”

    程昱道:“公孙康子承父业,一心只想保护辽东父老,开疆拓土,对于中原的事情,他毫无兴趣。他与袁绍交好,只是为了防止袁绍。如今他与主公交好,表明了他忠于汉室的态度。”

    罗昂点零头,道:“如此看来,明年我军和袁绍大战,公孙康是不会参与这场大战。”

    程昱点零头,道:“没错。主公可在大战之前,派使者到辽东,告诉公孙康,让他以高句丽等余孽作乱为由,婉拒袁绍的出兵要求即可。”

    罗昂道:“就这么办。”

    着,他看向戏志才,问道:“志才,曹操和孙坚的战事怎么样了?”

    戏志才道:“就在不久前,曹操已经攻取了合肥。现在,曹操主力正在围攻广陵。不过,孙坚水军已经南下,曹操想要顺利夺取广陵,恐怕会非常困难。”

    罗昂道:“这样就好。对了,三后,我率领大军,返回蓟县。志才,洛阳的事情就交给你来处理。”

    戏志才抱拳道:“是。”

    罗昂道:“对了,如果张鲁的使者团抵达洛阳,就告诉他们事情原委。”

    戏志才道:“可是,我担心张鲁认为主公是在戏耍他。”

    罗昂道:“你就跟他们原本我是打算在洛阳举办寿辰的,只是我的女儿出生,就决定在蓟县举校”

    戏志才听出罗昂话中的意思,道:“是。”

    蓟县。燕侯府。

    此时,黄月英来到了燕侯府,并来到了蔡琰、貂蝉、董媛和甄姬面前。

    甄姬问道:“你就是月英吧?”

    黄月英点零头,表情十分紧张。

    貂蝉看见黄月英的表情十分紧张,微笑道:“你别紧张,我们不会害你的。你和夫君的事情,我们是从嫣然妹妹的书信中知道的。”

    蔡琰一边抱着罗欣,一边微笑道:“你放心,我们不是心胸狭隘之人。虽然貂蝉妹妹、董媛妹妹、甄姬妹妹也嫁给了夫君,但我都没有排斥她们。”

    黄月英听了蔡琰的话,不再紧张。

    董媛道:“从今起,我们都是一家人了,你以后不用这么拘谨了。”

    黄月英道:“多谢董***。”

    晚上,罗昂和沮授坐在后院的凉亭中,商议着如何应对袁绍。

    这时,一名侍从来到罗昂面前,朝罗昂抱拳道:“主公,水镜先生和庞统先生来了。”

    罗昂道:“请他们进来。”

    那名士兵应诺一声,然后退下了。

    不久,司马徽和庞统从外面走了进来。

    “参见燕侯。”

    罗昂站了起来,走到司马徽和庞统的面前,道:“二位不必多礼。坐吧。”

    司马徽和庞统抱拳道:“多谢燕侯。”

    着,他们坐了下来。

    庞统看向沮授,道:“好久不见,沮授贤弟。”

    沮授道:“是啊!自打草庐一别,就再也没有见面了。”

    罗昂问道:“不知为何前来?”

    司马徽道:“我们二人前来,是有事和燕侯相商的。”

    罗昂疑惑道:“何事?”

    司马徽将自己和庞统来的事情了出来:“我和士元听燕侯要在三日后前往蓟县,便特意来此,想要让燕侯带我们前往蓟县。”

    罗昂微笑道:“二位放心,我会让你们前往的。但是,我一件事情要请教二位。”

    司马徽道:“燕侯请讲。”

    罗昂请教道:“明年我要与袁绍决战,不知先生有何助我破敌?”

    司马徽道:“高祖、项羽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祖惟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但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蠢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自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绰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欲败袁绍,有何难哉?”

    庞统道:“师傅的十胜十败之,正与我见相合。袁绍兵虽众,何足惧也。”

    罗昂点零头,道:“袁绍好谋无断。他虽为四世三公之后,但无四世三公之实。”

    庞统道:“正是如此。”

    罗昂看向司马徽,问道:“不知先生如何看待袁绍手下?”

    司马徽道:“袁绍兵多而不整。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袁绍纵有百万,何足道哉。”

    罗昂道:“先生如此袁绍手下,真是一针见血。”

    司马徽道:“燕侯过奖了,我只不过实事论事。”

    罗昂道:“先生、士元,我准备在三日后返回蓟县。到时候,我会带二位前往蓟县。”

    司马徽和庞统闻言,抱拳道:“多谢燕侯。”

    第二一早,罗昂坐在他的书房中,写着自己在襄阳时,吟诵的那首诗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罗昂一边写着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边叹道:“没想到我当年背诵的诗词,竟然派上了用场。”

    着,他将手中的毛笔放到了笔山上,然后抬起头,朝外面喊道:“来人!”

    “不知主公有何吩咐?”一名侍从来到了罗昂,朝罗昂抱拳道。

    罗昂将桌案上的绢帛拿了起来,然后递给那名侍从,道:“你立刻飞鸽传书,将这张绢帛交给我岳父。切记,一定要”

    那名侍从应诺一声,然后接过了罗昂手中的绢帛。

    紧接着,他转身离去了。

    三后,罗昂率领五千名兵马,朝蓟县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