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章 世界原来那么大?

    “再之后就是元朝,也叫大元,乃蒙古人在中华大地建立的朝代,开国皇帝乃忽必烈称元世祖,但又与忽必烈的爷爷息息相关”

    “大一统王朝,国祚不到一百年,忽必烈的爷爷?”

    “忽必烈的爷爷,孛儿只斤铁木真,称成吉思汗,我可以这么,若论打疆土,在座的以及中华大地上的所有皇帝,都没有此人厉害”

    “难不成疆土远超我大秦”

    “蒙古人,马背上的民族,擅长骑马弯弓打猎,尤其是铁木真此人,乃勇士中的勇士,此人几乎一生都是对外扩张,共计打下了33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东至太平洋,北抵贝加尔湖,西达匈牙利,南至南海,领土之大,乃历代之最”

    “唯一的缺点就是接管速度赶不上占领速度,以至于后面大量国土流失,若这些疆域都未丢失,我们那时儿就没有欧洲什么事儿了”

    “3300万平方公里,太平洋 贝加尔湖 匈牙利 南海?这些都是什么地方”

    “政哥,我们所在的地方名为地球,70%的地方都是海洋,我们脚踏的地方叫陆地,占整个地球的30%,因为地球有自吸引力,所以我们不会才会站的很稳,总之,世界很大”

    “我来此一是延长大秦的寿命,二是延长政哥您的寿命,三则是强化大秦文学军事,改善大秦装备,把那什么欧洲打下来,这样我们后世就再也不用学什么外语了,学外语什么的最烦了”

    “好,你子有这心,朕奉陪之,当然朕也是想看看那千里之外 万里之外的地方长什么样子”

    “众位,自风子的话都听到了,我们大秦以后的路还很长,诸君仍需一起努力”

    “扶苏,自风子的话你也听到了,今后多跟你这些师傅学学,若朕仍然不幸49而亡,你须承朕之愿望,将我大秦之疆土扩大他个千倍万倍”

    “儿臣领命”

    “330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领域,在铁木真去世之后,蒙古内部混乱,最后一分为五”

    “忽必烈作为铁木真的孙子将中原之地拿下,并参照我中原之人,改国号为元,称大元”

    “大元时期,继承混乱,且采取阶级分化制度,将我们中原人定为最低等的存在,因此制度元仅98年便亡,而取代元的,正是那中华大地上又一大一统国朝,为大明”

    “大明,是之前提到的那个不和亲 不纳贡 不割地 不赔款 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的大明朝嘛”

    “没错,开国皇帝朱元璋凤阳人,原名朱重八,因末期元朝的残暴统治,父母兄皆饿死,死后邻居刘继祖给了朱元璋与其二哥一块坟地,两人将父母大哥安葬之后,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二哥 大嫂 侄子分开,各自逃生”

    “之后朱元璋做过乞丐 做过和尚,在当和尚时接到发汤和的书信,投身彼时的反元大军红巾军,自此开始了朱元璋辉煌的一生”

    “参军时受郭子兴赏识,赐名朱元璋,并将故友之女 也就是郭子心养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

    “而马秀英跟随朱元璋征战南北,当时女子都有裹足之陋习,但马秀英没有,所以戏称马大脚,而此女在我们后世称之马皇后 千古贤后之首”

    “以乞丐之身夺取下 建立大一统国朝 洪武盛世 还能娶到如此好的皇后,朱元璋真乃好福气 好魄力啊,不过裹足为何称之称为陋习”

    “政哥,裹足虽然会让外表看着精致巧看着十分可爱,但是长时间裹足定型之后,脚部骨骼被长时间的压力挤压变形,在我们后世被认定为脚部疾病,严重影响了脚部的正常增长,是一种必须改正的陋习”

    “裹足竟有如此之危害,得亏我大秦还没颖

    “彼时的反元军共五只,但各自猜忌,朱元璋便带着自己的心腹离开,图谋自己的大业”

    “在打下了一个名叫滁州的地方时,侄子朱文正 姐夫李贞儿带着外甥保儿前来投靠,此时一个名叫王保保后来名李文忠的开国国公登上历史舞台”

    “从他们口中得知二哥 三哥 姐姐都没挺过去,期间还收了一个孤儿名沐英,此子在后来镇守云南,乃大忠之人”

    “后得谋士朱升,朱升提出的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被采纳,且朱元璋此人严明军纪,宽待百姓”

    “1368年朱元璋于应南京称帝,开国大明,定年号为洪武,至此,国祚276年的铁血大明走向历史舞台”

    “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也是朱元璋的儿子,在朱元璋的眼中,朱标是自己的儿子随着自己征战下开创大明,后面所生的儿子为皇子,一字之差,就将朱标与其他子嗣间区分的很清晰,其一生生26子 16女,朱元璋也将多生子女定为大明祖训”

    “好家伙,26子 16女,怎么后世的帝王一个比一个能生”

    “朱元璋一生励精图治,期初有丞相一职,朱元璋处理朝政相当轻松,后胡惟庸任职丞相在位时结党营私,让朱元璋很是恼火,于是杀胡惟庸,随着胡惟庸的被杀传承千年的丞相一职也被废除”

    “胡惟庸一人扳倒丞相一职,狠人啊”

    “朱元璋还大力治理贪污腐败,其定凡贪污超过六十两杀之,因此在位时有超过数万官员死于朱元璋的屠刀之下”

    “上位之初的朱元璋虽弑杀但有朱标与马皇后,两人保护了很多大臣,但洪武15年被朱元璋看好的好皇孙朱雄英去世,之后没几个月马皇后也去世,自此千古贤后之首退出历史舞台”

    “朱元璋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心情低落,之后太子朱标与其观念冲突,朱标指责其过于弑杀,但好景不长,洪武24年朱元璋欲迁都,于是派朱标去巡视西安和洛阳,巡视之后觉得洛阳更合适,但自巡视归来之后便患病不起,于洪武25年去世”

    “之后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为了让皇孙坐稳皇位屠杀了大量朝臣,更是将彼时领军的开国功勋之首蓝玉等功勋杀害,完成一切之后,朱元璋教导朱允炆,洪武31年6月24,于应皇宫去世,享年71岁,为大明帝王中最长寿的存在”

    “早年丧父母,中间丧妻孙,晚年丧子,朱元璋的一生真的是.....”

    “大明国策是皇帝坐镇都城,藩王坐镇边境,一同维护大明下,国策乃好国策,但继位的朱允炆不这么觉得,朱允炆继位后改建文,任用力量文臣,尤其是齐泰 方孝孺 黄子澄三人,此三人也被后世成为建文三坑,三人主张建文帝削藩”

    “朕有预感,朱允炆这子坐不了太久皇位,刚刚上位还未稳定就着手削藩,此乃自取灭亡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