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7章 天下百家

    德智禅师口中轻轻地念着刚刚孙尚志出来的那四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沉思良久,这才又缓缓站起身来,对着孙尚志双手合什行礼道:“没想到孙施主竟然悟得如此高深法缘,让贫僧羞愧。贫僧一直以为自己对禅已经所领悟,世人皆不能及,没想到反不如孙施主。今日幸得孙施主点化,不让我继续错下去,不至走火入魔。贫僧感谢孙施主。”

    德智禅师的自称一下子从老纳变成了贫僧。

    孙尚志赶忙行礼道:“大师谬赞了!大师佛法高深,可不是我辈俗人可能比拟。我也有一些俗事,想请教大师,不知可否?”孙尚志想到崔沈二位大儒还有自己岳丈的家,还有李召这么一个名家弟子,现在德智大师代表的佛家。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当然知道这些内容是什么,他也想知道这个世界还会不会再现一次百家争鸣的场景。

    以德智禅师的地位和智慧,想来也应该能够看得更加清楚,所以孙尚志也想请教一下。

    “孙施主且随我来,在问台上还有一位道友,不妨三人一起讨论一下?”德智禅师没有回答,反而这样问孙尚志。

    “哦,那就先行谢过大师了!”孙尚志知道能被这德智禅师称为道友的,肯定不是泛泛之辈,定又是一个绝世高人。

    “那孙施主且随我来。”德智禅师完便前面先校

    孙尚志只能跟上,但他心里还是好奇,在问台上的,不知道会是哪位。德智禅师称之为道友,想来也是一个出家之人。

    二人走了半刻,终于来到德智禅师所的问台。这是金山伸出的一条山脊,却是突然断裂,形成的四面都是悬崖的一个平台。

    只有来路这一条径可以到达。平台上面有一凉亭,里面放有石桌石椅。凉亭很,只占了平台中心的一点点位置,四周则都是青石板铺成的平地。

    因此处位置极高,而四面又是如此险峻,很有一种与齐平的感觉。问台之名,果然不虚。

    而此时,孙尚志看见在这问台的最顶端却盘腿坐着一个老道人,正在面顶着太阳打坐。

    孙尚志随着德智禅师两人走进凉亭,只见凉亭中放有围棋和茶具。

    德智大师对着那道人道:“阳道友,有贵人来访。”

    只见那道人听到谅智禅师的话,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后,这才慢慢地站起身来。手里拿着拂尘,这才转过身来。

    孙尚志看这阳道人还真是一副仙风道骨,超脱世外的样子。等阳道人走到了凉亭边,孙尚志便行礼道:“晚辈孙尚志,见过阳真人。”

    谁知这阳道人却是一甩手中拂尘,回了一礼道:“你就是儒家圣孙尚志?阳见过孙居士。”

    对方虽然年轻,但是他也不敢托大。儒家圣,也许还是儒家未来的圣人,境界之中,自己已然慢了半步。

    这时德志禅师道:“两位不妨先坐下来,喝杯淡茶。”

    听谅智禅师的话,两人便都坐在了下来。

    德智禅师为二人沏了茶,这才对孙尚志问道:“不知刚刚孙施主想问什么,还请孙施主出来,看我二人能不能答得出来。”

    孙尚志直接道:“我就是想知道这世界到底有多少流派,我现在只知道有儒道佛,名家,家。还请两位大师告知。”

    “这其实也没什么,你只需要再年长几岁便能得知,下主要分为儒、道、佛、阴阳、纵横、兵、法、墨、农、名、杂、、医这几家,但是最近几百年来还有一个权谋家。这些算是大学派,其他学派数以千计,这里就不了。”阳道人马上便道。

    阳也知道这孙尚志无论才华多么妖孽,但这些知识却还是要时间才能够得知。所以孙尚志问出来,他也没觉得奇怪。

    孙尚志一听,还真是与地球一样啊,诸子百家。想来历史发展都会差不多,这些学派果然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总结。

    德智禅师道:“现在在下,阴阳家由于其理论入门也难,精通亦难,已经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郑而纵横家,也由于这么多年几个国家都和平相处,所以也没有用武之地。兵家和法家还好,只是下太平得久了,并没有杰出人物。这阴阳和纵横两家现在还不如墨、农、医几家。杂家和家也有所发展。名家基本已经名存实亡。唯有儒道佛三派最为昌盛,不知孙施主对这三家有何见解?”

    “呵呵!”孙尚志在心里笑了一下,没想到这老和尚马上又来考教自己。

    当下便喝了一口茶,又清了清嗓子道:“儒家、道家、佛家的区别是儒家重视人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干惊动地的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是以儒家治世;道家则崇尚自然,主张隐居避世,清静无为以达到长生,是以道家治身。而佛家倾心因果轮回,主张自觉与觉他,自度与度他,普度众生,共建极乐,是以佛家治心。儒家讲的是敬,尊敬的敬;道家讲的是静,安静的静;佛家讲的是净,干净的净。儒家更重视的是齐身,道家注重的是养气,佛门主要是修心。儒家讲治世,道家讲避世,佛家讲济世。儒家讲理,道家讲道,佛家讲因果。二位前辈,晚辈妄言三派之区别,还请指教!”

    孙尚志把自己知道和自己认为的都一下子都了出来,也不知对不对,看他们两个怎么评价。

    “孙居士当真分析透彻,言简意赅。三派情况错综复杂,支流派系众多,学术更是纷繁错杂。没想到孙居士几句话全然概括,理解之深刻,当真让贫道大开眼界。此亦是道之使然,道者,由简入繁,又由繁入简,万事万物,不可不为道之而束缚,亦不可不为道之而发散。是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阳真缺下表示赞同,也出了他道家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