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三章 皇都

    数年时间的感悟。

    令陈云对元神运用,渐渐有了那么一些心得。

    他知晓,自己只差一个时机便能够得道成仙。

    只是这个时机谁也不知道究竟何时才会出现。

    陈云觉得应该不会太远。

    这几年自己在凡间,不仅仅每天勤勉修炼,以及感悟如何调动元神。

    还经常在红尘打滚,与街坊邻居们多接触,心性也有了很大增长。

    因此,想要得道成仙,无非缺一个绝佳契机。

    如今自己留在洛阳城,似乎很难寻找到契机。

    正好司马承祯来这里,向自己传递师祖意思。

    陈云暗思,也许自己此番前往契丹,极有可能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契机,从而炼出金丹成仙。

    这种感觉他很强烈。

    修行之人的感觉不会无缘无故升腾。

    一般都是冥冥之中感应到了什么,然后才会心中所生。

    “行,那就去契丹看看。”

    陈云决定明日就动身,“只是在前往契丹之前,我需将应处理的事情处理好,比如……”

    他目光朝外面看去。

    例如这群学生,自己还得让陈二来授课。

    当然,学生学习是一回事。

    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将赵匡胤安危保护周全。

    陈大、陈二都在这里,保护赵匡胤应该没问题,毕竟两位教主境呢。

    不过陈云还是觉得不大稳妥,生怕自己不在的期间会发生什么大事。

    因此,他仔细思索过后,决定不带门人、神兵神将前往契丹。

    一旦洛阳这边生变,陈大、陈二遇到无法抵挡之敌,也可以向青城山求救。

    反正自己前往契丹,只是为了探视一下情况,又不是真的要怎么样,带不带神兵神将无妨。

    想着,陈云正准备传递意识给陈二,让其继续来私塾这给学生授课。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打他!”

    “打他!”

    一群人在起哄。

    陈云其实早就发现情况了。

    他观得赵匡胤和王审琦不知道怎么回事打了起来。

    那赵匡胤如今四五岁。

    王审琦比其大两岁,还跟随自己以及陈二学习了几年武艺。

    那赵匡胤如何是对手?

    幸好王审琦秉性善良,每次遇到赵匡胤攻击,他都是尽可能躲避,偶尔用巧劲将对方掀翻,始终未曾真正下狠手。

    尽管赵匡胤被摔翻好几次,但是他性子倔强极了,每次都一脸不服输立刻从地上跳了起来,然后再次发起进攻。

    王思烟有点“慈母多败儿”的样子。

    她明明可以轻易将打架的两名儿童分开。

    可是她实在太喜欢小孩子了,始终没有出手,只是在那边试图用“爱”感化两人。

    陈云摇了摇头,知晓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光说没用。

    他双手负在背后走到外面,呵斥道:“赵匡胤,王审琦,你们欲待如何?”

    王审琦立刻停手了。

    赵匡胤还有点不依不饶的意思,只是看到陈云在旁边不敢再冲上前去,整张小脸气鼓鼓的。

    陈云将两人叫到里面,狠狠责骂了一顿,戒尺加身也是自然。

    末了,训斥完了。

    陈云和两人讲道理道:“王审琦,你以大欺小,若是将他打伤,回头人家找你家里去,你该如何向你父母解释?”

    王审琦低着头道:“学究,学生错了,以后不敢了。”

    陈云看他认错态度好,“嗯,下午放学回去,写一份检讨给我。”

    王审琦答应道:“喏。”

    陈云看向赵匡胤,缓言道:“赵匡胤,我且不说此事你有没有理,我只问一句,你以小搏大,如何是他的对手?幸好王审琦心性淳朴,并无伤你的意思,若是换做他人下狠手,不得把伱打的鼻青眼肿?”

    赵匡胤好像就没服气过。

    他憋着嘴道:“哼,他不过年长我一些,待会回去跟爹爹学了武艺,定然要他好看!”

    陈云哑然失笑道:“单论武艺精妙,你爹爹未必是王审琦的对手。”

    赵匡胤红着眼道:“怎么可能,我爹爹是将军,他一身武艺好得很。”

    陈云有心让赵匡胤服气,好教授对方拳脚,“你若是不信,今日下午放学之时,我让王审琦打一套拳法看看,你记住了回去问你爹爹,他有能力破此拳否,若你爹爹表示不能,以后在学堂之中,你不得再和同窗打架,如何?”

    赵匡胤信誓旦旦道:“若我爹爹都不敌,我以后定然不会再生事。”

    然后……

    嗯,一天很快过去了。

    晚上放学的时候,正好赵弘殷来接赵匡胤。

    王审琦当场打了一套拳法。

    赵弘殷坐在那边想了很久都没有破解之道。

    最后赵匡胤只能服了。

    ……

    夜里,宅子里。

    陈云正在交代陈二事情,“未来几年,我可能不在中原,你留在洛阳教那些儿童念书。”

    陈二道:“善。”

    陈云再次说道:“另外,除了平时里教王审琦兵法和武艺,我待会再给你一套兵书、一套拳法和一套棍法,你私底下传授给赵匡胤,切勿给别人学了去。”

    陈二询问道:“要传他服气术吗?”

    陈云摆摆手道:“不用。”

    陈二道:“好。”

    陈云没再和陈二多说什么。

    他转而去了上房,和王思烟好好温存了一晚上。

    ……

    翌日。

    一大清早陈云便化作一道流光前往契丹。

    在流光神速鞋的加持下,他没有多久就到了契丹国都所在的皇都。

    如今契丹的国都就叫做皇都,还未改名为上京,也未曾设立临潢府。

    皇都周边群山环抱,分南北两城,北为皇都,南为汉城。

    不远处还有一座略小的城池,唤作“渤海小城”。

    此地虽然是契丹国都,但是人口远不及中原大地。

    陈云行走在汉城街道上,一眼望去,人口有些稀少。

    反倒是佛寺、孔庙众多。

    至于道观,几乎没有。

    他一身道人装扮出现在此,引得旁人频频侧目。

    陈云没有管那些人眼神如何。

    而是在琢磨自己该如打入契丹内部。

    忽然,他看见前方有几名和尚结伴而行。

    这几個和尚具有修为在身,很显然非凡间之人。

    陈云心中一动,琢磨是不是找和尚问问情况。

    毕竟在中原道教和佛教虽然暗地里交锋争夺信仰,但明面上关系还是比较好的。

    想到这,他主动上前作揖行礼道:“诸位道友,在下陈朴有礼了。”

    如果换做中原,这些和尚肯定会连忙回礼。

    谁曾想,那几个和尚瞥了一眼陈云,当做没听见似的,继续朝着前面佛寺走去。

    陈云微微一蹙眉头,隐约感觉得出道士在契丹不太受欢迎了。

    或者说,契丹目前已经被佛教、儒教和萨满教占据,不想让道教来分信仰。

    也确实,按照史书记载,契丹对道教不太友好。

    例如《辽史》所载:“李弘以左道聚众为乱,支解,分示五京。”

    曲折地反映出道教在契丹影响力不咋滴。

    其实契丹或者说后来改名为辽国之后,有一段时间对道教比较友好。

    那得等到辽圣宗时期,距离现在还差得很远呢。

    不过陈云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契丹皇都之内依旧有老君观。

    他想了想,最终还是进了老君观里面。

    刚一进去,立刻有一名五六十岁的道士迎上前来。

    这老道士脸色惊悚道:“道友,你怎敢穿着道袍在街上闲逛也?”

    陈云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穿着,纳闷道:“道兄,我穿道袍又如何?”

    老道士一脸无语道:“莫非你是南边来的,不知道此间的状况?”

    陈云道:“还真不知晓,但请道兄指明。”

    老道士长叹了一口气道:“在中原大地,我道教作为玄门正宗,自然受到历朝历代追捧,然契丹这边,从上到下均信仰佛教、儒教和萨满教,他们为了巩固信仰,不仅不允许道士来传教,一旦发现有非老君观的道士出没,立刻就会派人前来捉拿羁押。”

    陈云一惊,“状况如此恶劣?”

    老道士苦笑道:“何止如此恶劣,原先有不少道友来传教,后被萨满教打压,死了不少人,故而,贫道看见道兄穿着道袍出没,才会如此的惊悚,若是有人检举,官府定然马上就来捉拿你了,到时候好一些将你羁押在大牢内,坏的话,说不定萨满教有人背后指使,就会要了你的性命!”

    闻言,陈云不由皱眉。

    听完老道士的一番话。

    他终于知道道教在契丹这边不止是不受人欢迎,而是处在被打压的苟延残喘都算不上地步。

    要是老道士所言属实,那么自己在中原大地闯下偌大的名头,恐怕在契丹这边一点用都没。

    或者说,这边佛教、儒教和萨满教封锁信息,自己做过的那些事迹,压根不可能传的进来。

    如此一来,自己想要打入契丹内部好像很难。

    陈云感到有一些棘手。

    觉得自己必须得想个办法。

    否则恐怕真的无法完成东王公给的任务。

    只是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够顺利打入契丹内部?

    陈云琢磨自己目前了解的信息太少了,如果能多了解一些这边状况,兴许能想到解决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