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3章 崖上生就壬水泉,先天造化育宝珠

    “啊……”

    反应过来,元老祖惨叫一声,哪还姑上追杀观空,抓起下半截身体,化光朝外飞去。

    观空见状,怎容许他轻松走脱……

    双方本来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刚一见面,这人就对她痛下杀手,简直是不知所谓。

    她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受过这种窝囊气呢,不彻底斩杀了对方,难消她心头之气……

    “哪里走!”

    观空厉喝一声,将日月神光镜将元老祖照去,神光一闪射至元老祖身上,将他身形定住了刹那。

    而这时,她又冲着龙虎如意剪躬身一拜,“还请老师再次助我。”

    龙虎如意剪中本就留有胡乐一道神念,此时感应到观空求助,当即化作一道流光冲而起。

    元老祖好不容易从日月神光中挣脱出来,如意剪便已经裹着一团毫光追了上来。

    如意剪两股分开,煞气升腾,呈现龙虎扑击之象,咔嚓一声,剪掉了元老祖的人头。

    元老祖刚刚遁出元神,还未来得及遁走,又被如意剪缠上,又是一声咔嚓,元神已经被剪成连段,化为两团元气散开了。

    不等两团元气重新聚集在一起,观空又举着日月神光镜照来。

    神光一扫,两团元气顿时化为了飞灰。

    元老祖仅剩下一道真灵仓皇遁走,投向了幽冥……

    另一边,原本掉落海中的白虎刚刚冲出海面,恰巧看到自家主人陨落的一幕,当即又惊又喜。

    他本是受制于元老祖才做了他的坐骑,此时元一死,他自然就获得了自由,当即不管三七二十一,再次一头扎入了海中消失不见了。

    观空看到这一幕,也没和一只坐骑过不去,当即收起了灵宝,重新飞回了之前的那座仙岛。

    她倒要弄个清楚明白,她不过刚刚踏入岛上,为何便会惹来这场杀身之祸?

    她一边在岛上转悠,一边用神念四下里巡弋。

    眼见搜完梁周边范围,都没有发现什么异样,接着便朝仙岛中心地带进发。

    不多时,来到梁中央的一座山峰之下,此山高约数百丈,山上怪石林立,树木葱幽,鲜花如锦,山间飞瀑流泉,溪潺潺。

    就在她刚刚用神念在山中扫过,立即发现了一处异样。

    她当即纵起遁光,来到了山腰处,就见不远处崖壁上矗立着一座洞府,此时洞门紧闭,看不清洞内情形。

    在那崖壁下方,生着一口壬水灵泉。

    随着不断往外冒着汩汩清泉,壬水之气逸散开来,形成一团团蓝色雾气。

    泉水顺着岩壁流下,在下方汇成了一口清澈的水潭。

    观空走到了水潭前,放出一道神念投入崖壁,直至灵泉的泉眼深处。

    陡然间发现,一枚拳头大的先壬水宝珠,此刻正悬在泉眼上方,在泉水的冲刷下滴溜溜转动,放出一团氤氲毫光。

    这竟是一件先灵宝!

    而且还是一件即将孕育成熟的水系灵宝!

    这时,她终于明白,刚刚为什么那元老祖会对她大下杀手了。

    不过,这也不对啊!对方编个理由让她离开就是了,又何必非要动手不可呢。

    就在她思绪翻飞之际,那颗先壬水宝珠忽然光华大盛,霞光瑞气穿过山腹,直射斗牛,照彻半个际。

    宝珠居然在此刻完全孕育成熟了。

    而更让观空感到意外的是,那颗先壬水宝珠成熟之后,居然立即从泉眼中飞出,撞破了崖壁,朝着她飞了过来。

    这,这是灵宝认主?!

    观空又惊又喜,一把将宝珠抓在了手郑

    这时,她似乎明白那元老祖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出手了。

    对方恐怕已经发现宝物将要成熟,根本来不及将观空诓走,又或是他早已算到观空可能是宝珠的命主人,这才先下手为强的……

    想到这些,观空不禁轻轻摇头,反正那元老祖已经陨落,他当时究竟是怎么想得,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

    蓬莱仙岛。

    凌云殿。

    胡乐端坐云床,一边默默吞吐先灵气,凝练法力,一边将心神投入到先阴阳道种内,参悟道种所蕴含的大道。

    观空祭起如意剪杀敌之时,他自然是感应到了,不过他却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

    之前他已经算到一切,才会将龙虎如意剪赐下。

    有此宝护身,他那观空徒儿即便偶遇劫数,也可有惊无喜的渡过,不值得他再为此费心……

    转眼又是千年过去,其间他也仅是出去过一次,其余时间都在岛上修炼或是调教弟子。

    而出去的那一趟,也是因为接到了金德后的调令,去了一趟人族祖庭,开了一场人族大会。

    大会也不过持续了数月,金德后那边刚宣布结束,他就立即告辞离开了祖庭。

    至于会议的内容,则是为了化解众部落之间的矛盾。

    这些年来,人族各个部落不断发展壮大,纷纷朝外扩展地盘。

    结果随着地盘的不断往外扩张,原本远隔万里的部落渐渐地接近,直到最后变成了相近的邻居。

    随着两个不同的部落比邻而居,族人经常进出碰面,往往都会因为文化与生活习惯的不同,又或是土地的争夺,生出一些抵触与隔阂来。

    开始或许还仅是一些不起眼的嫌隙,双方都没有放在心上,可随着时间流逝,嫌隙与龌龊积攒的越来越多,渐渐地就酝酿成了大矛盾,甚至演变成了冲突。

    这些年来,甚至屡次发生过两族大军大打出手的情况。

    金德后做为人皇,自然不会容许这种人族内斗发生,不得不亲自站出来,召唤各族族长开启大会,出面为他们消弭冲突,化解矛盾。

    好在这些麻烦事并没有发生在胡乐的炎黄部落身上,他们虽然与祝融部落靠得很近,却又因为一条黄河隔断了两个部落的交往。

    辽阔的河面,导致双方族人很少见面。

    而他们两族发展的方向也很有默契,一个向南一个向北,算得上南辕北辙,根本不可能发生什么冲突。

    所以那场会议,胡乐一直都在旁听,并没有掺和进众饶矛盾中去,期间除了为金德后站站台,敲一敲边鼓外,也没有出什么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