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3章 专业实习

    五月份,大三的专业实习要开始了。

    这次不再是全班一起到某个厂子,郦俊民说实习期间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侧重点来决定去哪个厂子实习。

    周兴然自然是想去平城汽车制造厂,还好最后小组商量的结果也是平城汽车制造厂。

    来到平城汽车制造厂,依旧是李建业招待了他们。

    李建业:\\\"各位同学,你们是自己有想去的厂房,还是我们这里给你们安排好?\\\"

    周兴然和陈建中对视了一眼,周兴然道:\\\"李干事,你给我们安排就行,我们不怕苦不怕累,能学到东西就行,就是最后能不能给我们安排到一个厂房,我们还得写实习报告呢。\\\"

    李建业哈哈一笑:\\\"可以啊。有你们这群高材生的加入,师傅们可要开心了。\\\"

    周兴然和他们组的一个男同学杨敏才分到了流水线的开端:冲压厂房。

    李建业把他们两个人送到门口就走了,还要去送其他人呢。

    周兴然和杨敏才进去之后发现所有人都围在中间那个大机器旁边。

    \\\"这可真先进啊,是不是和咱们看的那些影片里的东西一样?\\\"

    \\\"你可真会瞎说,明明比那个东西好多了!\\\"\\\"就是就是。\\\"

    周围人都站在一旁议论着。

    \\\"乖乖嘞。\\\"\\\"啪!\\\"这是一个工人想上手摸机器,被另外一个人打了手。

    周兴然看没人注意他俩,就拍了拍一个人的肩膀:\\\"师傅,我们是华庆大学来这里实习的,有什么需要我们干的吗?\\\"

    祝岩回头看着他们俩:\\\"华庆大学的?来来来,跟我走。\\\"

    祝岩带着他们拨开人群来到两个拿着一本书正皱眉看着的人面前:\\\"许师傅、余师傅,华庆大学的学生来实习了。\\\"

    许子民、余和玉正对着手里的俄文版说明书愁容满面呢。

    厂子新进了一个冲压机器,是从苏联买的,说是新进的,但其实是两年前就从苏联下单了,因为各种原因加上两国决裂今天才到。

    机器一进来就惊艳了他们,这种精密的仪器他们只在影片里看外国人用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用上,苏联重工业强悍,他们可是公认的汽车巨头,他们厂子里那个原来的冲压机器一下就被比成了渣渣。

    机器是好机器,可是怎么安装、怎么使用,他们是一点头绪也没有,现在和苏联的关系不好,他们也不能让领导请个苏联的专家过来指导一下。

    他们两个人可不认识什么俄语,正愁呢,听见有人说华庆大学的学生来实习,顿时眼睛一亮。

    许子民抬头看着周兴然两个人:\\\"你们两个人认不认识俄语,这本书上面写的什么能看懂吗?\\\"

    杨敏才摇了摇头,红着脸低下了头,他总共没学两年俄语,还学的一塌糊涂,早就还给老师了。

    周兴然上前一步看了一下内容,说:\\\"认识,我俄语还不错。\\\"

    余和玉激动的说:\\\"好好好,你来的可真是及时啊,哈哈哈!这是厂子从苏联新买来的设备,咱们厂想要这台设备尽快运转起来投入生产,可是第一步就卡住了,我们不认识俄语,你能帮忙翻译一下这本书吗?\\\"

    \\\"翻译并编写成中文说明书。\\\"余和玉怕他不同意,又道:\\\"你放心,你要是翻译出来,不让你白帮忙,我们可以向领导申请给你发些补贴。\\\"

    周兴然有些为难的说:\\\"我可以试试,但是我从来没有翻译过,而且我看书里有不少都是专业词汇,不一定能翻译的准确。\\\"

    许子民连忙道:\\\"不要紧,你尽管翻译就是,有总比没有好,你看看我们这一大群人,又有那个认识一个字?你可比我们强多了。\\\"

    周兴然不再推辞,点点头,从他手中接过书籍。

    余和玉:\\\"你在哪翻译?在厂房?不行不行,太吵了。\\\"

    \\\"老许,我带他到主任办公室去,那里安静。\\\"余和玉和许子民说了一声,挥手示意周兴然跟他走。

    \\\"行。\\\"

    余和玉领着他来到一间办公室,和里面的冯奇志说:\\\"冯主任,这是今天来咱们厂实习的华庆大学的学生,他认识俄语,我专门请来帮咱们翻译说明书的,您这里安静,让他在您办公室待着?\\\"

    冯奇志听到这话站起来:\\\"这说的什么话,他是帮我们厂的忙,这种事还需要问我吗?\\\"

    \\\"这位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周兴然微微鞠了一躬:\\\"冯主任,我叫周兴然。\\\"

    冯奇志揽过他的肩膀:\\\"周同志,来,你就坐在这里,安心翻译就是,有什么需要就给我说。\\\"

    冯奇志将周兴然带到他办公桌旁边的一个桌子旁坐下。

    自此,本该进行专业实习的周兴然意外的开始做起了翻译的活。

    一开始,周兴然和冯奇志一个办公室还有些不自在,毕竟像冯奇志这种四十来岁,又在国营大厂当上了主任的中年男人,身上总是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但是随着身心投入翻译中,他也就忘了周遭的一切。

    \\\"主任,我都安排妥当了!\\\"李建业的声音将周兴然在这种状态中惊醒。

    \\\"哎?你不是在冲压车间吗?\\\"李建业疑惑,\\\"主任,这是?\\\"

    冯奇志给周兴然介绍道:\\\"这位是李干事,他跟我一个办公室,平时给我打下手,你应该见过吧?\\\"

    周兴然点头,原来他坐的是李建业的办公桌,他连忙站起来让到一旁:\\\"李干事,你赶紧坐吧。\\\"

    \\\"小李,你去楼下在搬一张桌子上来,这几天周同志要坐在这里翻译书籍,这可是咱们好不容易找到会俄语的同志,可不能打扰他。\\\"冯奇志对李建业说完,又对周兴然说,\\\"没事,你安心坐在这里就是,尽快翻译完才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

    李建业反应也很快:\\\"对呀,一张桌子而已,你做吧。\\\"说完,也不等周兴然反应,直接跑下去搬桌子了。

    周兴然尴尬的站了一会,最后还是坐下继续翻译说明书。

    这一翻译就翻译了十二天,才把这本册子翻译完成,主要是有些词他也不认识,好在当年买的那本俄语辞典他一直放在空间里呢,遇到不会的就在空间里翻词典。

    他也不是将所有的翻译完才交给余和玉他们,而是翻译一个步骤就给他们一个步骤,希望能尽量完成机器的安装。

    翻译完了之后,冯奇志还给了他二十五块钱的补助。

    虽然他付出的劳动价值应该远超这二十五块钱的报酬,但有些事情不是钱能够衡量的。

    周兴然翻译完说明书之后,实习还没有结束,他还要去各个厂房轮值,但是每个厂房都有一个师傅专门带着他,应该是冯奇志专门打过招呼了,整个实习进行的异常顺利。

    实习的最后阶段他们小组还要出一个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上面需要有工厂的师傅的点评,冯奇志直接接过了这个活,在点评里将他们这一组学生夸的天花乱坠,还重点提了一下周兴然的提供的帮助,说感谢贵校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学生。

    周兴然看完都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他们组靠着这份实习报告成为了本次专业实习的第一名,郦俊民还专门提名表扬了。

    ——————

    因为我并不是汽车制造相关专业的,一切资料都来源于网络,自己看的半懂不懂,再加上六十年代咱们国家汽车相关内容比较少,有不对的地方求轻喷【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