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章 凉州各势力的反应

    韩遂攻打马腾,引起周边势力关注。

    割据陇西的“河首平汉王”宋建,手里拿着马腾的求援信,询问手下,是否应该发兵相助。

    宋建之子宋繇上月才完婚,妻子正是韩遂之女。

    新婚燕尔,当然不愿宋建发兵攻打韩遂。

    于是他在朝堂上劝说宋建,不应该插手韩遂和马腾的争端。

    宋建因此作罢,他也就是随口一问,只要能坐稳陇西这一亩三分地,他便别无所求。

    陇西不发兵,马腾就只能指望凉州牧韦端了。

    冀县公府。

    韦端身披黑色大氅,端坐在席位上,手里正拿着一卷《周易摘》品读。

    这是汝南名儒程秉的着作,刚流传到韦端手中,这几日他对这本书爱不释卷,吃饭时都在看。

    忽然,一个年轻人闯入大堂,对韦端说:

    “父亲!儿听闻消息,韩遂和马腾在鹯阴城下大战,死伤上千!”

    韦端呵呵一笑,将《周易摘》放到手边。

    他摇着头说:“元将啊,为父平日总教导你,君子要雅度弘毅。你怎么还是这般莽撞?”

    被称作“元将”的人,正是韦端的嫡长子——韦康、韦元将!

    韦康委屈地低下头,心想不是您老人家吩咐的,说一旦有消息,立马向您禀报的吗?

    但身为儿子,韦康不敢跟父亲顶嘴,他只能沉闷地道声错。

    韦端这才问韦康,战况如何?

    韦康如实将情况上报,说马腾已退守鹯阴,三万先零羌渡过鹯阴河,与韩遂会于鹯阴城外,将鹯阴城团团包围。

    韦端捋着胡须道:“看来若老夫不出手,马寿成危矣!”

    “父亲,可是要派兵驰援?”

    韦康一边说,眼神里浮现出一丝期待。

    年少气壮的韦康对战事,有莫名的向往。

    汉代的儒生推崇“公羊儒”,推崇君子六艺,不似后世宋明等朝的儒生那样文弱迂腐。

    “上马安天下,提笔定江山。”

    “出将入相。”

    这两句夸赞的都是汉唐文人的风采。

    韦康很希望韦端能出兵,这样身为州牧之子的他,肯定有机会督率一支军队。

    但可惜,韦端是个老谋深算的人。

    他不准备第一时间就动用武力,而是对韦康说:“元将,你持为父书信一封,去鹯阴劝和韩文约和马寿成。”

    韦康非常惊异,张大嘴巴问韦端:“父亲,您要我去劝和?!”

    韦端怪笑道:“嘿——?怎么,你不愿意?”

    韦康咽了口唾沫,拱手说:“儿谨遵父命!”

    于是,韦端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书信,交到韦康手里,叮嘱他说:

    “去了后,若韩遂不退兵,你直接回来就行,不用在那多说什么。”

    韦康点点头,又问了一句,韦端到底会不会出兵。

    韦端笑笑不说话,让他赶紧去鹯阴劝和。

    韦康拿上韦端的劝和信,在韦府召集二十名游侠儿,快马加鞭朝鹯阴而去。

    路上,韦康经过祖厉县。

    他看到祖厉县的百姓在城外春耕,丝毫不受战火影响。

    城外还有一员武将在操练士兵,操练之法很是与众不同,他不禁好奇地问百姓那是谁。

    百姓回答说是祖厉县尉成宜!

    韦康跟左右称赞道:“我观成县尉练兵,虽然科目奇怪,但却颇得章法,倒是一位怪才啊!”

    护卫韦康的游侠儿也认同他的观点,这些游侠儿走南闯北,什么阵仗没见过,像成宜这般练兵的还真是很稀奇!

    韦康于是派人去请成宜。

    成宜听说后,婉言拒绝。

    成宜说他受马孟起嘱托,必须练好手里这支兵马。职责在身,不好擅离职守。

    若州牧之子真相与成某交谈,需待到午后,士卒操练完毕,方可一聚。

    韦康手下的游侠儿一听,气得七窍生烟。

    好家伙,州牧嫡子召你个小小的县尉商谈,那是抬举你,怎地这般不识抬举?!

    游侠儿气恼地将成宜的话转告韦康。

    谁料韦康一点也不生气,反倒称赞道:“尽忠职守,真义士也!”

    “来人,取我名帖赠予成县尉,将来若有事,可到冀县韦府寻我韦元将帮忙!”

    左右马上吹捧韦康惜才,成宜肯定会来投效他。

    韦康笑着望向校场。

    成宜收到名帖后,抬头看向韦康。

    韦康冲他点点头,然后带着手下向北离去。

    “韦康……看来孟起的谋划成功了!”成宜嘀咕一句,将名帖收入怀中,然后继续抓紧时间操练虎捷军。

    马腾和韩遂在鹯阴大战,马超却没有急着调用这支新军,为的就是能让成宜再多练练兵。

    虎捷军的训练方法确实先进,但那也需要时间。

    如果只是打些土匪、羌胡人,马超肯定二话不说,带上虎捷军就是干。

    但韩遂的军队可是身经百战的西凉军,目前的虎捷军还不是韩遂军的对手,冒然投入战斗跟送菜没区别!

    韦康离开祖厉后,继续往北走。

    途径鹯阴口时,韦康亲眼看到了马腾和先零羌的战场遗址。

    鹯阴口北岸,散落的羌胡人尸骨无人认领。几只不知道从哪来的野狗趴在尸体上大快朵颐。

    韦康带人在附近绕了两圈,很少看到马腾军的尸体。

    他不禁感慨,马腾不愧是驰骋凉州多年的枭雄,马腾的军队对羌胡人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

    之后,韦康越过鹯阴河,沿着河谷继续向北行进。

    到卧龙山附近时,队伍开始发现零散的骑兵尸骸。

    有马腾军的,也有韩遂军的,可知这一带曾爆发过一场骑兵对战。

    韦康猜测,应该是韩遂派骑兵在此堵截马腾,但被马腾冲了出去。

    不得不说,韦康作为州牧之子,头脑确实灵光。

    他能从细枝末节处,推演出大致情况,这种才能,在识字率不到百分之20的汉末可不常有。

    韦康继续上路。

    终于,在离开冀县后的第五天,抵达了鹯阴城。

    站在远处山坡上,韦康小心地观望鹯阴城。

    方圆百余米的小城外,围满了韩遂军的营寨和先零羌的帐篷营地。

    冲车、云梯、板楯等攻城用的器械被堆放在营寨中,非常醒目。

    仔细看,还能看到城墙的墙根处,堆积着蚂蚁大小的尸体。

    “驾——!”

    韦康大喊一声,给自己壮胆。

    他带着20名手下朝着韩遂的军营进发。

    韩遂听闻消息后,亲自出营迎接韦康。

    老狐狸身披脸上挂着伪善的微笑,一副和蔼长辈的模样,亲切地拉着韦康的手说:

    “元将,州牧身体可还安泰?”

    “我与州牧关中一别,算算已经过去快一年了。韩某甚是想念啊!”

    韦康眼底闪过笑意。

    他可是听人说过,韩遂这厮,妥妥的两面三刀之人。

    当面对你笑,背后马上能给你捅刀子的狠角色!

    韦康装作受宠若惊的模样,稚嫩地回复:“未曾想韩将军如此思慕家父,小侄代家父谢过!”

    韩遂笑得更慈祥了:“来,元将,我已命人备下酒宴为你接风!”

    韦康拱手:“那小侄就却之不恭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