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章 调教兵士

    “扎——!”

    “叉——!”

    “刺——!”

    “杀——!”

    冀县城南校场,军士操练的喊声此起彼伏。

    马超跟在杨阜和韦康身后,缓步进入校场。

    校场里,士卒按照兵种、编制分成数组。

    弓弩材官在西侧靶场练习。

    持矛、持戟、持刀盾的近战材官在校场中央练习搏杀。

    骑卒们则在南面操场训练骑射、马术。

    马超、杨阜和韦康三人站在旁边观摩。

    韦康扭过头问马超,冀县兵马如何?

    马超笑着说还行,对付土匪草寇应该够了。

    韦康自讨没趣,但还是忍不住问马超,眼前这支兵马,对上金城韩遂的兵马能赢吗?

    马超摇摇头,只说了一个字:“难!”

    韦康有些失落,他本以为冀县的兵马即便不如韩遂、马腾、宋建,但应该不会相差太多。

    可从马超的反应来看,朝廷兵马不如军阀远甚。

    杨阜突然开口说:“若让孟起操练此军,需多少时日练成?”

    马超看向杨阜,老家伙的一直用侧脸对着他。

    换句话说就是不用正眼看人。

    马超没有在意对方的傲慢无礼,只实事求是地回答:“若粮草军饷足备,半年可成!”

    杨阜微微点头,不再言语。

    韦康则继续追问,马超练兵需要多少粮饷,几日一练,如何操练。

    马超没有故作隐瞒,告诉韦康。

    每日一练,一练半日。

    每练必须供给2顿饭食。

    练法可分五项,曰军纪,曰阵法,曰体能,曰兵击,曰骑射。

    另有七禁令五十四斩!

    如此操练半年,方可称战兵!

    韦康听后连连点头,称赞马超不愧是将门虎子,练兵这方面真不是盖的。

    杨阜没有评价,只是将马超的练兵之法记在心里,想着回去后翻看兵书揣摩。

    马超也不担心他们偷学去。

    真要练成一支强军,光知道怎么练还不够。

    后勤补给、行军布阵,那都是满满一箩筐的学问!

    马超如果不是继承了原主马超的记忆,要搞懂具体怎么打仗也非常困难。

    三人在校场边看了一会儿。

    凉州兵曹从事赵昂终于从校场里走来。

    赵昂一身戎装,满头大汗,一看就知道他刚刚才和士卒们一起操练过。

    赵昂走过来,对杨阜拱手道:“原来是义山兄,我已收到刺史调令,选好部曲护兄上雒!”

    杨阜拱手回礼:“还请弟将兵马点出,我与二位贤侄好查验。”

    话刚出口,马超不禁眉头一挑。

    自己刚刚没听错吧?

    杨阜把自己和韦康并列,称呼他们是“二位贤侄”!

    不是“一位”?!

    嘿,奇了怪了!

    那边赵昂没有拒绝,直接把护送杨阜上雒的部曲点了出来,让他们到跟前集合。

    等候士兵集结期间,赵昂看向马超,主动上前与他交谈。

    赵昂和韦康一样,同样问马超觉得自己麾下的兵马怎么样?

    马超委婉地说,保境安民足用,但要扫平叛逆,难!

    赵昂心中不悦,但也知马超说的是实话。

    马超是马寿成的亲儿子,同时还是凉州刺史韦端的学生,没理由诓赵昂。

    赵昂又问起冀县军队比马腾的马家军如何?

    马超心底冷笑,表情淡定地回答:“若无猛士率领,纵使五倍于马氏,也不能胜!”

    赵昂眉头紧皱,没想到差距这般大。

    他又追问:“若有一员勇将率领呢?”

    马超说出一个数:“五倍可胜,四倍平手,三倍则依旧不能胜。”

    通过马超的讲解,杨阜、赵昂、韦康三人对冀县军队的实际战斗力终于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

    说实话,三人感到担忧。

    幸好如今没有战事。

    韩遂窝在金城舔伤口。

    马腾虽然听调不听宣,但看在马超的份上不至于公开反对朝廷。

    宋建一如既往守着枹罕的一亩三分地。

    眼下唯一的问题,就只剩,杨阜带领的使团能不能安全抵达雒阳。

    “使君!我部士卒悉数到齐!”

    跟前,一位八尺好汉,高声向赵昂汇报。

    马超等人望过去,只见此人生得高大威猛,在凉州男儿中也算健壮。

    赵昂给马超三人介绍:“他叫姜隐,字子休,汉阳姜氏子弟,投在军中,为我所倚重。”

    三人一齐点头,但都没说话。

    马超是觉得暂时没什么好说的。

    韦康和杨阜则自恃身份,觉得和一个低级军官说话掉价。

    赵昂扭头对姜隐说:“子休,上雒途中,护卫好杨公和韦元将安全!”

    姜隐点头称诺,退回队伍。

    赵昂又对杨阜说:“杨公放心,这500人都是军中精锐,足可护杨公周全!”

    杨阜只点点头,然后对韦康说,他要回去继续收拾行装。

    领兵之事,全权交给韦康和马超处理。

    说罢,杨阜转身离去。

    杨阜一走,韦康扭头看向马超,问他该如何督兵?

    马超心道韦康是真没带过兵。

    他驾轻就熟地站到500大头兵跟前,豪迈地说:“吾乃安狄将军马寿成之子,武威马超,马孟起!尔等可曾听过吾父与吾之威名?”

    哗——

    跟前士卒立马交头接耳起来。

    惊诧面前之人竟然就是威震凉州的锦马超!

    马超见状不喜反忧,面前这支军队的军纪实在太差了。

    士卒们竟然会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左顾右盼,和同袍互相言语。

    要知道,这种和战友在队伍里闲聊的行为,在稍微有点水平的军队里都是被严格禁止的!

    在战场上,士兵之间说小话,甚至左顾右盼,瞻前顾后,是非常要命的。

    落在后排友军眼里,很可能会把这当做战败的信号。

    史书上记载的大溃败,大多都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对此,马超看向赵昂:“赵公,可知军纪否?”

    赵昂挠头,颇感惭愧。

    赵昂也知道这不符合兵书所言“令行禁止”,但要怎么训练军纪,赵昂总是不得要领。

    只能说,每家每户擅长的事情不一样。

    赵昂是士族出身,他能帮凉州刺史韦端练兵带兵,在士族中都算知兵的了。

    可惜,跟马超、马腾、韩遂、宋建这帮子人比起来,那确实不够看。

    马超又问赵昂:“赵公,我可以替你管教他们吗?”

    赵昂抱拳:“旦教无妨!”

    马超当即虎喝一声:“好————!”

    他这一声暴喝,如动地惊雷,震得身边韦康、赵昂身躯一震。

    跟前士卒也都吓得两股战战。

    马超露出性情中凶狠的一面,怒气冲天地对跟前的士卒下令:

    “前两排出列!互相掌嘴!”

    “敢有不从者,我不介意亲自收拾他!”

    士卒们面面相觑,既害怕,又不知所措。

    马超再次暴喝一声,表示不要让自己说第二遍。

    终于还是有士卒畏惧他“锦马超”的名号,主动向前迈了一步。

    更多的人迈步出列,但最终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马超冷笑一声:“好——!竟然有人敢不听将令!军纪何在?!”

    马超当即下令,让刚刚出列的士卒,转身去抽未出列士卒的嘴巴子。

    这些选择出列的士卒,在他们迈出脚步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被马超驯服了。

    眼下马超让他们打同袍的耳光,他们虽然犹豫,但在马超的反复威慑下,终究还是将巴掌扇在了同袍脸上。

    马超对此还不知足,大吼道:“都使劲儿!没吃奶吗?!”

    士卒们颤抖着使劲儿扇同袍巴掌。

    马超让他们继续,期间被扇巴掌的士卒也发起狠来,伸手还击。

    马超等他们扇了五轮,这才叫停。

    前两排的士卒个个面目肿胀,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马超到这才跟他们讲:“我不知道你们平日是怎么操练的。但在我马超这,在马家军里……哼哼!”

    “军中旦有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者。首犯掌嘴一百,再犯鞭笞二十,三犯军法从事!”

    “尔等,明白——?!!”

    跟前500兵士害怕地大喊:“诺——!!!”

    一旁,韦康、赵昂二人已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韦康良久才说道:“今日方知,何为名将啊。”

    赵昂顿首,心里对马超已然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