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2章 人多嘴杂

    “田丰,你何意啊?”

    袁绍扭头,手捋胡须,脸上表情冷漠。

    田丰说:“袁公,您据霸河北,威盖当世。但汉室犹存,公不可以不慎重啊!古之伊尹、霍光、周公旦,都有匡扶社稷之功,可他们尚且不敢篡立。您的兄弟袁公路,不久前才败亡,公当引以为戒啊!”

    田丰之言发自肺腑,且道理十足。

    但是,忠言逆耳,田丰的话激怒袁绍,尤其是田丰把袁绍跟袁术对比,更惹恼对方。

    袁绍大怒:“田丰,汝退下!”

    田丰惊讶:“袁公!?”

    “退下,不需再把我与袁术相提并论!”

    “可是,袁公……”

    田丰发现袁绍关注的重点,竟然是他把袁绍和袁术作对比,不禁感到十分荒唐。

    他继续劝说:“袁公,天子派人送来赏赐,您应该亲自上表感谢,并派人前往雒阳进贡,方才是正途啊!”

    袁绍恼怒,听不进田丰的话,又喝道:“退下!”

    袁绍坐回坐榻,不再理会田丰。

    “袁公,袁公,哎——”田丰叹息,无奈退回班列。

    旁边,郭图、许攸二人轻声讥笑。田丰因此愤怒地瞪了二人一眼。

    袁绍在台上问:“诸位,你们觉得天子赐我厚赏,是何意啊?”

    监军沮授出列:“明公,在我看来,此乃朝廷的缓兵之计!”

    袁绍坐直身子:“哦?”

    沮授解释,朝廷赐予袁绍大将军号、还有那么多奇珍异宝,目的肯定是想麻痹袁绍,让袁绍不要发兵攻打朝廷。

    袁绍捋须,面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哈哈哈,沮授所言,甚合孤意啊!”

    紧接着,袁绍问沮授,是否要反其道而行之,发兵攻打雒阳?

    沮授连忙劝阻:“明公不可,明公刚结束和公孙伯圭的战事,师老兵疲,百姓需要休养。待到明年秋收结束再发兵也不迟!”

    袁绍知道沮授说得对,遂偃旗息鼓。

    然而审配见沮授专美于前,认为对方又在威胁自己的地位,便出列说:“明公,臣以为,公当兵发河西,攻取冯翊郡,制胁关中!”

    “哦?”袁绍对这个计划感兴趣。

    他问审配,士卒和百姓需要休养,该怎么攻取河西?

    审配说,攻打河西,不需要多少兵马。

    因为并州的高干、王邑、眭固都是袁绍的下属或附庸!

    袁绍只需要派出少量精锐,联合高干、王邑、眭固三人的兵马,就足以攻下河西之地。

    “明公,您一旦攻取河西,便可进图长安。而攻下长安,朝廷就只剩下荒芜的雒阳,到时您还需要担心吗?”

    审配自信满满地说道。

    袁绍果然心动:“嗯,很好!你说说,孤应该派出多少兵马?何人可以为将?”

    审配抱拳,主动请缨:“请明公派给臣精锐骑卒三千,再授予节制并州兵马之权!臣定能为明公取得河西!”

    袁绍正要答应,辛评又站出来反对。

    “明公万不可听信审配狂言啊!”

    袁绍神情一滞,看向辛评。

    审配亦怒目而视。

    辛评毫不在意审配,只对袁绍说:“明公,前年伐黑山,审配领兵无功,又耗费钱粮无算。可知审配并无领兵之能,还请明公另选高明!”

    审配大怒:“辛评,汝敢轻视我?”

    辛评知道他性情急躁,不愿与他相争,站在原地沉默不语。

    袁绍皱起眉头,他突然怀念起大将麹义。

    要是麹义还活着,他觉得自己应该还能给麹义一次机会。

    可惜,麹义作为袁绍手下第一名将,已经因为犯上而被袁绍处死。

    袁绍认为还是派审配去吧,作战计划是审配提的,万一失败也怪不了别人。

    “都安静!审配,我就拨给你三千精骑,让……”

    “袁公且慢!”

    许攸又站出来建议。

    他提醒袁绍,真正的大敌应该是曹操!况且河西之地为朝廷所有,若悍然攻击朝廷,容易引来诽议。

    “袁公,许攸请袁公三思,就算要出兵,也应该先讨伐曹操。待收取中原之地,关中唾手可得!”

    他这么一搅和,袁绍又开始犯晕。

    究竟该打谁呢?该往哪打?

    袁绍感到头疼,他拿不定主意,干脆挥手道:“今日就到这,明日再议!”

    台下谋臣都觉自己的主张被别人搅黄,开始互相指责。

    霸府大厅里吵吵闹闹,审配、许攸、辛评等叽喳叽喳闹个不停。

    袁绍更觉吵闹,径直退出厅堂,回后院找老婆孩子散心去了。

    之后几日,袁绍依旧拿不定主意。

    这倒让总摄内外的沮授安心,他是极力反对用兵的,要用兵,也得等过两年冀州从战争中缓过气来。

    然而这谈,袁绍召见沮授,咨询沮授两件大事。

    其一,自然是出兵攻打谁的问题。

    沮授坚持己见,认为修养生息就好,以河北的底蕴,只要缓两年,天下谁人是对手?

    当面,袁绍点头承诺,表示自己不会发兵。

    袁绍能听话,沮授很高兴。

    但紧接着,袁绍问的下一个问题,却让沮授笑不出来。

    袁绍对沮授说:“监军,吾意派熙儿都督幽州,你以为如何?”

    沮授皱眉。

    “怎么,你觉得不妥?”袁绍通过他的表情看出他心事。

    沮授拱手一拜:“明公,臣接下来的话,您可能不爱听,但臣还是要说。”

    沮授态度十分恭敬,袁绍也心平气和地说:“你说吧,我不怪你。”

    “谢明公!”

    沮授说:“明公,世称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贤,德均则卜,古之制也。愿上惟先代成败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义!”

    袁绍思索片刻,明白沮授的意思。

    这是劝他不要分派子嗣,督统各州,以免将来诸子相争!

    然而,袁绍派几个儿子各自统领一州的行为,也有他自己考量。

    袁绍如今占据青、幽、并、冀四州之地,对除冀州以外的三州管理多有不便。所以他才会让自己的儿子、侄子担任各州刺史。

    至于为何偏偏要用子嗣,而不用其他士人,当然跟信任分不开关系!

    除开几个儿子,袁绍并不十分信任其他臣子!

    汝南袁氏的确是士族领袖,袁绍手底下人才也多,但他毕竟只是割据地方的军阀,不是真正的大汉天子!

    谁能保证,袁绍派出去的其他人,就一定会对袁氏保持忠诚呢?

    袁绍只有朝廷赐予的冀州牧、大将军的名号。

    其余青、幽、并三州,朝廷肯定不会轻易交给袁氏管理。

    没有朝廷名分,袁绍不能名正言顺地选派刺史州牧。万一派出去的人举州反叛,怕不是肠都要悔青!

    袁绍眯眼对沮授说:“孤意已决,监军不必多言!退下吧。”

    沮授起身离开。

    待至霸府门口,沮授叹息道:“祸患要从此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