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8章 逼曹操出兵

    “杨氏产女啦?”

    “快,快去请皇后和贵嫔。”

    杨安殿,天子手捧马超的私信,脸色欣喜。

    不久,伏皇后和董贵人出来,天子把马超妻子杨氏产女的事情告知二人。

    伏皇后微笑:“这是好事,董家妹子刚诞下男婴,陛下正好与槐里侯结为亲家。”

    天子点头:“贵嫔,你以为呢?”

    董贵人回答:“全凭陛下和姐姐做主。”

    “好,那朕就把这事定下!去,派人通知国舅,让他也高兴高兴!”

    天子决定和马超订立娃娃亲的消息很快传遍雒阳城。

    太尉杨彪、尚书令赵温等都来恭贺。

    众臣都觉得这是好事,因为马超正在并州和袁绍作战,天家联姻有助于稳定军心,让马超全心全意为朝廷卖命。

    然而提起卖命一事,天子却面露难色。

    他留下荀攸、杨彪、董承等重臣,将马超的另一封奏疏交给众人阅览。

    原来,马超还上了一封正式的奏疏。

    马超在奏疏里向天子诉苦,说西凉军损失惨重,七千凉州精骑如今十不存一。

    虽有马腾领兵增援,但西凉军战力大不如前,再难以跟袁绍在并州抗衡。

    马超因此请求天子允许他撤离并州,率军返回凉州整顿。

    天子担忧地说:“孟起替朝廷收复河东、太原,功劳颇丰。他在北面和袁绍苦战也是事实,朕在想,是否应该同意他的请求。”

    杨彪、赵温等面面相觑。

    杨彪躬身道:“陛下,臣以为不可!马孟起一旦撤军,袁绍定然引军攻击河东,朝廷刚收复河东,人心未定,兵甲不齐,怎么可能是袁绍的对手?”

    赵温也说:“陛下,臣认为当勒令前将军坚守太原!边军善战,除马孟起以外朝廷再无兵马可与袁绍抗衡。”

    旁边,位居太傅,既是国舅,又将和马超建立姻亲关系的董承,面色不满地说:

    “陛下,老臣以为,太尉和尚书令之言完全没有道理!”

    杨彪和赵温皱眉怒视。

    天子让董承把话说完。

    董承道:“陛下,河北兵锋之盛,陛下和诸位大臣都是知道的。袁绍率五万大军进攻太原,马孟起与之僵持超过半年,军力受损严重,若再战下去,兵败只是时间问题。”

    “臣以为,应该允许马孟起撤出太原,再令雍州刺史钟元常率军支援河东。等西凉军休整完毕,再战亦不迟。”

    “况且段煨在孟津迟迟不得进展,方才使得太原方面情势严峻。臣建议陛下下旨申饬段煨!督促他全力进攻河内,为北面战场分担压力!”

    董承把问题归咎于段煨作战不利,杨彪和赵温倒没说什么。

    二人也觉得段煨不太像话,朝廷三万兵马在雒阳毫无进展,马超七千人就打下河东、太原二郡,两相对比图叫天下人笑话!

    天子顿首。

    他虽然觉得放弃太原很可惜,但董承说的没有半点问题。

    “尚书,拟旨。”

    “允许马超父子撤出太原,退守河东。”

    “另外再派人申饬段煨,让他多出点力,不要再在孟津磨磨蹭蹭!否则,朕不介意换掉他!”

    天子话音刚落,荀攸出列道:

    “陛下,臣有一言。”

    天子面露期待地问:“哦,公达,你有何良策啊?”

    荀攸回答:“陛下,臣以为,陛下申饬的不应该是镇西将军,而应该是兖州牧曹孟德!”

    天子嘴角一撇。

    说起曹操,他就来气。

    当初在杨安殿,说好是马超、曹操、朝廷三方一起讨袁。

    结果现在就曹操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

    但天子又不敢真斥责曹操,对方坐拥兖、豫、徐、青四州,实力比朝廷强太多!

    天子没好气地说:“公达啊,朕不是没有派人催促曹操,奈何他不动啊!”

    荀攸莞尔:“陛下这次不妨把话说重些!”

    天子皱眉:“说重点?行吗?”

    “有何不行?”

    “万一曹操他反了怎么办?”

    “臣以为,曹孟德不会反,也不敢反!”

    “何以见得?”

    荀攸解释说,曹操和袁绍不同,袁氏名望遍波天下,曹操却只是阉宦之后,曹操能坐稳地盘离不开朝廷的名头,所以他不敢反。

    天子咬住下唇:“既然如此,那就派人申饬曹操吧!”

    “诺!”

    数日后,荀攸亲自担任天使,携带诏书前往兖州陈留。

    荀攸此行,乃替天子斥责曹操,勒令曹操不要再按兵不动。

    陈留。

    曹操听闻荀攸前来,态度十分殷勤!

    他非常欣赏荀攸的才华,想要给荀攸留下好印象,故而曹操率一众官员到城外十里相迎。

    荀攸的叔父荀彧也在迎接队伍中,然而荀彧的表情有点平淡。

    “天使到——!”

    十里长亭,宦官扯起公鸭嗓呐喊。

    曹操率人出亭叩见,口吻亲密地对荀攸说:“荀公达,数月不见,如隔三秋啊!”

    谁料荀攸态度冷漠地说:“车骑将军,天子命我问你,你按兵不动是要等着袁绍的大军攻入雒阳城吗?”

    曹操表情剧变,眉毛皱起又放松,半边脸皮轻微抽动。

    他起身,假意微笑:“天子错怪臣了,兖州百姓多遭战火,臣为了天子的名德,想让百姓多休养生息。”

    荀攸皮笑肉不笑地说:“车骑将军,今天下未定、四海未平,天子尚不能幸免,何况一州之生民?”

    “曹孟德,跪下接旨吧!”

    荀攸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在命令曹操,曹操心底腾起一团怒火。

    自从剿灭袁术、吕布之后,还从未有人敢这般对他说话!

    荀攸见曹操面色阴晴不定,笑问他:

    “怎么,车骑将军,你不认朝廷和大汉天子吗?”

    曹操瞳孔闪过杀意,低头跪下:“车骑将军臣操,恭候圣谕。”

    荀攸摊开诏书,声音洪亮地说:

    “车骑将军曹操,按兵不动,延误军机,致使并州局势危乱,故朕特别下令申饬!”

    “将军世受国恩,望将军不要忘记当日杨安殿之诺言,即刻发兵攻打邺城!”

    “否则,将军背信弃义事小,枉顾国事,欺瞒天子事大!”

    “到时将军自绝于天下,不要怪朕没有提醒过你!”

    “望将军不要自误!”

    “将军若攻下邺城,剿除袁氏,朕愿拜将军为大司马,封万户侯,世袭罔替,永不相背!”

    荀攸念的这通诏书,口吻异常严厉。

    在场的曹氏文武都脸色难看,即便曹操本人都内心惊骇。

    令曹操没想到的是,去年杨安殿上那个年轻懵懂的天子,竟然也有了帝王脾气!

    这一通敲打,让曹操内心的野望暂时隐藏起来。

    曹操的怒火也悄然散去,恭恭敬敬地接旨。

    曹操惶恐地对荀攸说:

    “请天使转告陛下,就说臣操一时糊涂,以妇人之仁而误家国大事!”

    “臣操绝不敢对朝廷有二心,臣今日就传令各军,召集各营渡过黄河,为陛下攻取邺城,诛除袁氏乱党!”

    荀攸冷笑一声,把圣旨交给曹操。

    随后,不等曹操挽留,荀攸命车夫起驾,直接返回雒阳。

    等荀攸走后,众人询问曹操是否要立即出兵。

    曹操表情严峻地说:“出兵,吾要为天子扫灭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