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1章 赏罚功过

    饮过接风酒,马超带王凌入城拜见天子。

    王凌时隔数月再入雒阳,只觉都城又是一番新面貌。

    他开口恭维马超:“明公,雒阳在您的主持下真是日新月异啊!”

    马超笑笑:“吾不过说点大话,功劳都是你们下面人的~”

    马超这话无疑是在暗示王凌--跟着哥混,包你们吃香喝辣。

    王凌心领神会,恭敬地低头说:“若无明公总领纲要,汉室岂能有再兴之日!”

    “呵呵,这句话就过了。没有我马超,还有太尉、尚书,岂曰无人?”

    “明公东征西讨,诛除暴乱,文治武功胜过伊尹、霍光。明公就如天上皓月,萤火岂能与之争光?”

    “哈哈哈,你呀你呀!”

    王凌一番跪舔,把马超说得心花怒放。

    马超于是把手伸向王凌:“你连日赶路必然劳累,就不要在地上走了。上车,与吾同乘!”

    王凌躬身:“谢明公!”

    王凌登上马超的车辇,君臣二人一同前往皇宫。

    建安宫宫门前,王凌抬头仰望。

    朱色的宫墙直有两丈高,墙头隐约可见御林军身影。

    就在王凌出征的这几个月,将作大匠杨阜已基本完成修建雒阳皇宫。

    马超指着宫城说:“皇宫既成,朝廷在关中的治理会更加稳固。”

    王凌点头赞同。

    皇宫对封建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或许有人会说雒阳百废待兴有大把大把的地方需要用钱,为什么要急着大兴土木修建皇宫。

    因为皇宫代表皇权!

    一座完美的皇宫能起到镇定人心、稳固统治的作用。

    特别朝廷刚刚在关中恢复统治,及时修建皇宫很有必要!

    对某些潜在的乱臣贼子来说,皇宫修好后想要再搞事就会很麻烦!

    比如有人想带兵挟持天子的话,他就必须先攻克皇城。

    皇城无疑是皇权的一道保险杠!

    宫门口,御林军拦住马超和王凌。

    御林军恭敬地问马超:“骠骑,这位是?”

    马超笑道:“此乃平南将军王凌,王平南得胜还朝,吾要带他去见天子!”

    御林军点头正要让开道路。

    马超拉住他,一颗金豆子悄悄塞进他手里。

    “骠骑,这?”

    “拿去给弟兄们买酒喝!”

    “额,谢骠骑赏赐!”

    “呵呵,王平南,跟我来。”

    王凌眼观鼻鼻观心,默默跟在马超身后。

    进入皇宫,长长的白石御道,两侧是平整的碎石子路,看上去庄严而整洁。

    远处正前方,太极殿坐落在那。

    从宫门到太极殿,每隔五米都有一对御林军。

    马超咳嗽一声,御林军们赶紧把目光投过来。

    王凌注意观察这些人的眼神,发现他们中有半数恭敬,还有半数警惕。

    “明公。”

    “噤声,跟我来。”

    马超让王凌跟上,二人来到太极殿前。

    脱去步履,登上白玉台阶。

    小黄门突然跑过来,跟马超附耳道:“骠骑,太尉、尚书都在!”

    马超点点头,将一颗金豆子塞进宦官手中。

    小黄门开心地退走。

    “来。”

    马超扭头叮嘱王凌。

    “诺。”

    太极殿大门口,马超让王凌留在门外,随后独自进入太极殿。

    门旁,黄门郎们都躬身称呼马超官名。

    马超没理会他们,迈步踏入殿门。

    “骠骑将军,司隶校尉臣超,拜见天子--!”

    太极殿御座,天子抬起头。

    座下,太尉杨彪、尚书令赵温、太仆荀攸等看向马超。

    天子高兴的说:“是孟起呀,你是来为平南将军请功的?”

    马超上前行礼:“陛下圣明!”

    天子赐马超坐席。

    马超坐下后说:“陛下,王平南击退刘表,现已在殿外候命!”

    天子大喜:“好!我与太尉、尚书正在商议此事。”

    马超看向杨彪和赵温,眉头直接皱起。

    二人在这个时候先一步来见天子,多半是想使绊子!

    马超于是假装微笑,好奇地问:“太尉、尚书以为如何?”

    杨彪笑道:“刘景升迷途知返,对朝廷和荆州都是好事。王凌略有薄功,我和尚书都认为赏其钱粮就行!”

    “哼!”

    马超的脸顿时黑下去。

    他反驳道:“太尉此言差矣!刘表之所以退兵,是因将帅士卒勠力同心,奋力抗战。”

    “刘表攻不下宛城,荆襄腹地又遭曹孟德、孙仲谋偷袭,他才不得已而退兵。”

    “太尉将刘表退兵之因归结于他迷途知返,莫非不怕寒了将士们的心吗?”

    尚书令赵温又解释:

    “诶~司隶校尉,太尉当然知道其中道理,他老人家之前说的话不过时权变之言,你不必如此心急。”

    马超面色冷漠。

    他问:“尚书什么意思?”

    赵温解释说,刘景升乃宗室之后,朝廷如果大加褒奖王凌,肯定会伤害宗室对朝廷的感情。

    现在天下大乱,半数土地都不姓刘。尽管刘表屡屡有僭越之举,可他毕竟姓刘,关键时刻还是能帮到朝廷。

    对此,马超嗤之以鼻。

    他反驳道:“张绣归附朝廷,刘表若真的心怀汉室,岂会执迷不悟攻打宛城?其反心已露,朝廷若不着重褒奖将士,那么谁还会为朝廷诛除奸凶?”

    尽管马超说得有理有据,杨彪和赵温还是在找各种理由反对。

    二人是铁了心要削减朝廷对王凌的封赏。

    天子在御座听了半天,直到马超怒斥杨彪:

    “太尉,国家大事在于耕战!百姓耕种而不勉励,士兵征战而不封赏,国家倾亡有日!尔真要让我大汉万劫不复吗!?”

    马超这次是真生气了。

    他为王凌请功,纯属公事公办,可杨彪和赵温却以为他是故意培植党羽!

    马超的确有私心,可他没有因私废公。

    王凌有将帅之才,马超就向朝廷推举王凌领兵支援宛城。事实也证明,王凌的确有才能。

    可杨彪和赵温出于忌惮,却要削减将士们的功劳,这便是因小失大,因私废公!

    马超的愤怒让杨彪和赵温暂时噤声。

    二人不怕马超,但猛虎当面咆哮就算是武松也得醒酒,更何况两个士人。

    御座上,天子见马超生气,嘴角反而露出笑意。

    马超克制不住情绪,倒让天子觉得他更加真实,更加有人情味。

    如果马超一味保持完美的形象,天子恐怕会觉得相形见绌。

    天子抬起手安抚马超:“呵呵,孟起不必过激。太尉、尚书也是为国着想!”

    马超收起失态:

    “臣不该在君前咆哮,请陛下赐罪。”

    天子随意道:“你我君臣不必如此。我先问你,你以为朝廷该如何封赏王平南?”

    马超回答:“依臣之见,王凌乃文武全才,可以入朝为官。”

    天子点点头,问杨彪意见。

    杨彪依旧坚持薄赏。

    最后,天子折中道:“我看这样,让王凌入朝任郎官,行卫尉丞。至于弘农郡就让伏德接任吧。”

    伏德--皇后伏寿之兄也。

    天子此举可谓一碗水端平,让王凌入朝的同时,增强了外戚的影响力。

    杨彪和赵温对视,觉得这样可以接受,于是不再有异议。

    马超也请天子允许王凌进来谢恩。

    天子高兴地说:“好,朕早就想见一见这个王彦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