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5章 马超平汉中,迁户入雒

    阳平城。

    烽烟渐熄。

    汉水江边,马超身穿赤色公服,头戴素白的匹练,一步步登上高台。

    台上,师君张鲁亲任司仪,主持祭祀的规程。

    台下,王凌、马岱、郭淮、阎圃、杨昂等文武官员,以及五千余幸存的将士、三千阳平城守军、万余五斗米道信众,团聚在祭台周围。

    法事坛前,张鲁让童子点燃香火,奉上祭祀用的刀头。

    他高声喊道:

    “拜天——!”

    马超躬身一拜,台下上万人也跟着行礼。

    “拜地——!”

    众人再拜。

    “拜亡者——!”

    齐刷刷躬身,夹杂着低沉的哭泣。

    张鲁将酒碗递给马超。

    哗啦啦——

    酒水落地。

    马超转身高喝:“把张卫的首级拿上来!”

    堂弟马岱亲自把人头送上祭台,放到法事坛上。

    司仪张鲁不忍心看,稍稍后退两步。

    马超走到台前,对下方众人说:“吾,马超,奉天子之命收复汉中。张师君知天数,明白汉室有复兴之象,故而愿举汉中归附朝廷。”

    “然张卫不知天命,以为炎汉酷烈,日落有时,蛊惑五斗米道信众聚集于阳平城,意图负隅顽抗!”

    “吾马超本不愿兴师动众,更无意滥施屠戮。可阳平城一日不克,汉川十万户生民终无宁日!今强攻城池,杀伐甚重,有违天道,所以筑高台祭奠亡者!”

    “我向尔等保证,朝廷不会苛待百姓,信奉五斗米道也不会被迫害。若有人违反此誓,可来寻我,我必为尔等做主!”

    说罢,马超向台下一拜。

    “今日之惨剧,皆张卫一人之过也!吾以其头祭祀死难,望亡者安息!”

    上万阳平城的幸存者潸然泪下,为无辜死难的亲属流泪。

    马超走下祭坛。

    王凌、郭淮等将率军护送他离开。

    同行的,还有张鲁、阎圃等汉中降者。

    等军队离去,百姓们或前往坟场寻找亲属遗骸,或自行散去回归生活。

    阳平城的经历就如一场噩梦,梦醒,生者还要继续前行。

    而亡者,其魂魄将随着秦岭的雨,汉江的水,魂归九泉。

    ……

    马超率军返回南郑后,第一时间召开会议。

    郡治公堂。

    张鲁、王凌等人悉数出席,马超准备对他们下达战后指令。

    此前,天子下诏召马超回京,但却被马超拒绝。

    如今张卫授首,马超不能再在汉中停留,否则天子绝对会怀疑马超的动机!

    但是临走前,对汉中的治理工作,马超必须做足安排。

    首先是汉中的长官人选。

    这点早已定下,由镇西将军王凌担任汉中太守,主持汉中军政要务。

    马超对王凌做出几点指示。

    一,防范刘璋,封锁阳平关!

    二,安抚百姓,尊重五斗米道信仰。

    三,操练士兵,招揽賨胡,以备将来入蜀作战!

    第一点指示好理解,马超攻陷汉中,绝对会引起益州牧刘璋的注意。刘璋久居西川,连年与张鲁交战,肯定会趁机想办法袭取汉中!

    通过张鲁,马超了解到刘璋的实力不算强。

    但马超回雒阳肯定要带走不少军队,此消彼长下,王凌能够动用的军队人数肯定远不及刘璋。

    所以,马超要王凌先采取守势!

    只要卡住阳平关,使刘璋的军队无法进入汉中,汉中就不会有危险。

    马超相信以王凌的本事,要做到这一点不难。

    而更具挑战性的,则是如何治理汉中!

    马超要求王凌的第二点,着重围绕五斗米道展开。

    张鲁和其父亲在汉中经营五斗米道有三四十年的历史,汉中几乎人人都信奉五斗米道,王凌要想坐稳汉中,绝对不能苛待五斗米道。

    这点与汉朝独尊儒术的传统不服,但战乱年代,不权变肯定不行。

    就连后世新中国,那也是要团结宗教信仰维稳的。

    王凌担任过弘农郡的太守,在政务方面绝非新手,可他更擅长的是军略,要想治理好汉中很考验王凌的能力。

    不过王凌不是孤军奋战,他有王昶、王机两个堂弟辅佐,应该问题不大。

    而最后一点——操练士卒,招揽賨胡。

    擅长军略的王凌肯定能完美达成马超的要求!

    以汉中的富裕,组建一支万人规模的大军难度不高。

    重点在兵源方面!

    马超极力要求王凌派人前往汉中以南的大巴山深处招揽賨胡!

    賨胡是巴蜀地区的少数民族,更是战斗民族!

    从商周时期起,賨胡就见于史书中。

    汉代将賨胡称为“白虎复夷”,賨胡还有个更出名的称号——板楯蛮!

    板楯蛮的战斗力之强悍,就连凉州的羌人都感到害怕!

    东汉曾爆发过数次羌乱,其中一次,羌胡大军从凉州涌入益州。结果当时的益州刺史招揽板楯蛮,大破羌兵,斩杀招降共20余万人!

    羌胡人从此将板楯蛮称为“巴地神兵”,不敢再进犯益州。

    三国时期诸葛亮数次北伐,板楯蛮都是重要的兵力来源。季汉大将王平,其本人就是賨胡出身!

    临行前,马超特意叮嘱王凌,一定要招揽巴山賨胡,让他们为朝廷所用。

    然后他带上张鲁、阎圃,和千余关中军、数百西凉军精锐,返回雒阳。只留给王凌汉中降卒三千。

    马岱、郭淮二人也被马超留在汉中协助王凌。

    除此之外,随马超一同上路的,还有一万户汉中百姓!

    这一万户百姓,大多是董卓李傕之乱时从三辅地区逃入汉中的。而今马超以朝廷的命令,调他们返回三辅居住,他们基本没有怨言。

    但这一万户百姓不是迁户的终点,而是起点!

    马超的计划中,他要把汉中十万户百姓中的一半,迁入雒阳、长安等地。

    如此方才能强干弱枝,使关中的底蕴继续积累,好与袁绍、曹操两大诸侯争雄!

    马超离开汉中后,朝廷收复汉中的消息迅速散开。

    就在马超路过长安时,益州成都,益州牧、汉室宗亲刘璋,亲耳听下属汇报,张鲁向朝廷投降,镇西将军王凌接掌汉中军政要务!

    刘璋认为朝廷刚攻陷汉中,当地必然人心不稳,正是袭取汉中的绝佳时机!

    于是,刘璋打出“诛灭黄巾、五斗米道余党”的旗号,派巴西太守庞羲、中郎将刘循、张任等攻打阳平关,意图夺取汉中!

    王凌得知军情,亲率郭淮、杨昂二将与三千兵马出镇阳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