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6章 袁绍舞剑,意在曹公!

    法正语出惊人!

    在座,除马超外,全都看向他。

    司马孚身为马超的谋主,隐隐感到一丝紧迫感。

    刻在士人骨子里的内卷基因,让司马孚第一个向法正发问!

    司马孚说:“何以见得?”

    法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问司马孚身份。

    得知司马孚为马超幕府长史后,法正斟酌语气,温和地说:“呵呵,法正自有道理,还请君静听~”

    司马孚拱手,示意法正可以说了。

    法正旋即提出一个问题:“诸君,若你们是袁本初,而今要攻打并州,你们是亲自领兵出征,还是派选重将代为出征?”

    法正问完,众人立马明白其中玄机!

    是啊,如果袁绍真想夺取并州的话,那他为什么不亲自带兵出征呢?

    众人顺着这点思考,忽然意识到,袁绍在进攻并州的人选上有蹊跷!

    淳于琼、高干。

    二人是世人皆知的,袁绍麾下的重要将领。

    淳于琼和袁绍同列西园八校尉,在冀州军中资历最老。

    高干是袁绍的侄子,袁绍待之如同亲子。

    袁绍让二人率领数万大军出征并州,很容易叫人以为袁绍这是要放开手脚跟朝廷对着干!

    然而,法正却点破了其中迷障。

    袁绍之所以派资历老、地位高的人统帅军队,很有可能是想迷惑世人!

    那么袁绍想迷惑的是谁呢?

    当今天下,袁绍视之为敌手的,除了朝廷,便是曹操!

    司马孚暗自惊呼:“曹孟德!”

    法正邪魅一笑,躬身请马超叫人把舆图挂出来。

    司马孚亲自行动,取出舆图挂在屏风上。

    法正快步走到舆图前,手指指着邺城说:“诸君,我闻自从骠骑将军驱逐高干,为朝廷收复并州后,袁本初就一直蛰伏于河北,连续两年不曾用兵。”

    他继续分析:

    “这两年,袁本初肯定是在休养生息,恢复冀州民生的同时,加紧时间吸纳他未曾来得及彻底掌控的幽州。”

    “两年过去,以河北之富庶,袁本初必定兵精粮足,战马齐备。”

    “我敢断定,袁本初此次发兵有席卷天下之志!”

    众人包括马超在内,都认同法正的说法。

    之前,马超趁着袁绍刚与公孙瓒战罢,还未来得及休整的机会,携凉州精锐一举突袭并州。

    那一仗很是凶险,马超多年积攒的凉州精锐几乎打光了。

    若非曹操最后时刻袭击邺城,使得袁绍无奈放弃并州,恐怕朝廷非但不能收复并州,马超还有可能兵败晋阳!

    幸得马腾带着凉州上万羌胡杂戎来援,朝廷才有余力吃下并州。

    但事后,朝廷下旨遣返羌胡大军时,羌胡趁机在上党郡劫掠一番后才老老实实回去,这才有今日之上党郡户口不丰,缺兵少粮的情况。

    不过那都是老黄历了,过分探讨对今日解除上党之危无益。

    马超说:“即便如此,淳于琼、高干合兵五万之众,上党告急,朝廷要想守住并州也不容易!”

    众人纷纷点头。

    正如马超所说,即便袁绍主攻的方向不是并州,敌军也有五万人啊!

    法正却表情自信地说:“将军不必焦虑,绍军虽有五万,但我料敌军实际有战意者,唯淳于琼一部兵马!”

    “哦?”马超好奇。

    法正解释道:“适才诸公曾言,骠骑以徐公明镇河内,徐公明在射犬筑城,隔水与高元才对峙。”

    马超点头:“的确如此。”

    法正笑笑,指着河内郡说:“这就对了!高元才号称三万之众,徐公明兵不过数千,即便有坚城可守,为何徐公明却不向朝廷求援?”

    众人全都扬起眉头,理解法正的意思。

    高干有三万大军,比淳于琼的人还多一两万!

    可高干给徐晃制造的压力,反倒不如淳于琼在上党来得猛。

    由此可见,高干的进攻欲望并不强烈,很可能在摸鱼!

    若袁绍真有意夺取并州,会纵容高干这般摸鱼吗?绝不可能!

    这时。

    法正的手指从冀州指向并州,又迅速从邺城滑向青州!

    “声东击西。”

    法正掷地有声!

    胸有万军的他快速说道:

    “袁本初以重兵攻并州,为的就是吸引朝廷和兖州的目光!”

    “我敢料定,此刻他已经从邺城发兵,距离青州不远了吧!”

    众人为法正这天马行空的猜想所折服。

    司马孚更是拍手称妙:“妙啊,妙啊!袁绍志大才疏,却能使出这般精彩的诈术,真不知是何人为他谋划。”

    然而,法正却对袁绍的谋略嗤之以鼻。

    他嗤笑道:“君言差矣~此等小计,何足道哉?”

    司马孚不禁皱眉,心想法正这厮说话可真不留情面!

    马超赶紧出来打圆场:“呵呵呵~~~法孝直大才,若无孝直点播,我恐怕也要被袁绍骗过去啦!”

    法正哪能不知自己失言,连忙告罪:“法正狂悖,望骠骑恕罪!”

    马超笑着说:“诶~~~你这就是见外了。”

    他伸手遥指司马孚、杨阜等人说:“他们平日对我都拘谨得很,独你敢在我面前不拘小节,我新奇还来不及,哈哈!”

    马超说完,众人都对法正投来羡慕的眼光。

    杨阜更是扭头小声跟常林说:“看来我这贤婿对法孝直甚是亲耐,恍如天子对我婿啊!”

    常林尬笑两声,随口附和。

    常林很想提醒杨阜刚才说的话有僭越之嫌。但他终究没说,毕竟大家都是自己人。

    而那边,马超让法正起身,继续解说。

    法正见马超丝毫没有怪罪,心中对马超更加臣服。

    他法孝直生性放荡不羁,从来不拘小节,也不修德行。要让他法正效命,那就必须有容忍他轻慢犯上的器量!

    刘璋就是没有这种器量,才错过法正这等大才。

    而马超深知法正的才能和脾性,所以能接受法正的轻狡。

    要是换做其他庸人,敢对马超出言不逊?

    分分钟教你明白什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揆校尉马千岁!

    跳过插曲,法正继续深入分析。

    他说,袁绍之所以要阴袭青州,是为了进一步进攻徐州。

    青州与兖州有泰山相阻隔,地理环境相对独立。拿下青州,袁绍就有了通往徐州的跳板。若再拿下徐州,有了青徐二州的袁绍就可以从北、东两面夹击曹操!

    而且,青徐东临大海,不用担心有其他势力会横插一脚。

    这比先进攻朝廷更有优势。

    袁绍若全力攻打朝廷,曹操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但袁绍若是全力攻打曹操,朝廷会不会下场真的很难说。

    至少,以朝廷的实力,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威胁邺城!

    为什么这么说呢?

    看看上党就知道了!

    淳于琼两万兵马,就打得上党摇摇欲坠,马休死守长子,急报频发。

    朝廷若想主动进取邺城,还得从大老远的雍州、凉州调兵才行,鞭长莫及不说,朝廷眼下恐怕耗费不起这个钱粮。

    因为宛城、汉中两战,动用了朝廷不少资源。

    朝廷急需时间休整,能击退淳于琼守住上党就不错了,还进取邺城……纯属想太多!

    至此,法正的分析完毕。

    马超满意点头,但又抛出一个问题:“袁绍打青州朝廷管不上。但上党危急,我欲亲自率军驰援,你们议一议吧!”

    法正拱手回到座位,把表现的机会让给他人。

    刚才他已出尽风头,相信马超不会亏待他。

    而对于马超的新问题,幕府长史司马孚开始内卷!

    司马孚站出来说:“明公,臣以为,公暂且不可离开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