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3章 荀彧洞悉,袁曹宿命之战!

    淳于琼兵败浊漳水之际,千里之外的青州,袁绍亲临高唐津,督兵越过黄河!

    正如法正所料,袁绍派兵攻打并州乃是伪装。

    其本意,是为了骗过曹操,好突袭青州!

    青州刺史臧霸事前不知道袁绍会亲自领兵犯界,但青州的防务重点只有黄河,所以臧霸一直在高唐津部有重兵。

    高唐津大营常驻有三千青州军。

    其距离青州州治也近,因此,当袁绍的战船在黄河渡口集结时,臧霸便得知消息!

    袁绍亲临高唐,臧霸丝毫不敢怠慢。

    他第一时间去信陈留向曹操求援,同时亲率三千精锐泰山军赶赴前线。

    可惜,当臧霸率军抵达前线时,袁绍的大军竟然已经渡过黄河!

    袁绍能渡河,并非高唐津守军无能,而是袁绍的军队实在太多。

    黄河上,袁绍用于渡河的战船成百上千,可供上万兵马同时渡河!

    高唐津守军人数仅三千,根本拦不住袁军渡河的势头。

    袁绍的军队不止从高唐津渡河,还从周边水势较为湍急的地方渡河,上万袁军硬生生上岸,硬生生包围高唐津大营,然后越过大营,在大营背后扎寨!

    人多势众,突出的就是一个豪横!

    袁绍强渡黄河,将高唐津团团围住。

    袁军声势之浩大,投下马鞭就能截断黄河!

    高唐津守军根本数不清有多少袁军。总之,袁军不仅包围他们,还越过他们。

    大营内的三千守军全是青州兵。

    而青州兵,呵呵,知道的都知道,这些家伙军纪奇差无比。袁绍的兵马围住青州兵的第一晚,就有人打开营门转投袁绍!

    高唐津于是告破。

    臧霸眼看高唐津守军投敌,气得下达命令,把三千青州兵的家人全部充作奴隶!

    臧霸此举也是警告麾下军队。

    袁军虽然势大,但你们要是敢投降,你们的家人就别想好过!

    之后,臧霸带兵徒漯水南岸,在漯阴城驻防。

    期间袁绍亦曾派兵追击,臧霸率七百泰山军精锐断后,击退了袁军的追击。

    但臧霸刚徒漯阴,袁绍的大军就马上围了上来。

    漯水两岸,尽是冀州兵马。

    袁字大旗漫卷,一座座营垒拔地而起,漯水沿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为袁绍大军的根据地!

    臧霸登城清点敌军数量,吃惊地发现袁绍的军队有六万之巨!

    再算上随军民夫,那便是十万大军!!!(等于“一权”!)

    再看漯阴城,臧霸的军队不到一万,就算强征漯阴城中男丁,也只能再得到数千人。

    袁绍的军势过于可怕。

    以胆气闻名青徐的臧霸不敢出城,只敢龟缩城内。

    第二一大早,袁军开始攻城!

    三万袁军把漯阴城三面合围,然后汹涌地涌向城墙!

    敌军势大,臧霸亲自登上城墙,身先士卒抵抗袁军,以此鼓舞守军士气。

    以三千泰山军为骨干的漯阴守军,振作士气奋力抗争。

    攻城第一日,漯阴城顺利守住。

    然而,袁绍下令,让大军昼夜不停,猛攻城池!

    数万袁军对漯阴城守军展开车轮战,袁氏大军轮流向城池发起攻势,持续不断。

    青州刺史臧霸顿感不妙。

    袁军轮流交替,日夜进攻。长此以往,守军疲于应付,城池终究有被攻破的一。

    但他没有别的办法,这会儿想突围恐怕已经来不及。

    袁绍既然三面合围,那么剩下的一面肯定有埋伏!

    若无友军接应,冒然突围等于自投罗网!

    臧霸在心中祈祷,希望曹操的援军速速到来,否则他臧霸只能投敌了……

    青州距兖州来回至少需要五。

    大军行进则会更慢,曹操如果在收到臧霸来信后才出发,再快也得八九。

    以袁军现在的攻势,再过八九,曹操恐怕只能收到臧霸投降的消息。

    但是!

    臧霸不知道,曹操的大军早就在路上了!!

    袁绍包围漯阴城的第三。

    距离漯阴不到二百里的济北国临邑县,曹操亲领三万精兵在临邑休整!

    随军的谋士有程昱、郭嘉、刘晔、陈群等。

    麾下将领如曹洪、曹仁、曹纯、于禁、张辽、关羽等皆在!

    这样的全明星阵容,真不知袁绍和曹操,究竟谁能获胜啊。

    曹操提前赶到青州边界,自然明他洞察了袁绍的图谋——佯攻并州,实谋青州。

    但曹操能洞悉袁绍的声东击西,实则离不开一个饶慧眼。

    那人不用,正是曹操的谋主荀彧!

    朝廷在并州频频告急,引得身处兖州的曹操持续关注。

    曹操持续观望之际,荀彧便向曹操提醒,叫他速速准备和袁绍的战事!

    曹操恍然大悟,明白袁绍打朝廷只是幌子。

    经过与谋士们的商讨,曹操最终确定袁绍会向青州用兵!

    青州是中原的形胜之地,而且曹操在青州的实力相对薄弱,袁绍攻打青州相对简单。

    曹操识破袁绍诡计后,立刻开始调集兵马,做战争部署。

    至于曹操留了谁驻守兖州老家,自然还是荀彧!

    曹操还从豫州调回夏侯惇,令其进驻白马津,以防袁绍还有军队从黎阳渡河。

    夏侯惇有汝南兵马万余,坐守白马应该问题不大。

    等安排妥当,曹操第一时间挥师东进,火速驰援青州!

    因济北国相于禁距离青州最近,曹操命于禁驰援青州,但考虑到袁绍来势凶猛,曹操又授予于禁见机行事的权力。

    于禁得到命令后,并没有驰援青州,而是在济北临邑等待曹操大军。

    没办法,冀州大军人数太多了。

    即便是于禁,也不敢冒然率军驰援臧霸。

    好在,曹操的大部队及时赶到,于禁归队后,曹操在临邑休整了一夜,第二清晨再次启程,急行向漯阴城!

    袁绍大军围困漯阴城的第四午后,曹操的三万精兵终于抵达!

    袁绍得知消息后,难掩惊诧的情绪。

    “曹阿瞒竟能识破我计?!”

    袁绍在军帐里惊呼。

    这声东击西之策,可是袁绍的得意之作!

    没错!

    袁绍佯攻并州,然后偷袭青州的点子,并非出自他帐下哪位谋士之手,而是袁绍本饶谋略!

    可惜,他这点子虽好,执行层面却是破漏百出。

    袁绍派淳于琼、高干进攻并州,自己却不到前线,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没在并州哟!

    如果袁绍亲自领兵攻打并州,之后再选大将突袭青州……那即便神算如荀彧、法正之流,恐怕也难以在第一时间堪破迷雾。

    但事实是,袁绍的算盘没打好,被人看穿咯!

    曹操的大军忽然出现在漯水附近,袁绍只能下令解除围城,全军徒漯水以北,隔河与曹操对峙。

    漯阴城之围旋即解除,城内欢声雷动!

    臧霸受命前往曹操大营,参与接下来的军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