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2章 荆州通商,三弟马铁

    襄阳,荆州州府。

    刘表稍显驼背,年过六旬的荆州霸主,头发已然花白,胡须也掉落不少。他的胡子干枯灰白,短短的一撮,如同垂老的山羊。

    宛城之战过去仅一年多,刘表的精气神就大不如前。

    似乎,宛城下的无奈退兵,磨尽了这位英雄人杰的最后一丝豪气,空余老气。

    荆州还是那个荆州。

    只是刘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单骑下荆州、杀宗贼、射孙坚的八骏之一。

    上庸申氏臣服朝廷的消息传来。

    刘表简单过问了一下众饶想法。

    刘先、蒯越、蒯良等人都认为,朝廷收复上庸对荆州并无威胁。而今朝廷关注的重点,肯定还是北方的袁绍!

    三位谋士都断定,只要袁绍兵败,或者曹操撑不住,朝廷都会在第一时间下场!

    而荆州,高枕无忧也。

    刘表也点头,谈及朝廷派遣使者请求恢复通商的事情。

    刘表本人是不愿意和朝廷修好的,宛城之战失败,宛如一口恶气憋在刘表胸中,永远也无法消散。

    那一战,荆州军其实没损失太多兵马。

    但两千荆州骑兵折损近半,让刘表十分肉痛。那可是他花了数十万石粮草,从朝廷手中买来的。

    结果,宛城一仗,不仅骑兵折损近千。就连刘表的侄儿兼爱将刘磐,也一同战死在沙场!

    刘表非常想为刘磐报仇。

    可宛城之战已经证明,朝廷的号召力,绝非当年董卓之乱时可比!

    前年刘表执意攻打已经归顺朝廷的南阳太守张绣,结果,江东孙权、兖州曹操全都发兵袭击荆州。

    曹操和孙权当然不单纯是为朝廷撑场子,二人都想趁机从荆州剜一块肉!

    那时,孙权差点攻克江夏郡。

    曹操的部下——赵俨、李通更是掳走了随枣一带上万百姓!

    刘表攻打张绣,不仅没能夺取南阳,还损失颇多。

    幸好荆州底子厚,经得起这般损伤。但刘表认清了,他没有能力走出荆州,以后也不会有机会了。

    比起朝廷,江东孙权对荆州的威胁更大!

    朝廷拜孙权为荆州刺史,故意刺激孙权和刘表为担双方又有杀父之仇,可谓不共戴。

    有消息称,孙权已经暂时平息了山越叛乱,正在筹划对江夏的又一轮攻势!

    而今刘表只想守住基业,把荆州顺利传承给下一代。

    然而就连这个愿望,都让年迈的刘表头疼不已!

    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相互争斗已久。刘琮背后站的是蔡氏、黄氏等荆州大族。刘表本人则更中意刘琦。

    嗣子定不下来,刘表因而整日烦恼。

    台上,刘表沉沉思索。

    台下,蒯越、蒯良等人面面相觑,不确定刘表是睡着了还是怎的。

    怎么刚了句朝廷通商的事,刘表就不话了呢?

    “明公?”

    蒯越声询问。

    刘表回神,问他们刚才到哪了?

    蒯越提醒,到朝廷恢复通商的事了。

    刘表叹息,问他们有什么意见。

    蒯越重复自己的回答:“明公,臣等以为,朝廷乃正朔,公为宗室,荆州若能与朝廷修好,对您和朝廷都有益处。”

    刘表不喜,但还是挥挥手:“就按你们的办吧,吾乏了。”

    蒯越等人拱手退出。

    八月,朝廷和荆州经协商,双方重新恢复正常往来。

    朝廷为安抚刘表,授予其镇南将军的称号。

    双方外交正常化后,荆州和关中商人闻风而动,第一时间进入双方边境展开贸易。

    凉、并的马匹,关中的面粉、炒茶、玉器,西域的美女、宝石、葡萄酒,荆襄的茶叶、渔获、稻米、经书抄本,各种商品流通起来。

    战乱年代物资贫乏,但不知为何,奢侈品依旧很畅销。

    氓流饿死荒野,豪族却比太平时期更加富裕!

    尤其荆襄的豪族,因为刘表迅速平定荆州,荆襄豪族根本没怎么遭受过战火。蔡、黄、庞、蒯四大家族富得流油,平日都找不到地方挥霍。

    然而眼下西域和北方的商品流入,荆襄豪族闻到腥味,纷纷出手阔绰,大买特买!

    第一批抵达荆襄的关中商人,获利岂止千万!

    荆襄豪族喜欢马匹、玉器,但他们最喜欢的却是炒茶!

    在刘表的推动下,襄阳文化发达,士子众多。他们对清淡典雅的炒茶格外钟爱,除开钟鸣鼎食之家,就是寻常寒门士子,也要凑钱买炒茶。

    一时之间,关中的炒茶在襄阳城被炒到等同黄金!

    关中商人在襄阳滞留一月,又带着荆州的原料茶叶、渔获、稻米、经书抄本等返回。

    路途中,一支商队格外显眼。

    因为他们挂着“马”字旗,是扶风马氏的商队!!

    马氏商队的领队有两人,年轻的那个,据正是当朝骠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冀侯马超的亲弟弟——马铁!

    马铁今年十七岁,年近弱冠。

    他是马腾的三儿子,嫡出,跟上党太守马休一个母亲,跟马超同父异母。因马铁年幼,马超一直没有推举他做官,而是令其学习经商,主持马氏商队。

    此次关中商队南下襄阳,马铁亲自领了一支商队。

    在襄阳城,马铁领略了荆北风情,麾下商队也获利八百万钱!

    八百万钱多不多,少也不少。

    按照关中粮价,可以换成五千多石粮食。

    最主要的,马铁在荆北结识了不少人!

    马铁离开雒阳时,马超特意叮嘱过马铁,叫他有空就去拜会荆州四大家族,还要为马超寻访寓居荆州的名士。

    四大家族,马铁已经拜会过,双方私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但名士和青年才俊,马铁至今只见到一个——名儒宋忠!

    主要襄阳做买卖时太忙,根本没时间出城寻访名士。

    但是,马铁在襄阳没忘记这茬,他特别留意打听荆州名士和青年才俊们的出没场所。

    名儒宋忠告诉他许多人名,建议马铁返回雒阳前,亲自去拜访他们。

    宋忠自己则拒绝马铁的邀约,不愿前往雒阳做官。

    宋忠他只想待在和平的襄阳,教授弟子,不愿入朝为官,踏入波谲云诡的朝堂。

    马铁尊重宋忠的选择。

    离开襄阳后,马铁让商队转道邓县,前去拜访传中的贤士——诸葛孔明!

    商队在邓县境内一座路边酒家停歇。

    还没交进屋,马铁就听见酒家里有人歌唱。

    撩开门帘进去,只见堂屋一角围坐着一群青年文士,他们正把酒言欢,唱和诗歌!

    马铁细听那诗,乃诗经中的名篇。他顿觉这群人十分风流,一定有名儒宋忠提到过的人杰!

    马铁于是上前自报家门:“诸君,在下马铁马叔冶,扶风人。家兄骠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冀侯马孟起!”

    众人看向他,其中一相貌丑陋之人笑道:“呵呵,原来是马寿成的三郎君,有何指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