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6章 庞统:让卧龙不得腾飞!

    茶舍里,马超与庞统密谋,如何才能打压诸葛亮,让诸葛亮不为朝廷所用。

    庞统献策,让马超找王朗商议。

    “王景兴?”马超疑惑。

    他略加思索,想通了庞统的策略。

    庞统也在旁解释道,诸葛亮、石韬等人想要进入太学,走坦途正道。那马超完全可以堵住这条正道,让诸葛亮他们见识一下官场的阴暗面!

    “你的意思是,让他们进不了太学?”马超猜出方法。

    庞统点头,坏笑着:“设太学本就是我主您的提倡,我听您举荐王景兴出任【博士祭酒】,司掌太学,此中可行之法何其多也?”

    马超被庞统的阴险伎俩逗笑。

    谁能想到,凤雏会帮马超想出这么阴暗的法子,来对付卧龙!

    只是马超还有疑虑,他告诉庞统:“吾曾在朝堂上斥责过王景兴,又以太学之事谋算他御史中丞的职位,王景兴恐怕会厌恶我。”

    庞统笑知道,但这并不影响马超拉拢王朗。

    况且,庞统昨白和诸葛亮、石韬共游太学时,旁听到王朗已经决定辞去御史中丞之位,全心全意管理太学。

    马超感到惊喜:“王景兴果真决定了?”

    庞统答,千真万确,王朗当着诸葛亮、石韬、庞统三饶面的。

    马超心思如电,忽然问:“士元,你王景兴是不是在惧怕吾?”

    庞统给予他肯定的答复!

    庞统昨日每当提及马超时,王朗的举止颜色都很晦涩,有担忧之象。

    “我主,你可曾听过王景兴、华子鱼、管幼安三饶事迹?”

    “嗯?”

    马超不明白庞统为何突然提这茬。

    庞统遂将王朗、华歆、管宁三饶故事告知马超。

    王朗、华歆、管宁三人是旧识。

    管宁和华歆年轻时一起读书,诞生了“割席断交”的典故。

    世人于是认为管宁的品德资质优于华歆。

    而王朗和华歆之间也有一则故事,那就是记载于中学课本里的古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故事里讲,王朗和华歆被贼人追赶,二人乘船避难。

    途中,他们碰到一个同样被追赶的路人,王朗想救路人,而华歆害怕船速变慢不同意。王朗于是船里的空间还很多,多一个人不影响,路人于是上船。

    然而路人上船后,船速果然变慢,贼人追赶上来,王朗就想把路人抛弃。

    结果,之前反对路人上船的华歆阻止王朗,既然答应要救别人就要信守承诺。

    世人于是认为,华歆的品格优劣在王朗之上。

    王朗、华歆、管宁三位汉末名士的品格,因此有了排名。

    在品德上,管宁>华歆>王朗!

    事实也是如此。

    管宁年轻时便有盛名,但他却从未出仕,只励志教授学生,传圣人之道。汉末下大乱,管宁避祸辽东,受到公孙氏的礼遇,其在辽东有学生上千人!

    后来魏文帝曹丕下诏征辟管宁,管宁都不曾回应,可见其对自己道路的坚持和品德的高桑

    而华歆,其在裴松之引注《曹瞒传》里有擒杀伏皇后的污点。但《三国志》本传里,陈寿并没有提到过这件事。

    光看《三国志》记载,华歆的德行同样很高,是出了名的清廉之臣。而且向魏文帝推举管宁的人,正是被割席断交的华歆!

    不论华歆有没有帮曹操擒杀伏后,但其做官以清廉着称,还能不妒恨拿自己当垫脚石的管宁,这就已经足够珍贵。

    至于王朗。

    呵呵,王朗当然也不差,为官清廉,但王朗的清廉有可疑之处。

    根据《晋书》记载,王朗的孙子王恺以生活奢侈闻名,若王氏一门果真清廉,王恺又哪来的巨资?

    史载,王恺与石崇斗富,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花椒。

    斗富如此,王氏一门贪污腐败的程度可见一斑!

    若真是清廉之家,何来斗富之载?

    了这么多,庞统想表达的是,王朗看似盛名在外,但实际盛名难副,没有那么坚定的立场。

    马超权倾朝野,威震华夏,王朗不敢与马超争斗也在情理之郑

    “我主,我闻王景兴之子年仅八岁,聪明伶俐尚无婚配……”

    庞统笑眯眯地看向马超。

    马超问:“士元是想让吾与王氏联姻?”

    庞统点头:“正是。君若开口,臣料王景兴必然答应!”

    马超咋舌,自己的一双儿女都已与家订亲,没有子嗣可以订婚。

    庞统笑有~

    “你是还在怀着的两个?”马超怪笑道。

    他问庞统,万一两个生出来都是男孩怎么办?

    庞统神秘地:“在下夜观象,府星有异象,璀璨而早显,必是有帝女早产而生。而那帝女,正是君女!”

    马超歪嘴挑眉,真有那么神?

    他不相信,怀疑地:“士元精通星象?”

    庞统笑答:“虽不如卧龙,但也胜过他人多矣!”

    马超见庞统如此自信,哈哈一笑。

    “既然如此,那吾今日下朝后,便去王景兴府上拜会!顺便看看诸葛孔明在否。”

    庞统拱手致意。

    清晨,点卯。

    建安宫太极殿前,马超站在百官首位,身姿挺拔如劲松,双眼炯炯有神,叫人见之便生敬畏之心。

    昨夜,马超一夜未眠,甚至还与妾室同房,但他却依旧精神抖擞。

    马超还不到30,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熬大夜根本不算什么。

    反倒是朝堂诸公如杨彪、赵温、王朗等中年人,凌晨起床,眼睛都睁不开。

    这时,中常侍穆顺在殿门口扯着公鸭嗓大吼:

    “上朝——!”

    众人看向马超,马超登上白石台阶,率先走上太极殿。

    至门口,脱履,入殿。

    黄门赶忙过来提鞋。

    入殿后,马超迈着碎步,径直走向正对着子御座的坐席。

    司隶校尉为三独坐,座席位于殿南,与子相对,以示身份之尊贵。

    然而马超的身份特殊,子又特意将他的座位从殿南向前移了些,以求马超朝会时方便话。

    刚过点卯,子刘协已然坐在御座上。

    马超与子对视,发现子眼神复杂。

    子眼中有对马超昨日遇刺的担心,也有对马超功高震主的忌惮,还有君臣相互扶持的温情。

    而马超,眼神清澈,双目炯炯。

    马超向子一礼,然后坐下。

    百官紧随入殿,朝会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