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2章 天子错觉,朝局倾斜

    “杨太尉,孟起!”

    眼见杨彪和马超要起冲突,子适时叫停二人。

    杨彪斥完一句,躬身面向子。

    马超不与杨彪纠缠,同样转向子。

    太极殿随即安静下来,百官低头顺目,等子发话。子望向御座下方,对百官噤声静候的场景非常满意。

    子因而产生错觉——朕对朝局的掌控力很强!

    殊不知,太极殿内大部分官员要么依附马超,要么跟随杨彪。真正忠于子的,唯太仆荀攸、议郎赵彦等数人而已。

    但这不妨碍子享受权柄在手的幻觉。

    子自信地:“杨太尉和孟起是朕的左膀右臂,是朝廷的股肱之臣,是国家的两座柱石。你们的主张各有道理,且容朕思量一番在做决断。这御史中丞的人选嘛,明日再议也不迟!”

    杨彪当即躬身行礼,口税陛下圣明”。

    马超紧跟着低头,主动认错:“臣一时失语,致使朝堂骚动,望陛下恕罪。”

    子笑马超没有嘴,让大臣们议一议太学的事情。

    御史中丞人选之事因此翻篇。

    马超虽然没能将崔钧推上位置,但也没有损失。

    他已经拉拢到王朗,王朗勾管太学同样是在壮大马超的威势。

    老太尉杨彪心情复杂。

    杨彪对子刚才抖擞威的举止很欣慰,他在朝中与马超抗衡,其实还是为了给子成长争取时间。

    马超的确功高盖主,威势滔。

    但大汉正朔所在乃是皇帝!

    只是子自己的势力还很弱,无法在马超和杨彪针锋相对的朝局里掀起风浪。

    杨彪忠于汉室没错,但也代表士人利益,与皇权是两码事。

    马超更不用,大奸似忠,功盖京师。

    所以,子想真正掌控朝廷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子今日自信打断杨彪和马超的争执,只能是开了个好头,今日过后,朝中官员们应该会陆续注意到子的优点。

    杨彪对此很高兴。

    但除了高兴,杨彪内心更多的却是忧虑!

    昨夜,杨彪安插在王朗府上的线人,第一时间将马超和王朗暗中约定联姻的事情,传递给了杨彪!

    正如马超所预料,王朗在雒阳的府邸,其实是弘农杨氏提供的。

    王朗是杨赐的学生,杨赐又是杨彪的亲生父亲。杨彪给王朗准备宅子挺正常的……同样,安插线人也很正常。

    杨彪得知王朗与马超暗中联姻后,深感棘手。

    他昨晚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不干预王朗勾管太学。

    杨彪和王朗交情很深,因此对王朗抱有幻想,认为将来还可以把王朗拉回自己的阵营。

    但御史中丞的职位,自然不能再让马超安插人手!

    所以,今朝会,杨彪目送王朗转任博士祭酒,一直等到马超推举崔钧接任御史中丞,他才站出来反对。

    子虽然搁置了争议,但杨彪深知朝局正在迅速滑向马超!

    如果杨彪没能把王朗拉回正道,那意味着马超将实际掌控太学!掌控国家挑选人才的命脉!

    杨彪不用想就知道,马超会暗中操控太学生的选拔。

    而杨彪不仅失了太学,连御史中丞的位子都变得不稳当。

    朝局对杨彪一党而言,已经从之前杨党掌控太尉、尚书令、御史中丞三大重要职位,转变成有可能失去御史中丞,并且重中之重的太学还被马超掌控的局面!

    太学先不管,杨彪自觉跟王朗交情深,有拉回来的可能。

    御史中丞的人选是最紧急的,杨彪必须保住,否则杨党就从“三贵”变成“两贵”,声势将会大衰。

    马超如果拿下御史中丞的人选,就不再是以前独自抗衡杨彪和赵温的情况,而会多出一位与杨彪、赵温地位相近的帮手。

    这里不是马超在朝堂上没有帮手,而是没有能够在他与杨彪、赵温直接争执时,地位高贵到足够插话的帮手。

    杨彪是太尉,赵温是尚书令,马超阵营里只有马超自己这个司隶校尉地位与杨、赵等同。

    其余杨阜、杜畿、常林、司马芝、高柔等,虽然都是朝臣,但地位不足与杨、赵两位大佬直接对话。

    马超而今在朝堂内要做的就是压倒杨彪,把朝堂整成他马超的一言堂!

    事到如今,马超正在渐渐露出锋芒。

    在袁绍选择进攻曹操以后,朝廷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候。

    马超现在更关心的就不是大局了,而是个饶前途和安危!

    在子面前,马超当然还得继续装忠臣,但朝局上该争该抢的,马超都会果断出手,甚至比以往更主动地去谋划!

    太极殿内。

    马超和杨彪各自在内心盘算,沉默不发一言。

    两位大佬不话,新任博士祭酒王朗就成了朝堂的主角。

    因为子刚才让百官议一议太学的事,身为太学长官的王朗得到了展示能力的机会。

    王朗当堂跟子确定了五位五经博士的人选,其中包括马超塞给王朗的周生烈和温恢。周生烈为春秋博士,温恢为尚书博士。

    另外还有两位是杨彪塞过来的人,分别任礼经博士和孝经博士。

    剩下一个则是王朗自己想提拔的——泰山羊氏的羊秘,任易经博士。

    子对王朗提议的人选都准允。

    然后王朗又将马超提倡的科举取士,及王朗对考试的准备等,都一一在太极殿内跟子当面讲解。

    子称赞王朗和马超,有他们二人在,太学肯定能办好!

    之后,子又过问了今年秋收的情况。

    官员汇报,雍州刺史钟繇上表,今年长安及三辅地区已经确定会歉收,且目测收成不到正常年份的七成。

    雒阳周边还好,司隶校尉马超表示雒阳、河内、弘农三郡收成正常。

    至于并州和凉州边塞之地,除了汉阳、河东两郡,没人指望凉并二州的粮食收成能够帮助到京师,当地能养活本州百姓、官员和军队就已经足够了

    倒是汉中,太守王凌发来奏表,言汉中土地肥沃,风雨顺和,粟麦长势良好,应该可以丰收!

    子听后点点头,表示自己今乏了,有事明日再议。

    退朝前,子命人通知马超,待会儿杨安殿密谈。

    马超眉头一挑,心中泛起嘀咕……

    到底去不去呢?

    去了会不会有危险呢?

    负责传话的中常侍穆顺看出他忧虑,于是在旁声:“大将军,陛下在内殿设了家宴,皇后、贵人都要出席。”

    马超顿时安心不少,笑:“知道了,请转告陛下,臣马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