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翌日,马超回到家中,闭门谢客不出。

    雒阳坊间传闻,骠骑大将军回府时,头上缠着纱布,隐约见红。

    午后又有医官出宫,入马府。

    一时间,雒阳城内流言不断,猜测马超为何受伤。

    有人是马超和子起了冲突!

    有人是宫中出现刺客,骠骑大将军与刺客厮杀受伤。

    还有马超给子磕头磕出血的。

    总之众纷纭,雒阳城似有暗潮涌动。好在宫中及时辟谣,子派人慰问马超,向马超致歉,那晚不该喝那么多酒,以致马超额头磕在柱子上。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不怀好意之人。

    京师重地,任何事情都非事。

    杨党以马超醉酒失仪为由,上表弹劾马超。

    子自然不许,并表示错在己,不在超,希望群臣不要过度责怪马超。

    然而子越是如此,杨党越是不依不饶,尚书令赵温上书言君臣之道,子之错错在臣,希望子不要包庇马超。

    马超听闻事情,知道这帮“清流”别有所图,但他一时不清楚杨彪、赵温图的是什么。

    他于是在府邸召集幕僚议事,询问司马孚、庞统、孟建三人缘由。

    司马孚精通权术,一语戳破杨党心思。

    司马孚:“明公,今博士祭酒王景兴与您亲善,我想杨太尉他们应该是知道了,所以才上奏毁谤您!”

    毁谤。

    这个词用得真好,司马叔达不愧是官场达人!

    马超听后微微笑:“原来如此,此事,吾锋芒略显,没想竟刺到太尉和尚书。”

    此言一出,霸气尽显!

    “锋芒略显”、“竟刺”……在场司马孚、庞统、孟建三人细品,顿觉马超的胸怀足以包揽地。

    孟建敬畏道:“朝廷若无明公扫定京畿,建不知道下会如何。明公功劳至伟,太尉和尚书如此做过矣。”

    马超点头,拱手遥拜子,自己一心为公,却被人忌惮。

    “三君以为吾该如何,才能使太尉、尚书不那么难受?”

    马超问计三君。

    未曾想,司马孚、庞统、孟建三人“三君”的称号竟流传出去。京畿有言:马府三君,“达君”司马,“元君”庞统,“威君”孟建。

    意为马超府邸有三君,司马孚字叔达,其为人通达,言行合乎君心,故称“达君”。庞统字士元,其人质朴纯元,谋略幽远,故曰“元君”。孟建字公威,美仪表,威严堂正,曰“威君”。

    此是后话。

    对于马超提问,司马孚给出谏言。

    司马孚认为马超不该退让,一步退则步步退,现在王朗倒向马超,正是针锋相对的好时机!

    这话虽然不是最正确的,但却是最符合马超心意的。

    要不怎么司马孚是“达君”呢?

    马超沉吟片刻,问庞统和孟建意思。

    孟建:“王祭酒勾管太学,下才俊已入明公彀中,或当暂退。”

    马超捋须问庞统:“士元呢?”

    庞统坦诚地笑着:“明公,统不善政争,但也觉得公可以收敛锋芒,使他人与杨党争斗。”

    “哦?”马超好奇,问庞统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