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6章 白波军祸乱兖州,戏志才献计破贼!

    初平二年,四月。

    青州,临淄,州牧府。

    刘备收到三方回信后,大喜!召集众人商议。

    “子云、文若之计成矣!”

    荀彧笑道。

    “如此,可派人通知公孙将军开春后,领军南下威逼袁绍。

    同时,需派大军先占据泰山,扫清西出道路才行!”

    刘备赞同,随后道。

    “不知派何人领兵入泰山!”

    谢龙道。

    “可命子龙或者翼德取之!”

    刘备同意,先表任诸葛珪为泰山太守后,命赵云领骁骑营、陷阵营护送诸葛珪上任。

    赵云自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泰山郡占据,随后刘备命赵云领兵驻守!

    初平元年,四月。

    刘备占据泰山郡!

    青州此举犹如猛虎出闸,也让兖州刺史刘岱大惊!

    不过,刘岱思考再三,还是选择接受了下来。

    除了青州还有兵入泰山郡的举动以外,其余诸侯包括袁绍,都暂时偃旗息鼓。

    毕竟,天下局势变化太快,而且皆有大战,都需要好好消化消化!

    当然,青州也开始为后面做准备,荀彧、田丰负责补充兵力扩军。

    刘备在关羽主动请命下,迅速抽调各军骨干重建摧锋军后,命关羽、太史慈、徐荣三军屯于平原郡的平原、安德一线,同时调管承楼船军驻防大河!

    然后,在平原郡后方大兴屯田,同时招募屯田兵两万余接受关羽指挥,同时派田丰辅佐关羽。

    至此青州北线,共屯扎四万余大军防备袁绍。

    当然,摧锋三军几乎全军覆没,也需要重建,而且青州也需要恢复元气。同时刘备提拔黄忠为射声中郎将,建射声军。

    谢府。

    谢龙正抱着谢道韫,看着谢安小家伙在婉儿的照看下玩耍。

    谢龙看着如此温馨的模样,心中自然一暖。

    不过,下一刻谢龙思绪就跳跃到后面计划了。

    谢龙本打算扶持刘岱压制住曹操,刘备则和公孙瓒合力围攻袁绍,能下冀州天下自可平。

    哪知道,袁绍居然奋威大破公孙瓒、关羽,如此一来谢龙自然就改变方向了。

    如此刘岱也就不需要扶持了,而且谢龙有意让曹操占据兖州和陶谦、袁术二人打个两败俱伤,到时候刘备就可以得渔翁之利!

    .........

    初平元年,四月。

    鲁国,鲁县。

    “将军,就算真如你所言,刘备会攻击吾等,吾等也无须害怕!

    刘备还不是会败,而且其前段时间就败给了袁绍。”

    杨奉辩解道。

    原来是郭太,见刘备占据泰山郡,兵锋直指自己,自然召集众人商议。

    郭太看了一眼杨奉,开口道。

    “刘备绝不可小觑!其已据泰山,离吾等太近!”

    韩暹听完郭太所言,不由道。

    “大帅,就算如此吾等该往何处去呢?”

    郭太一听也陷入了纠结,毕竟若是想离开兖州的话。

    再去其他州也不好选,首先青、冀两州惹不起也不敢去,徐州陶谦也不好惹,本就是从豫州来的,自然不能回豫州。

    郭太思索许久道。

    “不如先大掠兖州,然后经沛国到扬州去如何?”

    胡才、李乐等人也无谋略,自然听从郭太的话。

    时间过的很快,安稳的来到了。

    初平二年,五月!

    今年率先发难的不是袁术、陶谦,而是郭太,郭太在鲁国境内召集兖州境内的黄巾军会盟。

    聚众近三十余万,当然精锐青壮也只有十万,但还是不容小觑。

    随后,郭太以鲁国为中心攻击山阳郡、任城国,亲领大军攻击东平国。

    一时间,兖州之内一片烽烟!

    兖州,州牧府。

    刘岱闻郭太突然发难,连忙召集万潜等人商量。

    “郭太贼子狼子野心,如今祸乱吾兖州,吾有意亲讨之!”

    刘岱这段时间还是比较顺利的,手中兵力,加上鲍信、曹操支援的人马,也有个五万人马,所以就有信心击败郭太。

    当然主要还是刘岱后勤压力太大了,首先济北、泰山、东郡、陈留皆不受其直接指挥。

    然后,能指挥的郡、国又被黄巾占据,所以,哪怕郭太不动手,刘岱都要准备动手了。

    鲍信闻言劝道。

    “使君不可,如今贼军势大。当先暂避锋芒,待其锐气消磨才可出击!”

    刘岱摆摆手道。

    “以正讨逆无有不胜,区区黄巾余孽有何可惧!”

    “使君,允诚所言颇有道理,何不暂避锋芒击贼更易?”

    万潜也帮忙劝说道。

    “君乃文士,不知兵事,若吾坐视黄巾肆虐,怎对得起兖州百姓?”

    刘岱这个为了百姓的大义一搬出来,万潜自然不好多言。

    其实刘岱主要是害怕黄巾将兖州祸害太狠了,自己就无力和关东群雄抗衡。所以刘岱在后勤压力大、担忧兖州未来等等原因下,刘岱选择即刻出兵。

    鲍信还想在劝,刘岱就已经宣布领大军亲讨郭太。

    鲍信见此颇为担忧,赶忙派人将这一消息送给曹操。

    初平二年,五月,刘岱领军自昌邑兵入东平国,准备抵挡郭太大军。

    .........

    初平二年,五月。

    东郡,太守府。

    曹操收到鲍信传递的消息,召集众人商议,只见曹操面色忧愁的坐于主位。

    “黄巾势大,刘使君执意出击,若是落败,黄巾恐不能再制!”

    陈宫接话道。

    “宫曾见过刘使君,刘使君徒有名声,毫无才干。

    如此轻敌冒进,宫料其必败,败则兖州更加糜烂!”

    曹操一听深以为然,再问道。

    “既然如此,不知操该如何做?”

    戏忠闻言道。

    “忠以为主公当先击走东郡黄巾,保有东郡。

    有东郡为立足之地,那怕刘使君遭遇大败,主公也能支撑。”

    “圭以为志才所言有理,当速击走东郡黄巾!此乃根深蒂固之理!”

    曹操遂从之,亲领大军一万五千并麾下文武,自东武阳往发干、乐平、聊城一线进攻黄巾!

    曹操向戏忠问计道。

    “三城黄巾各有兵三四千,该如何破之?”

    “三城黄巾既然分兵,就必然各有号令,可击乐平,可设两路伏兵,若聊城、发干来救,顺势破之不难也!

    若两城黄巾皆见死不救,可破乐平,发干城轻易就能迫降,如此聊城独木难支破之不难!”

    曹操兵力超过三城黄巾故而可以分兵击之,戏忠才施展此计。

    曹操大喜,遂从之,领军攻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