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6章 新渔船与礁石

    “你们试一下新船只的效果吧。”

    许山揉了揉眉头,渔业区的生产报告向他展示很明显的信息,沿岸鱼群越捞越少。

    渔业很快就陷入到类似狩猎的窘境,生物群的恢复速度要慢于他们的捕捞速度。

    原本渔民使用的小舢板渔船,随着渔民们活动范围的增加,而开始显得无力起来。岸边的鱼群在迅速的减少,现在的渔民必须要面对脱离沿岸区域,向外拓展,获取近海的渔获。

    如果不是因为存在一片天然礁石,他们每日获取的食物会更少。

    而他们使用的小舢板渔船只能在沿岸使用,海面上一旦起小风小浪,上面的人都不好保住。为提高领地食物收入,建造更新更好的渔船成为现在领地的必要事项。

    正好航海术和造船术也是帝王时代提升至殖民时代的前置科技,将科技点出来后也可以为时代晋升做前置。

    季林想要晋级,已经不差几项科技,就差那临门一脚。

    领地的军事研究目前正在向民生方面倾斜,但受限于只有一名科研主管在任,研究速度缓慢,考虑到这位科研主管要兼顾教育和生产,就更慢了。

    这段时间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使用工程学院自带的小型工厂为渔业区生产五人的正规渔船,小型工厂虽然小,但也有机床等重要器械零件制造平台。

    再雇佣几十名身强力壮,脑袋灵光的领民来协助造船。

    领地很快得到新的渔船。

    一种长条形桨帆船,长十五米,宽三米,使用大量领地生产的钢铁对船体进行结构性加固,可以搭载五名渔民。在无风的时候可以依靠浆来行驶,有风的时候则可以借助风推动着自身在海上前进,到达位置后洒下渔网,再捕捞大片海鱼。

    这种渔船依靠本身的质量可以保证其在近海航行无忧,载荷也比现在渔业区使用的小舢板要多一些。

    大约多十倍的载荷。

    用上新渔船的渔业区产量势必会迎接一轮新爆发。

    感谢铁匠铺逐步量产的各种钢铁零件,极大提高船只的结构强度并提高承载能力,也不需要学院长手搓零件,让他把精力集中在技术研发上。

    如今领地的教育终于能稍微看出那么一点成果来,聪明的领民已经认得基本图像和数学加减乘除,文字。许山终于没有那么大工作压力——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当监工看着领民干活,领民在学会基本流程后,按图索骥,也可以造出和他质量相差不多的桨帆渔船来。

    除了前两艘桨帆渔船是他参与制造,后续的桨帆渔船都交由由许山挑出来的这些学徒工完成。

    许山在教授技术上没有藏私,教会这些领民他就可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料。

    学院长则只需要进行验收工作,检查桨帆渔船质量是否合格,后续由学徒工们制造出的两艘桨帆渔船在结构上不存在质量问题,就是手艺显然不如学院长来的精巧。

    但桨帆渔船的制造环节已经不需要他的参与。

    完美。

    而今日,他就带着这些新下水的船只一路从工程学院的小港口处到达渔业区,渔民工作的地方,提前被召集在这里的渔民们用惊喜的目光看着从海上被划来的四条渔船,这可比他们现在用的大多了。

    许山宣读着最新的条例,告知这些渔民,优秀生产小组可以得到新式渔船的使用权。而后续生产的那些渔船要如何处理,许山也没有想好。

    四个优秀工作小组,也就是那些被选上去房舍内居住的,脱离奴隶身份的自由民,可以用上这种新式渔船。

    只是新渔船的更替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新式渔船的生产一定比优秀工作小组产生来得要快,有学院长他们可以三天一条,没有学院长的辅助则需要五天时间才能生产出一条。

    他们虽然可以按图索骥造船,可工厂里面的各种辅助机械就不是十天半个月,乃至一个月能够学会的...前两日还有人因为操作不当,差点丢了手指。

    工作小组,一个月才产生两个,也就是十人。

    其中月生产数值差了三倍,而多出来这些新式渔船总不可能积压着不投入生产吧?但如果提供给这些还没有转职成为自由民的人,就势必会造成他们间的不公。领地目前的渔业区是按照每月捕捞量来计数的,有新式渔船的人捕捞效率会大幅度提升。

    拥有新式渔船的那些渔民就会更高可能成为自由民,这显然不够公平。

    许山思考着,他只是个学院长兼科研人员,政策的事情对他来说实在让人疲惫。对刚刚来到海边准备放下礁石补充海岸食物的季林提出这个问题。

    季林思考片刻便对学院长的问题做出答复。

    “轮班,优秀工作小组如你所说的,可以永久获得一条船的使用权,其他人则按照排班五天进行一次轮换。”

    一条船供二十五人,五个工作小组轮流使用,以一个月各小组使用新式渔船的次数相同为佳。

    随着后续的渔船数量增加,最多则保证两个工作小组轮流使用,既保证领地渔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刺激渔民们想要用上好工具的渴望,也不破坏目前领地的晋升规则。

    不能为了一时利益放弃领地的规矩,也不能迂腐到将生产资料弃之不理。

    “这倒是个好主意。”

    许山称赞道。

    说完,季林转身问道。

    “新式渔船已经造好了吗,正好,我想去那边礁石里看一看。”

    数次来到海岸,季林还没登上去过一次礁石,今天刚好新船下水,学院长也刚好在这里。

    叫上四个渔民划船,把他们送到距离渔业区不远处的礁石上,渔民也熟悉这一片礁石,他们经常来这里捕捞虾蟹给领地食堂增色。

    随着信标被抛入水中,一片以灰白为基底的礁石在海水中开始生长,从光流中构建起自身,然后便是肉眼可见的大片海生植物与礁石上生长。季林只能认得出海带,或者说在他认知里面长条大片的,能吃的,绿色的海生植物都叫海带。

    以及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各种虾蟹和贝类将这大片礁石当做家园。

    如此,一片中型礁石区就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