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八十五章 同学会

    十月底,《借枪》拍摄完成。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p>

    张嘉绎拿到了十万块的片酬,加上拍戏前提前支取的三万块,总共是十三万。</p>

    这十三万相当于他过往七年收入的总和。</p>

    在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影视剧,由于他不是主角,片酬不高,再加上拍戏的机会少,收入稳定却没什么起伏,只能吃饱不饿罢了。</p>

    拿了片酬,他没有立刻回长安,而是先和京城的同学聚一聚,请他们吃顿饭。</p>

    这不是说他有了钱想显摆一下,只是这些天一直没时间。</p>

    有了《潜伏》的成功,《借枪》的开拍备受关注,选角成了媒体议论的话题。</p>

    张嘉绎成了《借枪》的主角,媒体难免把他和王志闻作比较。</p>

    两人都是京城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王志闻是八八年毕业,张嘉绎是九一年毕业,算起来他们是师兄弟,可名气差的太远。</p>

    王志闻已经是国内顶尖的男演员,张嘉绎还混在二三线演员的层次上。</p>

    媒体普遍不看好张嘉绎,觉得《借枪》没办法和《潜伏》相比,主演就是个问题。</p>

    虽然负面评价较多,张嘉绎却也上了报纸,被介绍了一番,在京城演艺圈露了脸。</p>

    那些同学知道他来了京城,纷纷和他联系,想要聚会一次。</p>

    张嘉绎婉拒了。</p>

    主要是因为《借枪》刚刚开拍,媒体不看好,他的压力比较大,只能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琢磨角色上,把这部剧演好。</p>

    当然,不是绝对没时间,抽空吃顿饭的时间还是有的。</p>

    不过,张嘉绎觉得这时候见面有些尴尬,他来京城不和同学联系,就是不想借助同学的关系,他要这个面儿,想自己先闯一闯。</p>

    实在闯不出名堂了,他不介意和同学联系,至少他努力过了。</p>

    如今,他成了《借枪》的主角,按理说在同学面前算是过得去了,可他担心自己演砸了。</p>

    这部戏投资六百万,在国内的电视行业算得上大制作了。</p>

    林子轩愿意让他这个三线演员做主角,这是一份信任,他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p>

    他要是把《借枪》演砸了,在京城的第一部戏就毁了,别人还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么?</p>

    所以,张嘉绎婉拒了同学的邀请,认认真真的拍戏,把这部戏拍好了才能放心。</p>

    而且,拍好了这部戏,有了自己的作品,才算在这个圈子里有了立足之地。</p>

    从七月到十月,三个多月的时间,张嘉绎一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从住的宾馆到影视基地,非常的规律。</p>

    之所以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刘霖参加威尼斯电影节耽误了半个月。</p>

    虽说剧组把刘霖的戏份往后挪了,可张嘉绎是主演,主要是他和刘霖的对手戏。</p>

    别的演员早早的演完了,他要撑到最后才行。</p>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刚开始的生疏到后来进入角色,张嘉绎有一种感觉,他入戏了。</p>

    这个角色就像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一样,他觉得自己演的还行,这是谦虚的说法,实际上张嘉绎觉得这是他演的最好的角色。</p>

    导演给了他充分发挥的自由,尝试各种可能,整部戏他扛下来了。</p>

    杀青之后,回到宾馆,张嘉绎才算松了口气。</p>

    在拍戏的过程中,他一直没有放松,一直憋着这口气,这就是一气呵成。</p>

    第二天,他到好梦公司领取了自己的片酬。</p>

    好梦公司有两种发放薪酬的方式,对于自己公司的演员都是直接转到存折上,对于不是自己公司的演员,可以发现金,也可以转到对方的存折上。</p>

    张嘉绎还没有和好梦公司签约,他选择拿现金。</p>

    在财务处签了字,按了手印,拿到了十万块钱,把钱装进包里,走出好梦公司,他感慨不已,这些钱足够他在这座大都市生存下去了。</p>

    没在大城市生活过,不知道在大城市生活的艰难。</p>

    如果只是想吃饱不饿,在京城并不难,到工地上搬砖就能做到,可想要活的体面一些,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需要不断的奋斗才行。</p>

    剧组杀青后,就不会为演员提供食宿了,张嘉绎要在京城租一间房子。</p>

    既然想在京城长期发展,就要有一个固定的住所,有联系电话,这样别人才能联系到他,才不会错过任何的机会。</p>

    在此之前,他要和同学聚一聚。</p>

    那些同学约了他好几次,现在戏拍完了,要是再不聚的话,会伤感情。</p>

    人家还以为他耍大牌呢,他哪儿有大牌好耍,就是想在同学面前要个面儿,不那么寒酸。</p>

    张嘉绎在电话里请同学吃饭,笑着听对方埋怨,大家都是同学,笑骂几句就过去了。</p>

    吃饭的地方在京城电影学院附近,选这个地方是觉得能回忆一下过去的青春,同学聚会,回忆过去的时光肯定是主要话题。</p>

    来的有男有女,一共七个人。</p>

    他们那一班总共十几名同学,如今在京城发展的就这么几个,有些去了外地,就再也没有回来,有的改行做了别的。</p>

    这七个人有的成名了,有的还在二三线混着,各有各得生活。</p>

    “我说张儿,你可真不够意思,在长安窝了六七年,好容易来了京城,咱们请你几回你都不出来,还以为不认哥几个了呢。”有人见了张嘉绎,出口抱怨道。</p>

    “是我的错,我赔不是,哥几个饶了我这回,这不刚拍完戏嘛,今晚咱们好好喝一顿,不醉不归啊。”张嘉绎笑着说道。</p>

    这件事他不占理,喝酒赔罪是应该的。</p>

    “张儿能来京城就行了,总算是从长安那地方出来了,还以为再也见不着了,不像其他几个人,都好几年没消息了。”有女人替张嘉绎开解道。</p>

    “吆,孔大小姐这是看上张儿了,我记得当初在班里排戏老是你们俩一组,我们都羡慕着呢。”有人起哄道。</p>

    “瞎说什么,我这儿正感慨呢,张儿那时候见了女生就害羞,我性格好,老师觉得我们俩一起能互相促进。”女人不满道。</p>

    “我证明,当初的确是这样,来,咱们喝一杯。”张嘉绎举起酒杯,提议道。</p>

    几个人的酒杯碰到一起,溅出了青春的年华。</p>

    一晃七年过去,他们这帮人早已不再年轻,有人结婚,有人离婚,有人事业有成,有人还在厮混,在流逝的光影里,映照出各自的面容。(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