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2章 夜路走多了迟早被闷棍

    同行是冤家,英雄所见略同。

    顾诚给暴雪公司去洽谈邀请函的前后脚,已经掌控了传奇娱乐的孙正意也盯上了这款游戏。

    没办法,《魔兽世界》么,哪怕还没出,地球人也已经都知道这游戏的牛逼。

    关键是暴雪公司那人的名树的影,硬是扎手。

    多少年了,暴雪出品的游戏自称地球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凶名积威之下,孙正意自然也是对此非常在意。

    孙正意的魄力,比历史同期的陈天乔可大得多了。

    历史上的陈天乔,在o4年盛达上市之后,心就有些野了,开始想布局“盛达盒子”,做泛娱乐的内容分平台。对于网游领域不再苦心追求最前沿,最后白白被靠奇迹mu崛起的九成朱军舍得下本占了先手。

    而孙正意,眼下和朱军合谋,那可是要面对来自顾诚的咄咄逼人竞争的。加上手上捏着重量级的传奇娱乐股权,唯恐利空消息导致公司市值下跌,孙正意对于任何能带来现金流的生意都是绝不放过的。

    所以,在竞争的动机上,双方的决心都很坚定,也都很舍得下本钱。

    关键就看双方的实力,以及手上掌握的资源对暴雪方面的吸引力了。

    至于杀出一个截胡的第三方……这种可能性几乎等于零,顾诚和孙正意也就都懒得去想了。

    今网游英雄,唯正义与诚耳。

    11月2号,暴雪公司在北美开服内测的日子。在沪江,刚刚乔迁的传奇娱乐新总部大楼里,孙正意召见了朱军。

    传奇娱乐本来在钱塘,跟顾诚的其他产业一起部署在文三路高新区的东部软件园。但是自从顾诚被“赶出”传奇娱乐之后,那些“背叛”了顾诚的人也不好意思戴在那儿,也不想受闲气冷眼,索性迁移到了邻市沪江。

    历史上,国内早期的牛逼网游公司选择在浦东张江高科园创业是常态,盛达和九成都是这么干的——虽然当时互联网圈子里的公司都说沪江的产业政策对业界不太友好,但那只是对盈利能力比较困难的细分领域不友好。如果是现金奶牛型的互联网公司,在沪江还是如鱼得水的。

    要不是因为当初顾诚的所有生意都在钱塘老家,来沪江也不是不可以。

    如今顾诚被赶走已经快两个月了,沪江这边的新总部刚刚才装修好,油漆都没散透呢。

    “暴雪方面,对于我们的善意,有没有明确的回复和表示?”孙正意站在玻璃里面的窗户边上,俯瞰着张江高科园的景致,也不回身,就直接问朱军。

    朱军直言:“暴雪没有任何表示,居然说如今还没有进入华夏市场的计划。”

    暴雪公司正式的回函还要复杂一些,大致上是说它们公司从来不知道华夏有正版游戏市场,从《星际》到《魔兽争霸》到《暗黑破坏神》,它们都没在华夏国内搞过任何经销商代理商,没有做过任何进入华夏市场的尝试,所以这次还需要考证调研。

    更何况华夏这里,因为网络基建相对略差,还要比米国网民多面临一重网的羞辱——

    事实上,如今这个时空因为顾诚的蝴蝶效应关系,网其实已经比平行时空早展了一年多了。《诛仙》的封测和宣传如火如荼,内测眼看着也即将在十几天之内展开。

    这天,已经是十月下旬了,距离暴雪公司的布会,已经过去了一周。

    不过顾诚并没有因为眼下表面的成功就骄傲,他知道自己将来要重新在国内网游界站稳位子,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所以他借着眼下形式有利,一边拉一边打,给米国那边的暴雪公司去了要约。

    “你就这样给暴雪方面去了要约邀请、表达了将来希望在运营好《诛仙》的同时,获得《魔兽世界》大6代理权的意向?这样做真的好么?”

    对于下班之前出的那份要约(对应的米国时间是早上),回家路上的潘洁颖始终觉得有些不妥,忍不住善意地提醒了顾诚两句。

    “怎么?我不明白你什么意思。”顾诚却完全没觉得自己的决策有什么问题。

    他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清晰:经过他按照《完美世界》的设定魔改之后的《诛仙》,是一款很有前途的游戏,但《魔兽世界》依然是一款全球范围内来看更有前途的游戏。而且两款游戏定位和目标人群并不相同,一家公司同时运营两款游戏也没什么不对。

    如果可以拿下,未来在国内网游界扛把子的地位,还不是被yy娱乐牢牢攥在手里、起码五年内能横着走?

    2.如果不慎踩到了防盗章节,可以等早上6点以后重新打开章节。目前的某点a-pp功能已经升级,会自动提醒读者某个章节已经被作者修改过了,应该。如果遇到极个别情况章节卡住实在没办法自动修复,可以选择将章节删除后重新下载。已经订阅过的用户删除后重下并不会导致二次付费。

    3.为了防盗,其实作者也是很辛苦的,不得不冬天都做到五点半起床。大家可以试试每年365天不避寒暑,比正常人早起床两小时是啥滋味儿。以逻辑思维的罗胖子的调性,每天早上6点半个6o秒的语音,坚持数年都要自我吹嘘了。而实际上那只是内容创业者食物链最顶层的存在,他已经活得爽得飞边儿了。

    4.我也想更好,更专心的码字,比如幻想着进入精品频道后可以全职靠写字养活自己,可以静下来为书友们创作稳定日更万字的佳作。但生活必须继续,如果还是上一本书的成绩,光靠书的收入连自己老婆都养不活,肯定是没办法全职,肯定是没办法稳定为读者们带来日更万字的。

    杭州的物价实在是逼死人。其实我的物欲并不算高,我也没指望写书写成富人。如果我现在还没结婚,或许我会考虑找个广西海边物价低的小城市,钦-州、北-海、防城-港啥的,一个人弄个小房子面朝大海隐居写书。

    卖可怜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某点上的写手们混华夏比惨王经验肯定比我丰富,而且我自问确实不算最惨的。

    ……

    有些观点上一本书的读者们可能知道,所以我也不打算写在正常章节里了。写在这儿有多少人看见就多少人看见吧。大家都是正版用户,都看不见这段话让我白写那就更好。如果是没看过我上一本书的,那么后面这一千字的观点可以瞅两眼

    我曾经举过物联网之父凯文阿什顿在迪奥化妆品公司做市场调研的例子:9o年代初,迪奥公司在欧洲各国的子公司当站显示技术的结合,其实已经可以实现在文字里面加密了。比如某些网站就用这招防盗,在一个章节上传后自动加塞数十处、每处数十种可能性的、不影响阅读体验和语义的小修饰,作为文字密码。其防盗原理是做到至少每一个用户读到的文字章节都不完全一样,如此一来一旦在网上看到盗的内容后,就可以根据图片的文字秘钥组合锁定盗版源账户,从而把源账户锁定封号,增加盗的成本。

    但在我看来,这项科技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如果未来,用户偏好和用户习惯的大数据能够采集得更精准。网站完全是可以预测到一个用户究竟是小白还是高知。

    比如可以从用户的行为习惯中分析出这个用户看到“风林火山”这些词之后,究竟会识货地知道这是孙子兵法里的,还是小白地认为这是武田信玄明的。如果是前者,那么就让他看到“风林火山”这个原作者的原文好了。如果是后者,为了防止他的情绪出现不适,就用软件自动把这些在这些用户眼里有可能不舒服不和谐的词汇和谐掉。让他永远小白下去,永远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答案。

    就像张义鸣在今日某条上做的那样。虽然这会导致世界的进一步割裂,认知的进一步割裂,但是很多人确实是啥都听不进去的,被宠坏了,那就让他们一直这样爽下去吧。而一旦那种科技实现了,作者也没必要每天审核自己的文字是否足够兼容,以至于变成“洋红色a”,在谁心里也完美不了。

    我是一个相信未来科技拯救世界的人,所以我就不准备去学习那些如何把自己妥协为避免“风林火山型坑”的写手了,一个有想法的人,不该为一项两三年内就会被淘汰的技能花时间。